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

鹿子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六零年代大厂子弟最新章节!

    第 143 章

    谭总工哪能想得到, 只是出差一趟而已,不但跟人认了老乡, 还拐弯抹角地搭上了一点亲戚关系。

    盯着戴誉的那张俊脸, 他回想了几秒,好像没听说老夏嫁了闺女啊,怎么突然就蹦出来一个女婿呢?

    他不确定地问:“夏启航嫁闺女了?什么时候的事?”

    “上个月的事。我跟我媳妇都被分配到了北京的单位工作, 所以就在这边领证办的婚礼, 没来得及回滨江!”戴誉乐呵呵地解释。

    “我就说嘛,没听说老夏家里办喜事啊!”谭总工在自己光亮的大脑门上划拉两下, “这老小子居然不声不响地就把闺女嫁了!”

    “哈哈, 我岳父那个人比较低调。我们要是在滨江办婚礼, 他肯定得招呼您。关键是我俩不是没回去嘛, 所以, 只是双方的亲戚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算是彼此认亲了。”

    谭总工心道,老夏平时低调归低调,但是大闺女出嫁, 正常情况下, 他是不可能这样不吭不响的, 连老朋友们都不通知。

    估摸着多半还是因为厂里高层的人事变动, 让他不得不低调了, 这种时候当出头鸟总归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如此看来,这小两口没回滨江办婚礼, 也算是给老夏省了不少麻烦, 否则难保不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他还想跟戴誉说点什么, 但是余光瞟到含笑立在一旁的秦部长,到底没与他说滨江那边的情况。

    “你是刚分到气动研究所的?搞设计的还是管理岗啊?”谭总工关心地问。

    “上个月刚进所, 是助理研究员,我也没想到刚来就能被我们秦部长带进这么大的课题组,我还挺幸运的。哈哈!”戴誉一副知足常乐的模样。

    谭总工感慨道:“老夏真挺厉害的,选女婿还能选个同行。在这一点上,他比我强。”

    戴誉:“我这是主动向老丈人靠拢,当初读大学选专业,还是我老丈人帮我选的呢!”

    闻言,谭总工哈哈笑。

    他看向秦部长,热络地说:“秦工,你看咱们这缘分!哈哈,我师兄的女婿居然在你手底下工作!这不是巧了嘛!”

    秦部长围观了全程,早弄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便也笑道:“是挺巧的,咱们两个单位要多加强合作呀!”

    不待几人继续寒暄,从别—6船身另一侧绕过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一手拿着本子,一手攥着笔,边记录边说:“谭工,我刚才申请进入驾驶舱看过了,结合主办方发的资料来看,目前在机身下部安装的反潜探测装置不太行啊!”

    二机厂主要对飞机主体进行设计生产,而飞机上具体装备什么武器和装置,这是要听上级安排的。

    谭总工对于别—6的反潜探测装置并不怎么担心,像这种已经落后十来年的装置,他们改型的时候肯定是要更新换代的。

    不过,他还是意思意思问了一下:“现在装的是什么?”

    “只有一部对海搜索雷达。”

    无线电电子领域不在气动研究所的业务范围内,秦部长对无线电也不甚了解,遂没有插话。

    反倒是戴誉从自己带的一堆资料里拿出来一张说:“上个礼拜,我们秦部长从海军方面取得了别—6驾驶员的使用反馈,几乎所有飞行员都指出了对海搜索雷达的问题。”

    年轻工程师将那份问题反馈拿过来看了看,赞同道:“我就说嘛,现在这个真的不行了。新型潜艇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核动力潜艇根本就不畏惧任何雷达。而且哪怕是十年前,也已经有人通过在潜艇安装水下通气管的方式,来窃收反潜雷达电波了。所以,这种搜索雷达基本上没啥用,赶紧换了吧。”

    秦部长温声建议道:“这个事情你可以在之后的研讨会上提一提,雷达肯定是要换的,但是具体换成什么样的反潜装置,还得听专业人士的。”他们在场这些人几乎都对无线电一窍不通。

    提起研讨会,谭总工突然想起刚刚所说的起落架的事。

    “秦工,你们所里对于别—6的起落架是什么态度?”

    秦部长摇摇头说:“所里对于起落架的设计仍在探讨阶段,目前还没有给出定论。”

    “这还有啥可犹豫的!从水上起降,还算什么水陆两栖飞机!最起码得能让飞机在陆地机场起飞着陆吧!”谭总工语气有点着急,显然是无法理解他们在固定起落架和可拆卸起落架间徘徊的原因。

    “我们倒是可以直接把可拆卸的起落架换了,但是,我们在设计起落架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制作材料的问题。”秦部长耐心解释道,“别—6的起飞重量将近三十吨,哪怕我们给它重新设计了固定起落架,起飞的时候也许勉强可以,但是着陆时的撞击力太大了,不使用高强度起落架的话,恐怕会折戟。”

    戴誉虽然不赞成使用可拆卸的起落架,但也点头替他补充道:“武器方面可能还会携带三吨左右的鱼.雷和炸弹,以及遥控炮塔,最大起飞重量确实比我们之前研究过的机型要大太多了。”

    “看来材料强度才是关键啊。”谭总工蹙眉想了想,“我们厂正在与某个研究所合作研发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但是按照目前的研发进度,肯定来不及装备到别—6的改型机上。”

    秦部长欲言又止。

    即便有了这种复合材料,还得考虑到重量问题,如果安装了起落架以后,重量站到飞机的10%以上,那还不如用可拆卸的。

    几人一时都有些犯难,屡不清头绪。

    既然没有灵感,大家干脆各自分散开,按照原计划继续工作。

    戴誉拿出图纸,先给别—6画了外形图,正面的、侧面的、俯视的,各种视角都有。

    这还是他跟着章教授做课题时养成的习惯,对于没见过的机型,要多作图。哪怕没有真机,只是对着照片或者模型等比例放大一个,偶尔也能在画图的过程中抓住一些闪现的灵感。

    这架飞机机身长24米左右,翼展33米,只看它的几何尺寸,相当于他过去参与设计过的无人侦察机的三倍有余。

    不过,按照他们课题组目前的测算,为了优化别—6的性能,他们的新型水上飞机会将机身长度设计为30米以上。

    波音737—300的长度也才33米左右,也就是说,他们设计的这款新型水上飞机的几何尺寸相当于一架中型客机了。

    这在国内的当下,算是比较大的机型了。

    戴誉一边画图,一边胡思乱想着,去画起落架的细节图时,还真让他灵光一现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收起本子找到正在与苏大姐探讨什么的秦部长。

    趁着他们谈话的空档,戴誉上前对秦部长建议道:“部长,其实安上固定起落架应该是可以撑起飞机的重量的,只不过,咱们可能得暂时换个使用方式。”

    秦部长也觉得起落架的部分太让人头疼了,刚刚就是在跟苏大姐讨论这件事。

    听戴誉说有了想法,他立马来了兴趣,催促道:“你先说说怎么回事!”

    苏大姐也玩笑道:“小戴,你必须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啊,不然回去让你替我打扫实验室!”

    “哈哈,打扫实验室有啥的,等您下次值日的时候,我帮您干!”戴誉乐呵呵道,“我是琢磨着咱们确实得把别—6的起落架和新型水上飞机的起落架分开来看。”

    秦部长二人点头倾听。

    “谭总工不是说他们厂在研制新型复合材料嘛,那么我们的新型水上飞机的起落架就可以暂时先等一等,看看到时候能不能用上他们厂的那个材料。”

    “而比较紧急的别—6改型任务,则可以用现有材料以及减震器支撑固定式起落架。只不过,可以在陆地机场上起飞,却要在水上降落。”

    只是陆地起飞的话,目前国内的航空材料还是能支撑的。

    苏大姐眯着眼睛思索片刻说:“你这种办法算是曲线救国了。最起码在水上降落可以避免陆地着陆时的撞击力。而且,有了固定起落架,飞机可以从水里自行滑行上岸,地勤人员就不用下水了。”

    她看向秦部长问:“秦工,我觉得以目前的条件来看,这个办法算是比较折中的了。你觉得怎么样?”

    “唔,想法还不错。”秦部长虽然点头给予了肯定,但仍是谨慎道,“不过,没有经过精确计算还不好说,回所里以后组织人手计算一下是否可行吧。”

    在训练场转悠了一上午,午饭是在基地的大食堂吃的。

    一行几十个穿着便服的外来客,呼啦啦地涌进食堂大门,与井然有序、统一着装的战士们形成鲜明对比。

    最开始迎接过大家的雷团长,带着几个军衔与他差不多的军官,来到研究员们所在的餐桌挨个敬酒,尤其紧盯着那些与研究人员一起出席会议的各个研究所的军代表。

    戴誉眼瞅着他们去了对面一桌,向全员敬酒,便扭头问苏大姐:“苏工,您能喝酒不?不能喝的话,我们帮您喝。”

    不料,秦部长却嗤笑道:“恐怕苏工得比咱们所有人加起来都能喝!”

    “苏工这么厉害?”戴誉看向苏大姐确认。

    苏大姐语气颇有些自傲地说:“我老家那边,整个村子都是酿酒的,我打小在酒缸上长大,大人试酒的时候,总要把酒提里的最后一口留给我。”

    “哈哈,那您这是家学渊源啊!”戴誉感慨道,“我们确实比不了!”

    事实证明,不单他们比不了,雷团长几人也甘拜下风。

    见她喝酒跟喝水似的随意,对方非常识时务地与这张桌上的几人只干了一杯,就拎着酒瓶子离开了。

    滨江二机厂的几人与他们同桌而坐,谭总工对秦部长笑道:“你们所里可真是人才济济,要是能分给我们厂几个,那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他们虽然是生产飞机的,但是技术员和工程师的学历并不很高。大多数是中专生,少数是大学生。像气动研究所这样,随便挑出来一个就是大学生的,简直太难得了。

    秦部长指了指正在埋头吃饭的戴誉,玩笑道:“你要是能拿出一个项目副总工的位子,肯定有人乐意去。”

    被点到了名字,戴誉放下筷子故作正色道:“组织上安排我去,哪怕只让我当个技术员,我也得服从安排啊,哪敢真的要个项目副总工当。”

    随后,他又话锋一转道:“不过,我要是去了二机厂,我老丈人恐怕得气死了,哈哈。我跟我媳妇毕业的时候,他还想让我们回厂里工作呢。”

    提起夏启航,谭总工便端起酒杯看向秦部长。

    虽然今天才与戴誉认识,但是他十分有做人家长辈的样子。

    对秦部长客气道:“我跟老夏是几十年的老关系了,他的女婿跟我女婿也没啥两样。不过,年轻人还是要多接受批评意见的,这小子要是在工作上有什么不足,你不要客气,直接指出来。”

    秦部长也端起酒杯与他碰杯:“小戴算是我们组里的青年骨干了。就算你不提,所里也是要多关注的。”

    饭桌上还有其他人在,他们没有深入聊下去,但是彼此的意思还是能领会到的。

    吃过午饭,众人重新回到训练场,继续上午的工作。

    几十个研究人员围着仅有的一架别—6研究了一天,也对发现的问题探讨了好几个来回,算是在研讨会之前交换意见的非正式讨论。

    直到傍晚天色暗下来以后,大家只能看清别—6的轮廓了,才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有序离开。

    外地来的研究员们被安排入住了基地的招待所,而北京本地的则需要每天往返于单位和基地之间。晚上回市区住,白天再来基地参加研讨会。

    *

    当天从基地回来以后,戴誉惊讶地发现他媳妇居然十分罕见的不在家。

    跑去外婆家里看了看,也不见人影。

    “露露这些天总想着练习厨艺,我以为她在你们那边做饭呢!”外婆琢磨了一会儿,又解释,“她最近确实回来得越来越晚了。只不过,你比她下班还晚,不了解情况。”

    戴誉宽慰道:“没事,现在黑天早,我去车站迎一迎,没准儿是下班晚了。”

    看看外面已经彻底暗下来的天色,外婆气道:“这孩子到底怎么回事?下了班也不回家打声招呼,到处乱跑!”

    然而,夏露这次还真挺冤的,她并不是下了班以后出去乱跑了,而是根本就没有下班!

    晚上八点多,经济问题研究所的编辑部里依然灯火通明。

    从主编到助理编辑,齐齐留在办公室加班。

    明天就是他们最新一期《经济问题研究》发刊的日子,但是还有三四个板块是开天窗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明天不可能将稿件按时送去印刷厂了,但是在主编和副主编都没走,而且明显低气压的情况下,下面的这几个小编辑也不敢动地方,只好陪着领导一起加班。

    今年编辑部只来了夏露一个新人,她是这里唯二的助理编辑之一,另一位正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偷偷啃馒头吃。

    “小夏,你吃点不?”杨胜利小声问,又把自己饭盒里的馒头亮给她看,“幸亏有先见之明,中午多打了两个馒头。”

    夏露确实有点饿了,道了声谢就接过馒头掰了一小半,倒了一点热水泡着吃。

    杨胜利抻着脖子,看到主编和副主编相继出门,便松了口气,一边发狠地嚼着馒头,一边对唯一的邻居夏露吐槽:“最近半年,每次临近发刊的前几天,都跟打仗似的,没有一天能正常下班!”

    夏露咬了一口馒头,继续校对刚才在看的稿子,只一心二用地点点头,表示听到了。

    他俩都是最近两年分配到编辑部的,而且办公桌紧挨着,她早习惯了杨胜利的满腹牢骚。

    “说实话,像这种要发刊的日子,咱们主编就应该硬气一点,跟研究所那边的主任说明情况,咱们就不要去参加学习了。”

    夏露瞥他一眼,问:“那你怎么不硬气一点直接下班?”

    谁敢缺席思想政治学习啊!她觉得主编可能宁可杂志开天窗,也不会想要耽误学习进度的。

    杨胜利:“……”

    挠了挠因为加班而好几天没洗的头发,将一肚子话硬生生憋了回去。

    把剩下的几口馒头草草吃完,杨胜利消停了没几分钟,又忍不住叭叭开了。

    “要我说,主编他们现在去研究所找人也没用,大家整天忙着学习,谁还有时间给咱们杂志撰稿啊!这个月能凑到那几篇就不错了。”

    “总要去试一试嘛。”

    对于杨胜利的话,夏露在心里还是认同的。

    《经济问题研究》属于目前国内最专业的经济类期刊之一,其上刊载的文章大多是经济类论文和科学小品文。

    不过,他们编辑部的人员编制有限,总共才十来人,想靠他们编撰所有稿件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编辑部稿件的来源,主要是经济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员们,以及各大高校经济学教授的投稿。

    然而,如今这两个来稿渠道都出现了问题。

    最近几月以来,他们编辑部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了。

    梁主编拿着一沓稿纸风风火火地跑进办公室,进门就奔着夏露他们这边而来。

    “小杨,把这篇稿子校对一下。”

    杨胜利拿到稿件一看,就“嚯”了一声,笑道:“所长可真支持咱们的工作!这是把压箱底的货都拿出来了吧?”

    “少废话!”梁主编在他头上点了一下,结果蹭了一手头油,被恶心得够呛,“赶紧干活,干完了早点回去,把你那鸡窝头洗洗。”

    杨胜利难为情地笑笑,赶紧点头答应。

    夏露偷偷用余光扫了眼手表,而后问:“主编,咱们还差几篇稿子啊?”

    “还差两三篇吧。”被她这么一问,刚从所长那边讨到一篇稿子的喜悦瞬间变淡了。

    夏露踌躇了几秒,从抽屉的最底下翻出几张稿纸递给梁主编。

    “我最近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史和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挺感兴趣的,写了一篇关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史的研究,其中还涉及了一些土地改革的内容。您看看这个能发表在咱们的杂志上吗?”

    这是她思考了很久才想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当下研究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史,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

    梁主编知道她以前在京大跟着甄教授做学问时,研究方向是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着实未料到她会突然改弦易辙。

    “你论文里的数据来源可靠吗?”梁主编拖过一把椅子坐到她旁边,将这边论文从头大尾浏览了一遍。

    夏露忙点头:“我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陆陆续续搜集资料了,数据资料大多是从京大和市图书馆搜集的,还有一些是从咱们所的图书馆和档案室找到的。其实,如果有机会能去几个重要的抗日根据地搜集抄写资料,数据肯定会更详实。可惜暂时没有这个条件。”

    梁主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夏露虽然人年轻,也没什么名气,但是她这份稿件的主题却是中规中矩,几乎不会出纰漏的。

    这在当下算是相当难得了。

    她又反复看了两遍,确定了内容确实没什么问题,便拍板道:“这期就用你的这篇稿子!”

    夏露笑眯眯地“诶”了一声。

    接过递还回来的稿件,重新校对起来。

    觑着梁主编回到自己的位子了,杨胜利偷偷给夏露做了一个“真牛”的口型。

    夏露谦虚地笑了笑。原本还想跟他说点什么,结果看到对方胡子上沾着的馒头渣,她立马就闭嘴埋头干活了。

    快速将稿子校对一遍,没再检查出什么错漏,夏露打算去找主编交稿了。

    不过,想了想,她又带上了自己办公桌上的一本稿纸。

    将稿子交给梁主编后,夏露建议道:“主编,如果实在凑不齐稿件,要不咱们也像其他期刊那样,刊载一些单位里组织大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内容吧?”

    “就算我同意了,临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稿件啊。”梁主编头痛地揉揉额角。

    “这是参加过思想政治学习以后,我自己整理出来的会议内容,除了今天下午的,这个月所有的学习内容我都整理总结过了。”夏露把那本稿纸往前推了推,“您看看有能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