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朱升

青史尽成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张希孟进驻铜陵,顺利地甚至有些超出他的预计。

    经过了解之后,张希孟才清楚,原来彭党和元军在沿江一带撕扯过,铜陵、安庆、池州,都遭过兵灾,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望治。

    而朱家军名声也算是传开了,如今南下秋毫无犯,自然得到了百姓拥戴。

    张希孟很是振奋,但他也清楚,眼下他的实力并不够,说穿了,他还是一支偏师,是替朱元璋瓦解长江防线的。

    所以说攻取金陵,还真是高看他了。

    但是顺流而下,拿下太平倒是要紧的。

    太平位于金陵上游,扼守要地,既是金陵的陆上门户,又是元军水师驻扎的要地,元军在这里屯驻了重兵。

    “都督,据老夫所知,如今屯扎在太平路的元军首领是平章完者不花,手下大将有万户纳哈出,万钧,另外还有汉将张旭,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总管靳义等人,精兵强将,数万人马,想要攻下来,怕是不容易啊!”

    陶安感叹道:“不知都督带了多少人马?”

    张希孟咧嘴苦笑,“扣除水师之外,只有一千五百人。”

    “啊!”

    陶安和李习都惊得不行,他们以为张希孟能一鼓而下铜陵,自然是兵强马壮,一两万人还是有的,结果只有一千多人,这也太少了点吧!

    李习勉强道:“兵马多有兵马多的打法,少有少的打法,不能力敌,就智取,是吧?”

    这话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不能力敌,可不就是智取。

    问题是谁有这个智慧啊?

    张希孟初来乍到,这俩老头读书还行,让他们打仗,出谋划策,那就问道于盲了。

    屋子里沉默了一阵,突然陶安一拍大腿,“我想起一个人,他准行!”

    “谁?”

    “枫林兄啊!”陶安笑呵呵道:“他可是一肚子韬略,只可惜不得其主,蹉跎至今,只能在家中教书,如果他能出山,江南之地,反掌可定!”

    陶安把这位枫林兄说得跟活神仙似的,张希孟也十分好奇,这位到底是谁,有这么本事,魔法师活神仙刘伯温?

    李习就主动跟张希孟介绍,这位枫林兄很凑巧,是老朱家的一家子,也姓朱,叫朱升,字允升,号枫林。

    朱升这人可谓是出身名门,他和朱熹是同宗,类似张希孟和张养浩的关系。母亲也是大家闺秀,朱升八岁读书,师从名士,早年间就有不少著作。

    他不慕名利,也不贪图功名,只是做了池州学正,后来兵荒马乱,朱升就返回了歙县,闭门耕田,教导学生,自得其乐。

    想要让这老头出山,可是不容易。

    “哎,其实我们心里也都清楚,枫林兄才华横溢,当世少有。他十九岁就中了秀才,后来蹉跎到了四十六岁,才考中举人,当了几年学正就辞官了。他不是考不上,而是不屑于给元廷为官。偏偏人生世上,又要光宗耀祖,不得已考功名。说起来枫林兄也很苦闷。”

    “他如今年过半百,不服元廷,却当了大半辈子的元廷百姓。他胸怀韬略,却又没有明主,真是可惜了一身才华。”

    李习显然对朱升了解更多,此时此老代表了许许多多儒生的心态。

    对于大元朝,他们是矛盾的,对于起义军,更是矛盾的。

    到底该怎么选择,他们更是举棋不定。

    张希孟默默听着两个老头的介绍,表面上耐心听着,可实际上早就心潮澎湃了。

    朱升!

    提到了此人,就躲不开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毫不夸张讲,正是朱升点破了朱元璋夺取江山的关键。

    其实张希孟跟老朱聊得内容,规划的政策,也不脱这九个字。

    朱升这老头,绝对值得拉拢。

    而在历史上,朱元璋为了得到此老,也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首先朱升帮助朱元璋,劝降徽州守军,避免了生灵涂炭。

    但是朱升并没有立刻归附朱元璋,而是返回了歙县,随即朱元璋攻打婺源,又遭遇麻烦,就又想到了朱升。

    他这一次亲自登门拜访,朱升玩了个绝的,他人走了,只给朱元璋留下了一个锦囊,结果朱元璋依照锦囊,打下了婺源。

    这回老朱急了,这个人一定要得到。

    他乔装成商队,突袭朱升,把老头堵在了家里,问他如何平定天下。

    朱升说出了九个字,随即被老朱请出山,辅佐朱元璋……

    看到这段故事,是不是很眼熟……诸葛亮只是写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史书也只是写了凡三往。

    三国当中,经典的三顾茅庐又是哪来的?

    大约就是仿照朱元璋拜访朱升的经历……凑巧的是这两段故事,都给出了平定天下的方略。只不过人尽皆知的那一次,中道崩殂,并未成功。

    倒是不为人知的这一次,开创出赫赫扬扬的大明朝。

    所以说三国演义好坏姑且不论,但真是混淆了不少历史。

    要怎么把老头弄出来?

    张希孟思索再三,他肯定没工夫玩三顾茅庐,而且他又不是朱元璋,他去了估计也没啥用。

    像朱升这种老儒生,什么都清楚,正如分析的那样,他是不喜欢大元朝,但是他当了大半辈子大元朝的人,想让他出山,对付大元朝,必须要给他一个足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朱元璋是拿真心诚意,打动了老先生,张希孟反复思量,却是没有这个本事。

    但他转念一想,似乎又有了思路。

    “陶老,李老,我可以给枫林先生写一封信,大约能请他出山,希望你们能派个领路的。”

    陶安见张希孟颇有把握,他也没说什么,就把杨天阳叫来。

    张希孟这边又把蓝玉叫来了。

    很显然,蓝玉已经成了张希孟的专用跑腿的,送信小哥了属于是。

    “先生,人家可说了,朱老头古怪着,你有什么把握,能让人出山,不会白跑吧?”

    张希孟瞪了他一眼,“白跑就白跑,你还敢跟我讲条件?赶快滚蛋,耽误了大事,我拿你姐夫是问!”

    蓝玉无奈,只能带上张希孟的信,跟着杨天阳,疾驰前往歙县,去拜访朱升。

    一封信就能把人调来,陶安和李习都是不那么相信的。

    道理很简单,朱升这把年纪,早就有了定见,不是那么容易冲动的。而且此老一生纠结,弄得脾气很古怪,等闲人物看不上,你跟他来硬的,他比你硬,你求他,他又不屑一顾。

    就这么个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老顽固,如何能打动他的心思,这俩人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只能说如果张希孟干成了,他们五体投地!

    不过虽然朱升来不来,还要一点时间,但是张希孟在铜陵的行动,着实干净利落。

    常遇春率先攻破铜陵,斩杀元兵三百多人,又俘虏了上千人,同时元廷的知县以下,一共几十名官吏,都被俘虏了。

    很难得,常遇春竟然没有大肆杀戮,而是交给张希孟决断,终于有了进步。

    张希孟没有客气,根据百姓的反应,他处死了二十几个罪大恶极的,把头颅都挂在了旗杆上……随即张希孟宣布,根据土地大纲,开始着手重分田亩,各地百姓可以返回老家乡镇等候,很快就会有专门人员到各个乡村,核实人丁田亩,重分土地。

    这一条命令下去,立刻得到了热烈回响,那些流民纷纷返乡,并且喜气洋洋,有菩萨兵给我们做主,我们谁也不怕了!

    别看朱家军被百姓称为菩萨兵,但是须知道,虽然有菩萨低眉,却也有金刚怒目!

    在铲除官吏之后,张希孟又根据陶安、李习、陈迪,还有在百姓那里的走访,将铜陵的豪强分成了三六九等。

    其中有二十五家都跟元廷有过合作,主要负责协助元廷征税……有人说元廷采取包税制,可也有人说元廷并不存在包税制,说包税制的都是外行,不值得讨论。

    就像很多历史公案,难以争出个结论,但是元史确实明明白白写着,元廷征收商税,凡仓库院务官并合干人等,命各处官司选有产有行之人充之。有产有行者,不就是有一定产业,人品又好,说白了,不还是各地豪强吗!

    让他们帮忙征税,到底算不算包税制,就看怎么定义了。

    反正在张希孟这里,帮着元廷征税的,自然算作要铲除的豪强,至于用不用杀头,还要看他们的平时行为,如果并没有太多恶评,或可以逃过一劫,但查实却有罪行,断然没有活路。

    张希孟以霹雳手段,短短两天,就让铜陵县城焕然一新。

    无家可归的流民返回了乡里,乱七八糟的人被清楚。

    整个县城,都焕然一新。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头,在两个年轻人的陪同之下,气喘吁吁,赶到了铜陵县城。

    来的人正是朱升!

    这老爷子还真来了!

    当看到了朱升,陶安和李习都傻了,“枫林兄,你,你怎么来了?”

    朱升连看都没看他们,只能气哼哼一声,“你们干的好事!”

    随后老头就往里面走,进了二堂,迎面正好看见了张希孟。

    “您老就是枫林先生吧,快请坐!”

    朱升翻着老眼,勉强坐下,但是却连茶水也不喝,只是把那封信掏出来,压在掌下。

    “这是谁写的?”

    张希孟笑容不减,“枫林先生,如果晚生说这是我写的,您信吗?”

    朱升认真看了看张希孟,略显纠结,说实话,他不觉得一个年轻人能写出这十六个字,但是这十六个字又确确实实,打在了他的心头。

    想到这里,朱升不由得缓和了语气,“老夫本是朽木死灰之人,无心俗务,可是这十六个字,着实非同小可,老夫不能无动于衷。我想请问,这到底是出自谁的手?是写着玩,还是另有深意?”

    张希孟一笑,“枫林先生,这的确是我写的,但也是我家主公的心声,我可以向枫林先生保证,我家主公必定按照这十六个字,稳步推进,以至于最终达到目的!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阻挡我家主公!”

    朱升听到这里,不由得一怔,老头思忖了良久,终于一声长叹,仰头望着,“诚如是,老夫当为犬马,竭尽全力!”

    张希孟一喜,“枫林先生,如今要攻取太平等地,解和州之危,可有妙策?”

    朱升道:“强攻太平,胜算不大。老夫可以去池州,招降那里的兵马,随即从池州发出求救书信,调动太平元军援救,而后在半路击杀,则胜算大增!”

    张希孟一听,眼前一亮,这老头在池州当了多年学正,根基深厚,绝不会瞎说的。

    招揽此老,当真是赚大了。

    而此刻朱升缓缓抬起手,在他的掌下压着一封信,上面只有十六个字,赫然写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均分田亩,救济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