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水浒有天庭最新章节!
王允继承了关东豪族对凉州人排挤、鄙视的一贯传统,对董卓党羽大搞清算,一代文豪蔡邕也因小过被弄死。
王允又忌惮凉州的战斗力,命令董卓的军队就地解散。当时政治气氛空前紧张,王允的做派使得民间传言朝廷要尽诛凉州人。
就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想要罢兵还乡的时候,贾诩跳出来鼓动他们进攻长安,也为董卓报仇。这既是为了保命,也是为了报复关东豪族对凉州人长期的歧视和羞辱。
虽然攻破长安,杀了不少关东豪族泄愤,但贾诩毕竟是凉州数得着的人物,深知这些羌化严重的凉州将官不可辅。不过东汉以来的乡土社会又使他不得不跟这些人抱团,否则别的地方的人不会接受他。
于是贾诩一面坚决不对鼓动造反的事居功,推辞了李傕的封赏,消除影响,着意低调,跟他们保持距离,一面又努力维系着这个集团,尽量阻止李傕他们发疯干非理性的事情。
但是李傕、郭汜野惯了的货色,自相残杀,劫持皇帝,凌辱公卿,往疯狗的路上义无反顾的一路小跑了下去。
眼见他们没救了,贾诩只好挑中这个集团里比较听话的小字辈张绣来抱团,并且施展从凉州战事中磨练出来的军事奇谋,让曹操吃了好几个大亏。
后来在官渡之战前弃袁投曹,除了贾诩对张绣说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袁绍的政权关东豪族色彩比曹操浓厚得多也是一个原因,凉州人去了铁定没好果子吃。这一条对张绣也是一样的,所以贾诩这番决断其实很厚道,自己择主的同时,确实也是为张绣着想。
此后,贾诩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的战争中相当活跃,有意洗脱已经被妖魔化的凉州人的底色,除此之外又十分低调,最终在曹丕时担任了太尉这样非文化士族不能担任的高官。
但也正因为他凉州人的出身和武力豪族的底色,使得这个任命被孙权笑话。没错,贾诩通常是给人以谋士的形象,但谋士不一定是精研儒家经学的文化士族,也可以是读史书、兵法的事功家族。
贾诩以奇谋见长,从未有过通经术的记载,明显是后一种。
曹魏一代,凉州也并不太平。夏侯渊平定陇右后,河西豪族黄氏、麹氏及月氏遗种卢水胡连连造反,有赖曹魏名臣张既能谋善战,河西方才收入曹魏囊中。
而贾诩虽然位居高官,其子孙并未像其他世家一样,趁势向文化士族转变,占据高位。武威贾氏因为凉州尚武传统的影响,反而形成了能谋善战的门风。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匈奴汉国大将刘聪、刘曜率军五万围攻首都洛阳,贾诩曾孙贾胤夜袭刘聪,阵斩匈奴贵戚呼延翼,一度击溃刘聪。
另一个曾孙贾龛则在凉州势力庞大,一度企图取代中风的凉州刺史张轨,即十六国中前凉的建立者,割据凉州。
不过最出彩的还是贾诩的第三个曾孙贾疋(yǎ),自幼就有勇有谋。其时,匈奴人的汉国已经攻破洛阳,进而遣刘曜等攻陷长安,贾疋与凉州豪族敦煌索氏、金城麹氏等合作,兴兵数万,大破刘曜,收复长安,拥立晋愍帝,延续晋祚。可惜不久后在与凉州胡人的战斗中意外身亡,世人无不痛惜。
贾诩以及身后的武威贾氏,名将辈出,与凉州的一贯气质十分符合,同时,又作为凉州的代表人物参与到中央事务中,掀起了毁天灭地的巨大波澜。他们对于文化发达的中原,有向往,有挣扎,有坚持,有付出,可以视为关西与关东数百年纠葛一个缩影。
如果我们认可曹操是一代枭雄的话,在三国时代,真正在谋略上击败曹操,并让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就是贾诩了。
贾诩可称三国实力派谋士,这是从两个方面讲的,第一是他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
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
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
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施展。
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
在这个乱世,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
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活体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因为没有精神束缚,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
正是在这种精神自由中,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贾诩是历史的一颗明星,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创痍的王朝体制。
旧的体制不摧毁,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生。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