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磨炼

金灶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王阳明心学智慧最新章节!

    王阳明是一个能够与逆境共处的人,他珍惜自己,热爱生命,并善于在逆境和失败中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寻获新的目标。如果人们能像王阳明一样不被生活中暂时的失败、打击和磨难吓倒,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就能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逆境使人由弱变强

    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弟子陆原静说自己平时烦恼太多,不曾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因此真切地想找到乐趣,王阳明开导他说:“圣贤们虽然另有真正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也是一般人共有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这种快乐,反而给自己找来了许多忧愁苦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虽然在忧苦迷茫中丢弃了快乐,但真正的快乐并非就不存在了,只需念头明朗,在自己身上寻找,便能真正感觉到快乐。”由此可见,人人自身都有快乐,只不过大多数人看不到这种快乐,反而向外面去寻找,结果却得到许多忧愁苦闷。

    生活中有苦有乐。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而波浪永远都是忽高忽低,没有永恒的上扬,也没有永恒的下降,所以人生是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二者相伴而生,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就是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的苦乐。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只追求快乐,而讨厌烦恼和痛苦。

    王阳明28岁举进士,之后他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正当他要为朝廷出力的时候,政治劫难降临到他头上。正德元年(1506年),因营救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人,王阳明抗疏,触犯了刘瑾,被罚廷杖,因此下狱,再贬谪贵州龙场做驿丞。在赴任途中,刘瑾又派人跟踪追杀。他侥幸逃过一死,之后他又乘坐一只商船游舟山,不料遭遇飓风,船漂流至福建的武夷山。王阳明本想隐居在武夷山,却又担心刘瑾找父亲的麻烦,于是他到南京探望父亲之后,便辗转到达龙场。

    身处逆境固然让人痛苦,却也能磨砺人的意志,使一个人由脆弱变得坚强,变得有韧性。王阳明历经了磨难,心性比以前更坚强了。他开始了解群众疾苦,为生民立命,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步成长,最终构建了心学理论的大厦。

    从长远来看,痛苦其实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苦巴豆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却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这些俗语不也说明了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才能得到的吗?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里浸泡它,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们朝圣走过了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指示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让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几位弟子听后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去看过著名油画大师凡·高故居的人都知道,那里只有一张裂开的木床和破皮鞋。凡·高一生潦倒困苦,没有娶妻,但也许正是生活上的困窘,才使他在艺术上有颇高的造诣,使他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使他的作品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对待人生与修行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苦瓜本来就是苦瓜,连根都是苦的,这是苦瓜的实相、真相,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直面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作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接受乐,把乐当作是生命的历程,乐也不再仅仅是世俗的“乐”。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高潮与低谷,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由此生命的苦乐便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恐惧源于依赖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弟子陆原静在给王阳明的信中问道:“昨天先生说良知就是照心,但我私下里觉得良知是心的本体;而照心,则是人所下的工夫,就是时时不忘检点、警戒自己的心,和‘思’相类似。而先生您却把戒慎恐惧当作是良知,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能够让人戒慎恐惧的,就是良知。”这里的良知,指的是人们不畏恐惧、面对恐惧的自信和勇气。

    恐惧是人生命情感中难解的症结之一。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命的进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平安无事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失败和痛苦。一个人若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恐惧,并为此紧张不安,从轻微的忧虑到惊慌失措。

    就像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所言:“我们于空袭时,虽处很安全的地方,而总不免于怕,此即为空袭所累。确切地说,我们不是为空袭所累,而是为怕空袭所累也。更有人于无警报时,亦常忧虑警报之将来,他的累即更大。他的累不是警报,而是忧虑警报。对于忧虑警报的人,我们可以说,虽警报不来,而‘性情已困’矣。”简单地说,人们恐惧的其实是恐惧本身,而那些引发恐惧的对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骇人。

    从心理学上来看,恐惧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依赖情结:对他人的依赖,对物质的依赖,对思想的依赖。也就是说,当我们不够独立,不能完全做自己而必须仰仗别人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不安和恐惧,害怕被遗弃,害怕失去已有的一切。

    当我们发现依赖其他的人和事并不能帮助我们摆脱恐惧时,我们会转而向自我的心灵求救,试着培养那些可以与恐惧相抗衡的力量,如勇气、信任、知识、希望、屈从、信仰以及爱。这些力量不但帮助我们接纳恐惧、分析恐惧,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恐惧奋战。有了这些力量的庇护,我们就可以交出自己,避开那些阻塞生命能量流动的恐惧。

    说到交出自己,许多人也许会疑惑:“交出自己,多少都会搅乱我们原有的生活,也许还会破坏我们的私人空间以及人格的完整。”因为每一次打开心扉、每一次心有所属、每一次为爱恋的人付出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处于手无寸铁、敏感脆弱的境地,从而妥协让步;而把自己完全交给另外一个人,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这往往会让人们陷入害怕失去自我的恐惧中。然而,当你真正尝试着去做这些时,你会发现你的心中只有爱,没有恐惧。

    对于这一点,王阳明十分赞同。在他看来,致良知,就是要求人们用自信去面对恐惧。因为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如果想得越多,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最后,只会相信自己绝无那种抗拒恐惧的能力。相反,如果你忘了恐惧,自信且勇敢地面对生活,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一直都很美好。正如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正确对待不如意之事

    人于此处多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王阳明认为,人在遭遇父母过世这样的伤心事时,认为按照天理就该忧虑,因而常常恨不得一下子哭死来化解心中的痛苦,他们只是一味地愁苦,却不知道“过度愁苦以至于不能保持心态中正平和”的道理。心一旦不能中正平和,做人做事就容易失去分寸。其实,王阳明是在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不如意的事,不要过度悲伤、愁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悲伤、愁苦等消极情绪常常会让人们失去判断力。所以,一个人在悲伤、愁苦的时候,一定不要着手重要事情的裁决,尤其是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生大事,因为悲伤、愁苦会使你的决策缺少深入全面的思考。一个人在看不到希望时,仍能够保持乐观,仍能善用自己的理智,是十分不容易的。

    俗话说:“世上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遇上不顺心、不如意的事,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虽然不能决定外界的环境,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心灵选择。

    当心停留在事物的积极方面时,我们将会发现事物的光明面,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也就是说,当你善于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问题时,任何不如意之事,都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能让你看到机会并得到心灵上的成长。

    一个人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一年,因为经验不足而屡遭别人拒绝,这使他的心灵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和折磨,消沉到了近乎绝望的地步。

    一天,他心情郁闷地来到空旷无人的乡下散步,想放松一下身心。在田埂边撒尿时,见到一只青蛙蹲在田边,无聊之下,便把尿撒在青蛙的头上。

    他原以为会看到青蛙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下大吃一惊,狼狈逃跑的情景。谁知道,那只青蛙不但毫无逃走的意思,还睁着眼睛舒舒服服地蹲在那里,很享受的样子。在它看来,这似乎不是一种羞辱,而是一次暖和、舒适的温水淋浴。

    那个推销员见此情景,心头一动,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以前我总是把客户的拒绝视为对自己的羞辱,觉得自己干的工作很低贱。我能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心境呢,就像那只青蛙一样,把无理的羞辱视为一种享受,当作提升自己心灵不可缺少的机会。这样,即使遭到再多的拒绝,我只要能保持冷静、接纳、乐观的心境,所谓的羞辱又怎么进入得了我的内心呢?”

    自从悟得了这个道理后,他不再害怕别人的拒绝,反而深入了解每次被拒绝的原因,用以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他的业绩也越来越好,连续多年获得推销冠军的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推销之王。

    如果故事中的销售员没有正确对待客户的屡次拒绝,那他的消极情绪就会阻碍他继续努力工作,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每一天,生活会带给我们何种情绪,其实都是由我们的心灵如何去看待它所决定的。即使在遭遇危机时,若能够正确对待面临的危机——不要过度愁苦,而要用一种接纳、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能获得一个有意义、快乐的人生。

    面对失败,保持淡定

    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王阳明认为,面对失败,要保持淡定,这就好像一个人在走路时突然摔了一跤,爬起来拍拍灰尘,审视身体没有摔伤后继续走路,而不要自欺欺人装出没有摔倒的样子,更不要站在原地不敢动。

    辉煌与低谷、成功与失败都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今天的辉煌不代表日后的成功,今天的失败也不能代表日后的低谷。正是这一段段不同的旅程才成就了此时此刻的我们,并塑造着以后的我们。然而在低谷和辉煌、失败和成功的转化过程中,每一个转折都需要我们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勇敢继续下一段旅程。

    贬谪龙场可以算得上是王阳明仕途生涯中的一次失败,但面对失败,他没有逃避,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思考儒佛道思想,于艰难的生命波涛中寻找立身之本。他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尤其是其末流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以更加简易直截的功夫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从而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正是因为王阳明淡定地面对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汲取力量,才开创了心学。

    每个人都可能面对失败。而对生活的如意或不如意,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人生的际遇,而是思想的瞬间;成功或不成功,有时候也不是由个人的努力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意念的转换。当生活与感情皆陷入泥潭时,倘若连开启下一段旅程的勇气都没有了,那岂不是要陷在失败的泥潭中永远痛苦吗?

    一个秀才模样的人悠闲地走在满是尘土的路上,这个秀才背着诗词,摇着脑袋,满脸惬意。

    秀才出门已经一年多了,他原先是进京赶考的,但是考场失利,名落孙山。他心情黯淡地度过了几个月的黑色时光,整日借酒消愁,以泪洗面。两个月前,他和几个朋友共游,与一老者相谈,秀才倒出了心中的苦闷,老人听后,说道:“昨天早上与你说话的第一个人是谁?”

    秀才回道:“这个已经忘了。”

    “那明天你会遇到什么人?”

    “这个我哪里知道,明天还没来。”

    “此时此刻,你面前有谁?”

    秀才愣了一下,说:“我面前当然是您啊。”

    老人轻轻点头道:“昨天之事已忘却,明日之事尚未来,能把握的唯在此刻,你又何必对过去之事耿耿于怀。因为明天不可知,昨日已过去,不如放下挂念,平淡对之,你并没失去什么,不过是重新开始。”

    秀才瞪大双眼,等着老人继续说下去。

    老人接着说道:“既然是新的开始,又何必执着于以前?如潺潺溪水,偶被沙石所阻,但其终究万里波涛始于点滴。你可曾明白了?”

    秀才微笑着,点头,此刻的他,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在京城办完了一些事情后,秀才告别朋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他决定三年之后,再考一次。

    常人说,害怕失败,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因为情绪太盛,秀才考场失利后顿觉颓唐,也是同样的道理。好在他及时醒悟——心境归于平淡,目标得以重新确立。在这个秀才身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放弃后的心如止水,两眼迷离,而是再度追逐的豁然,因为这种豁然,不再对过去的遗憾耿耿于怀,不再对未知的将来作不确定的畅想,心落在了此时此刻,即此时此刻需要做的事以及如何将其做好。

    作家林贵真说:“生命是个橘子,自己决定了生命,就像你选择买了这个橘子,酸甜就要自己负责了。生命是个橘子,一瓣跟着一瓣,有时一瓣瓣是甜的,也有时是酸的,但也要亲自尝了才酸甜自知。”生命本是一段路,每一段旅程,都需要一个开始,都需要你自己去体验、去锻炼,去接受成功与失败。

    事实上,成功者能够不断获取成功不在于他们多么有智慧,而是在于他们无论是成功或失败都敢于往前迈一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步,都是离成功更近一步。王阳明之所以鼓励人们在摔跤后爬起来继续走,是因为他深知淡定地面对失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最快的方法。

    用寂寞催生心灵的成长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被远贬龙场初期,当地生活的艰苦以及精神上的寂寞,使他心情十分悲凉。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他日夜端居默坐,澄心静虑,希望通过静坐来厘清自己的思绪。这是耐得住寂寞的表现,他也因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圣人处世,在于自足七性,而不在向外求理。从此,王阳明就开始了用寂寞催生自己心灵成长的龙场悟道之旅。

    在成功之前,大多数人必然要经历一段被自己埋没也被他人埋没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因一时的不被赏识而暴躁不安,很可能会前功尽弃;而如果暂时安下心来,耐心等待,于寂寞中养精蓄锐,甚至享受寂寞,这种经历往往会令整个人生受益匪浅。

    寂寞固然令人痛苦,但也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安静的环境能够让一个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不容易受到外界杂务琐事的干扰。每个想要突破目前困境的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在寂寞中才能促使人心灵的成长。正如一位西方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最强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只有最伟大的人,才能在孤独寂寞中完成他的使命。”

    王阳明在贬谪期间饱尝各种人生摧残与折磨。为了摆脱寂寞和苦楚,他兴办书院、传递文化;还经常和当地人交流,深刻感受到当地民众质朴人性的可贵。譬如彝族首领安贵荣知道他在龙场的艰难处境后,便主动给予他生活上的照顾,使他通过与少数民族“礼益隆、情益至”的密切交往,激发他悟道传道的热情。王阳明用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一个真理:只要能耐得住寂寞,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当际遇向你招手时,你就能很好地把握,获得成功。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全国劳模,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获得者。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2年来,他送邮行程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却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为了排遣邮路上的寂寞和孤独,娱乐身心,他自编自唱山歌,其间不乏精品,像“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等。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以方便沿途群众。他从未延误过一个班期,准确率达到100%。他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二十余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服务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王顺友是成功的,因为他耐住了寂寞,战胜了自己。

    耐得住寂寞,是所有成就事业者都遵循的一项原则。它以踏实、厚重、沉思的姿态,以严谨、严肃、严峻的态度,追求一种人生目标。当人生目标得以实现时,不喜形于色,而是以更低调的人生态度去探求另一奋斗目标和途径。

    只要你耐得住寂寞,寂寞就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清福。正像梁实秋先生所描绘的那样:“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一切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地上的拍打声。这时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如果你勇敢地接受寂寞,拥抱寂寞,以平和的爱心关爱寂寞,你会发现: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寂寞的惧怕;寂寞也不烦闷,烦闷的是你自己内心的空虚。寂寞的人,往往是感情最为丰富、细腻的人,他们往往能体验他人所不能体验的生活,感悟他人所不能感悟的道理,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的思想,获取他人所不能获取的能量,最后成就他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因此,王阳明提倡人们应接受寂寞,并学会用寂寞促进心灵的成长。

    在事上磨炼

    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王阳明认为,圣人的心如镜子般明亮,丁点纤尘都无所容。而普通人的心就像一面满布尘埃、污垢的镜子,必须要狠狠地刮磨掉镜面上的污垢,才能清楚地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使偶尔沾惹上灰尘也要很快地擦拭掉。如果人们能做到这点,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这其实就是王阳明常说的“在事上磨炼”的功夫。

    《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人生犹如一块璞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一精心打磨的过程,只有努力来雕琢这块璞玉,才能使它成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这和王阳明的心如污镜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刮磨镜面的污垢,还是打磨璞玉,都是人们磨炼心性的象征。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磨炼心性的过程。

    《传习录》中记载: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暂居鸿胪寺时,突然接到家中的来信,说是儿子病危。听到这个消息后,陆澄甚是担忧。王阳明开导陆澄,说这正是一个磨炼的机会,平日讲学探讨都没有什么用。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用功夫,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王阳明就是抱着要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就得经历千苦百难的心态,磨炼自己的心性,体味人生的味道,慢慢雕琢粗糙的自我,渐渐将心性打造成了美玉。如果我们能像王阳明这般,仔细琢磨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顽石中隐藏着连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美玉;但如果不精雕细琢,安于粗陋的人生,那么我们终将平庸一世。

    当然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雕琢为美玉,不是每一个贝壳都可以孕育出珍珠,也不是每一粒种子都可以萌生出幼芽。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得不到磨炼,就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只有那些遇到挫折而不退缩的人,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养一颗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于是他去海边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那些沙粒一颗一颗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他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去蚌壳里住,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为伍,不值得。

    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随着养蚌人去了。

    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长成了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曾经嘲笑它傻的那些伙伴们,依然只是一堆沙粒,有的甚至已风化成土。

    我们只是众多沙粒中最平凡的一颗,但只要我们有成为珍珠的信念,并且坚定不移,当走过黑暗与苦难的长长隧道时,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一颗珍珠。

    雕砚也是如此。砚石最初都是工匠从溪流里涉水挑选而来,石块呈灰色,运回后首先要曝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十分精致,却有难以察觉的裂痕,只有不断地日晒雨淋才能显现。未经打磨的石头,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但在切磨打光之后,就能完美而持久地呈现。雕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底,因为底不平,上面不着力,就没有办法雕好,无论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从最基础开始。

    做人也是如此,无论表面怎样,只有经过琢磨,才会呈现出美丽的纹理。在生活中历练,正如在雕砚时磨砺,外表敦厚内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体的劳苦之后,方能承担大任。修底与磨砺都是正身的过程,戒与慎则是正身的方法。

    王阳明注重的是将受束缚的常人之心变换为圣人之心,这虽然是一个很艰难的改变过程,但是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毅力就可以完成。人生是要经过磨炼的,不经过反复磨炼,自己就会一直停留在原始的状态。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精心琢磨,否则就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