第二卷大时代 第250章 盘点 ( 求月票!)

无语的命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小市民的奋斗最新章节!

    共和9年1月17日,从前夜开始的一场大雪,使得京城完被被一片雪白所覆盖。京城满是一片的银妆素裹。此时这坐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共和中国之心脏的城市,看起来竟然显然有些的安静。

    京城国会胡同两侧的停车道上已经停满了中华1系、3系高级轿车,偶尔也可以看到一些2系轿车,在国会外身着黑色的呢绒大衣警察的荷枪实弹的站着岗。尽管天空飘落着鹅毛大雪,但京城内国内外媒体的的记者仍然早早的赶到国会外,一些记者看到熟悉的议员时总会的高喊着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询问一些内幕消息,今天的会议有着多重方面的意义,一是这或许是国会在京城召开的最后一次年度会议,而且今天新内阁在执政一年后,第一次做政府工作报告。

    上午十点,当司马的座车的驶入国会胡同,挤在路边的记者拼命拿着相机朝着总理的座车围了过去,尽管记者被特勤局的特工隔离在数米外,但仍不妨碍他们用照相机拍下总理从下车到步入国会的镜头,一些眼尖的记者注意到今天总理尽然自己提着一个文件包!一时间记者们的镜头纷纷转身总理手中的文件包,文件包内装的是什么?

    相比于西北的“基石”议会厅,京城的国会尽管已经经过重新修整,但仍显得有些“小家气”,半园形的向着讲台的阶梯座位上,各省的参众两院的议员按省属、党属散乱的坐着,国会会场内因为议员之间以及旁听记者之间的交头结耳,而显得有些的嘈杂。

    “国务院总理到!”

    随着一声通传声在国会内响起,原本随意坐着的议员们纷纷站了起来,议员们纷纷起立朝着入口处望去,随着大门处出现司马的身影,掌声在国会内响了起来。

    在掌声中走到席位前的司马,按照惯例分别向议长、议员行鞠躬礼,随后才落座,静静的等着接下来的发言。

    一直端坐在议长席上参议院议长王家襄敲了一下木锤,以恢复国会内的正常秩序。

    “请和国务院总理作共和八年国务院工作报告!”

    起身缓步朝着讲台走去的司马,步子显得有些凝重,司马可以感觉到此时国会内八百余名两院议员和数十名得到许可的记者目光都集于自己的后背,今天是自己向国会递交国务院工作报告的日子,将由国会两院进行审议,当司马双手扶上发言台时,掌心传来的凉意让司马情绪为之一松。

    “尊敬的议长先生,诸位议员、新闻界的朋友!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国会作为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仪!

    共和八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国家和国民经受住了前所未的考验,在四万万五千万国民的努力下,我国完成了国家真正统一、解散省军、建立了一支效忠于国家的国防军,同时我国的实业经济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65亿元,比共和七年增长18。4%,政府财政收入46。5亿元,增长41。5%!政府财政支出58。75亿元!”

    在说到财政收入时司马声音一顿,然后环视着议会内就座的议员,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背后有着什么,恐怕他们多少都曾了解,为了彻底掌握国内税收财权,共和八年下半年与各省之间的扯皮几乎是国务院主要工作。

    任何政府都懂得,自已掌握的财源越多,统治起来便越得心应手。因此,对政府而言,它总希望受自已支配的财源多多宜善。但是,岁入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政府想尽量扩大岁入,而现实中存在诸多限制政府汲取财政资源能力的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省及省以下)之间围绕财力分配的政治斗争从未间歇过,在全世界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已经养成了“自治传统”的国内各省,如果收回军权是保证国家统一、和平的根本保障,那么收回财权无疑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与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

    十九世纪末,清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至多只占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而革命后的北方政府,地方截留超过的7成,中央可谓是穷困莫名。而在历史上,直到北伐成功后的共和十七年,虽经种种努力,南京中央政府的税收也不过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既使加上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全部财政收入充其量也达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

    可以说无论是清末或是北方政府、南京政府时期,财政收入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政府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努力。

    而在短短几年内,由自己的中央政权就能使这种局面一举改观,不能不称作一种奇迹。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比较,目前中央政府财政在资源配置和分配中的作用也显得十分突出。

    强有力的汲取财源能力使政府得以加快资金形成速度,并将资源集中用于自己认为急需的产业和地区,而现在相对良好的财政收入则是未来的国家工业发展的保障。

    “至少有26亿是西北的贡献的!”

    一名西北籍国会议员在心中的自语着。

    西北省一省贡献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之半,在国内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共和八年一月至少十二月,我国钢铁产量为360万吨,其中钢材的为110万吨,粗钢110万吨,铁140万吨!相比上年增长32。5%!各类机加机床7。516万台,相比去年增长21。1%。机动车辆产量8。85万辆(包括货运三轮车、摩托车),相比上年增长44。6%,新造百吨级以上铁壳机动船泊78。5万吨,相比上年增长21。5%。煤矿产量为3515万吨,相比上年增长27。8%。石油产量138。5万吨,相比上年增长378。7%。……”

    尽管这些数字在座的议员和记者都通过各个渠道早已获知,但是当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字从司马的唇间吐出,传入他们的耳内的时候,他们仍然忍不住激动的鼓起掌来,这些数字看似并不代表什么,但任何都知道其间的份量,这些数字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

    尽管这些数字或许不及世界四大列强的产量的零头,但国人却明白,这一些仅只是开始,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或许不久之后,中国也将真正挤身工业强国之列,用报纸上的话说,现在的中国只是“工业后进国”,距离工业强国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交通方面,共和八年全国累计新建准轨铁路3418。5公里,在建铁路4156公里。新建三级柏油公路27。8万公里,渣土公路135万公里。新建沿海港口21处,扩建海港13处。……”

    在司马发表报告的过程中多次被有些激动的议员用掌声打断,无分党属、派别,此时的两院议员们只是在尽着一个共和公民之责,在分享着共和国成就时以鼓声回报。

    当他们为共和国一年修建了满清十余年之功方才修成的铁路而鼓掌着,这些议员并不知道,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1880年至1890年的10年间,铁路干线运营里程由15万公里增加到26。8万公里,年均建设1。18万公里。其中,1886年至1890年年均建设1。24万公里,那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情!

    “……全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800亿市斤!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在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定的步伐。……共和政府将在明年内完成中央银行的筹建和纸币的发行工作,共和政府所发行的法定货币暂定为华元,根据各商业银行的建议,我国仍将继续使用银本位政策,政府计划将在半年内完成全面币制改革,介时将废止的银元、银元券以及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纸币流通。

    根据规划,共和政府从明年开始,将在未来四年内通过政府投资、工业公债、社会筹股等一些系列方筹集国家工业发展资金,用于建设包括钢铁、冶金、煤炭、电力、机械、汽车、造船、化工、石油等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三百五十二个,新增大中型项目四百二十七个,其中大型钢铁企业联合八家。另外将新建目前国内迫切需要的大型铜冶炼工业以及其它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同时期将通过中央投资参股的方大加快建设各省各类金属矿产开采和冶炼的中型企业。

    为确保未来工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能源,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在煤炭以及电力行业的融资、投资力度,将在各资源省建立一批新的大中型煤矿,明年年内将开工修建二十二座火电厂和六座水利发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六百万千瓦,以满足我国工业以及国民生活需求。

    今天我正式向国会提交“国家工业发展四年计划草案”,并希望国会尽快通过审议!要知道我们的敌人随时都可以利用我国技术上、经济上的弱点来进攻我们,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快国家的工业建筑,以免错过时机,而能尽量利用喘息时机,赶快在中国建立工业化基础……从明年起,中央政府将通过直接投资、中央银行融资、鼓励商业银行融资的方式加大在汽车制造、机床制造、船泊、航空等多个行业投资力度,以进一步加快我国实业发展。……尊敬的议长、诸位议员,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在未来的的道路上无疑将充满诸多的困难,让我们共同坚定必胜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国民的新业绩!共和万岁!”

    司马在的国会发表的国务院工作报告通过广播传至了全国,此时在收音机前倾听国人大都惊讶于一年来的国家所取得的成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数字是什么概念,但却多少知道,这些数字或许代表着一件事,国家要富强了!

    不过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从中所看到的却是商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承诺要加大对实业界的政府投资、融资,这无疑是在向人们透露出一个的信号,政府或许已经制定了完整的工业发展计划,这意味着什么?

    财富!

    “四年计划!352、427!”

    几乎每一个听到政府工作报告的实业界的富商都留意到这四年计划和其间两个数字,在他们的看来,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是进一步扩大产业的机会,现在的中央政府在实业投资上,仍然沿用过去的西北的老一套,政府参股、社会筹股、银行融资。

    尽管政府资产委员会占有一定份额的股份,并在短期内主导企业的建设运营,但是对于柄持“公私官民平等和政府不与民争利”的法律原则,这些企业最终都会在政府收回投资后,底价甚至几于象征性的价格转售予民间资本,按照西北的惯例是民间大股东优先原则,如果这样的话!

    这是一个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乎是在司马发表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从黑龙江至的南洋的华商巨富几乎是同时拿起电话,纷纷开始筹集资金,同时定下未来几周内前往京城的火车票、空艇票!

    几乎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司马便登上了南去的专列在京汉铁路上高速奔驰着,司马一边吸烟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但窗外的辽阔的华北平原上漂亮的雪景显然无法吸引司马的注意力。此刻,司马的心也同样在如列车一般飞驰着。

    司马个人不会忘记,早在两年前,自己就曾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美好设想,按照这一设想西北将成为中国工业化输出地,尽管现在国内的实业发展迅速,但是距离司马要求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直以来司马都将这个美好设想装进了心里,整整沉淀了两年,腹稿了两年,也同样期盼了两年,国家未得到统一之前,所有的设想永远只是设想,而如今自己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整个国家的工业化

    “国家工业发展四年计划纲要!”

    望着桌上厚厚的一摞计划纲要,这一计划纲要几乎是拷贝的苏俄“一五”计划,重工业!以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为核心,务求在四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使中国进入工业国的行列。当然这只是指在重工业上,但是四年计划却和苏俄的一五计划有着本质上不同,四年计划之中私人资本投资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其中大多数将依靠国家银行贷款,尽管国家投资占很大的比重,但最终政府仍然会出售所控企业股份。

    “四年,四年!用四年的时间去完成他们五年中完成的任务!”

    桌上的发展计划纲要中的那“四年”两字,对司马而言犹如万钧重担一般,这个四年是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苏俄之所以将定为五年计划的原因非常简单,在这个时代各国建立大型工厂的时间普遍为四年左右,第四年、第五年可回收部分投资,五年是一个投资回报时限。

    但是由于执行战时建设原则以及在建设工业中应用大量机械、厂房建筑成品预件,在西北机械工厂的建设周期普通在一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五年无疑太过漫长,即便是自己有时间等,别人有时间等吗?

    在完成四年工业计划之后,即便是面对的列强国家,中国亦有一战之力,只有到那时,才能全面废除各国在华特权,特权一日不废国家一日不兴,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一次南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不久之后将要实施的四年计划,按照计划整个四年计划需要政府投资116亿元,民间筹集资金多达100亿元以上,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仅依靠国内的商业银行显然不甚现实,南下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见南方实业界富商,要完成四年计划,所需要不仅仅是他们计划中的直接投资,还需要运用他们的影响力,加快从民间募集小额股份的速度,毕竟时间紧迫。

    小额股份是四年计划顺利实施的一个保障,以一元一股,每十股为一个认购单位,每一个国民均可认购股票。历史上苏俄所采取的那种集中社会财富手段,并不适合中国,为了尽可能的集中社会财富,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小额股权认购,把民间巨额的小额散资变成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

    “但愿一切顺利吧!”

    望着车外的雪原,司马在心中轻声祈祷着,历史并没有留给自己太多的发展时间,自己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

    一走出的房间,感觉到一丝寒意的陈方明便把衣领坚了起来,然后朝着公司走去,穿着一身黑色的呢子大衣的陈方明看起来和街头上那些顶雪前行的路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如说有的话,恐怕也就是身上这身黑呢子大衣,在阜阳城这个皖北小城,更多的人都穿着棉袍,在路边的小店趁着买烟的空档又买了一份报纸,然后一边走一边看着报纸。

    “国会两院通过最新决案,共和国将实行双首都制,京城为共和国法定首都,西北市为共和行政首都,据此决议,国会两院以国务院以及下属部门将于共和九年上半年迁至西北!……”

    看着报纸上的内容,陈方明不禁一愣,没想到国会的决议的竟然会通过的这么快,双都制、行政首都迁至西北!想到这陈方明眉头一扬,尽管早在八月份,就有部分议员提出双都制,并且数列双都制的优点,尽管实行双都制在国内引得众说纷云,但是国人对于的双都并不反对,毕竟大明朝那会可不就是双都制。

    而他们不反对的真正原因非常简单,法宝首都和行政首都的分设,直接结果就是总统府与国务院的分家,尽管现在从法律上确认了府院双方的权责,府方已经完全被架空,但是出于避免未来可能重演的府院之争,大多数国人选择了支持。不过相比之下,人们更希望首都迁至南京,而非西北,但最终通过投票国会在西北市、南京市之中选择了西北。

    “行政首都?”

    陈方明回忆起已经有一年未去的西北市的模样,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西北市比京城更适合做为中国的首都,毕竟相比的老旧的京城,西北更具活力、更能代表现代的中国,传统和现代在那里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自己为什么要想这些?自己回西北?恐怕还要再等几年。

    陈方明不禁一笑,然后把报纸朝胳窝里一夹,快步朝着自己的工作的地方走去,阜阳县西北公司办事处,这个办事处是西北最早的五十六个招工办事处之一,而早在两年前他就已从最初的招工点,变成了现在商业办事处。

    办事处早已不是过去租用的那个私人小院,而是一个位于城中的二楼小楼。刚拐过街角,陈方明就看到刚开办的“中央银行阜阳分理处”紧闭的铁栏门前,此时已排出了一条长队出来,那些身着棉袄的士绅顶着雪排着队的场面到也少见。

    此时的这些士绅大都是自己打着的雨伞以遮挡空中飘落的雪花。从他们的衣着打扮上看,他们并不是那些居于城中,身家数十万的富绅,应该是的乡下那些富户或小地主。

    看到他们肩膀的些许雪花,陈方明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已经在那站了很长时间,来这的只有一个目的,认购的四年计划中的工厂企业股票,他们大都是从消息灵通的友人那里听到的消息,政府要在四年内建立几千个大工厂,工厂是什么?是生金机!聚宝盘!

    相比于那些大城市里的巨富,这些乡下的“土财”他们不能像那些实业家一样,一次投资几十万上百万在政府要建的那些大工厂里占上大股,而前几天从省城传来的消息,总理在武汉向那里的士绅许诺,四年计划中的项目工厂可以吸收小股东,一元一股、十元即可认购!

    几乎是在消息一传来,就立即在乡下引起了轰动,他们多了拿不出来,但是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还是能拿出来,相比于买政府公债的每年5分的利息,投资企业的虽说担些风险,可回报要远大于公债。甚至于连同报纸上亦在推波助澜。

    工厂投产两年至三年内回收投资!现在投进去1000块,四年后就能回报至少800元!从今以后每年都有分红!一次投资、世代受益!

    看了眼那些显得有些激动的土财,陈方明笑了笑,丰厚的回报使得这些土财情愿拿出投资到政府四年计划的工业项目上,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国家或是这些土财,都是各取所需要。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发展工业,以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而这些土财所需要的未来的丰厚回报。

    无论是这些土财或是那些愿买下十股或几十股股票的普通市民,他们未来收回投资后,在腰包充实的前提下,会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增加消费,到时那些工厂生产出的工业品又是的转入了他们的家庭,这是一个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双赢。

    推开办事处大门,陈方明便感觉到室内的温暖,他的办公室位于二楼,前脚刚上楼梯,一个年青人就迎面走了过来,陈方明把报纸交给迎过来的助理,然后随手解开大衣的的衣扣。

    “经理!您来了!”

    “嗯!给我泡一壶茶送上来!”

    在推开办公室的门之前,陈方明对自己的自己的秘书交待道,进入办公室内的陈方明在把大衣挂上衣架时,透过玻璃窗,他看到央行分理处的铁栅门在被分理处的职员拉开的瞬间,早已等在门外的那些土财,便一哄而入,尽管隔着玻璃,陈方明似乎仍能听到他们挥着钞票时的喊声。

    “马鞍山钢铁企业!5000股!”

    “铜陵铜业!1800股”

    “芜湖汽车制造厂!300股”

    ……

    诸如此类的声尽管隔着一条街,但仍然不时从分理处内传出来。

    对于全国各地稍有远见的人而言,四年工业发展计划意味着商机和财富,而一些人看来,这是国家将步入强盛的号角。不过更多的人所看中的却是其间的财富,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或许也只需要看到这一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