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随遇而安,慢慢想,所以我就想通了!

不吃小南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陈建林的关系网确实很庞大,他以和老朋友闲聊的名义,连续打了好多个电话,最后从航空研究院的一个老专家挖出了消息。

    “常规手段制造的钛合金,抗拉强度超过1700。”

    这是老专家简单的介绍,再详细的就不多说了。

    但是,一句话足够让陈建林了解情况了,钛合金抗拉强度超过了1700,足以说明彭辉团队完成的研究,已经完全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也怪不得会列入重大机密行列。

    这种级别的研究,足以让钛合金的研发技术,加速一般的推进发展。

    好多相关的研究都会因此而受益。

    陈建林只感觉不可思议,他所知道的彭辉,绝对没有这么高的水平,但对方确实研究出来了。

    “难道是运气好?”陈建林实在是想不通,但他也没有心情关心这个了。

    他放下电话以后,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

    彭辉的团队完成如此重大的成果,只要做项目结算就肯定会牵扯到同类项目。

    虽然他们的项目资金来源都不一样,但不管是航空集团的航空材料院,还是自然科学基金,都可以归在‘国家资金’范畴内,重大项目审查的时候,数据是会被调去做参照的。

    哪怕他们的项目已经终止暂停,但也已经耗费了1500万的经费,即便是没有完成的项目,数据也是有参考意义的。

    到时候,项目数据问题一定会被发现,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陈建林深吸几口气冷静的思考着,他发现实验室自从爆出数据问题,再到学校解聘了王浩,一切就都不顺利了。

    王浩去了西海大学以后,凭借自身的能力连续完成大成果,甚至是世界级的成果,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导致事情被爆出来以后,学校迫于舆论不得不进行调查。

    他牺牲了一个周晓龙,才把事情压了下去。

    结果现在老对手又完成了重大成果,迫使‘超抗压合金材料’的研究项目,数据问题肯定会被发现。

    现在,怎么办?

    陈建林知道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必须变得更加的冷静,他梳理了‘超抗压合金材料’项目的问题,随后想到了事情的关键之处。

    数据!

    实验数据并非全部胡乱编写,若是全部都胡乱编写,最开始就被人看出来了。

    他们是两个项目同时进行的,包括超抗压合金材料,包括武钢的项目,只不过主要做武钢的项目,超抗压合金材料是‘共享’武钢项目的数据。

    换句话说,实验数据很大一部分是武钢项目的数据,正因为如此表面才看不出问题。

    如果‘超抗压合金材料’的项目被发现问题,也可以‘实话实话’是弄错了数据,做研究的过程中把两个项目的数据弄混了。

    这肯定是巨大的科研失误,会成为带队做项目的巨大污点,但并不牵扯到法律责任。

    科研工作者不需要为科研失误担负法律责任。

    区别就在于是否故意,主观意志的判定很重要,只要不被看出是‘故意’,就只是工作失误而已。

    丁宗权有句话说对了,他们必须要好好做武钢的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辅助证明,并非是故意弄混数据,只不过是因为精力都投入到武钢的项目,没有太在意‘超抗压合金’项目,毕竟后者的研究不一定有成果。

    一切,就都能解释通了。

    “武钢的项目必须要做好,最好年后就有成果!”陈建林从头到尾的仔细想了一遍,重新打起精神认真研究起项目。

    毫无疑问。

    陈建林是非常有水平的,否则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他完成过好几个合金材料的重大项目,个人资历都足够支持参加院士增选。

    当重新打起精神认真做项目,一个个事情马上都交代下去,合金实验室上下也运作起来。

    合金实验室有七个研究员,周晓龙离开以后,也剩下六个研究员,但权利最大、地位最高的,就是实验室的支柱陈建林。

    以前的时候,周晓龙和马文钧是‘三巨头之二’,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被陈建林看重。

    现在周晓龙被东港大学解聘,陈建林被牵连‘记过处分’,马文钧个人不受影响,但实验室里的地位也不是那么稳固了。

    不过马文钧是实验室的数据分析专家,大项目还是必须要用到他。

    陈建林还是很倚重马文钧。

    他找到了马文钧,并没有说起彭辉团队的成果,而是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重点强调了武钢项目要做好。

    “年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计划好的实验。”

    “年前这段时间,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陈建林拍着马文钧的肩膀,满心诚恳的说道,“马教授,现在没了晓龙,你负责所有数据相关的工作,就辛苦一些吧。”

    马文钧并不知道彭辉团队研究的消息,但是,他对于陈建林突然认真做项目还是感到很疑惑。

    武钢的项目确实有认真在做,但是项目有一半的经费都是‘虚报’的,剩下的经费也能出一些成果,想出大成果就不容易了。

    到时候,经费不够怎么办?

    马文钧感觉有点不对劲,他对陈建林是有了解的,知道对方可以说已经意志消沉,早就失去了十年前的锐气,怎么就突然这么积极了?

    难道里面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他满心疑惑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非常认真的点了点头,“放心吧,数据工作上肯定没问题。”

    他又和陈建林说了几句,随后脸上带笑转身离开。

    眼神里,闪烁出一抹亮光。

    ……

    周一。

    西海大学,综合楼办公室。

    王浩和罗大勇凑在一起,不断谈着复杂性理论研究问题。

    在饭店餐桌上的时候,罗大勇只是做了针对图同构问题研究的介绍,他在复杂性理论问题上,已经研究了超过三年时间了,其他方向也有很多的想法。

    王浩决定和罗大勇一起完成研究,还很郑重的问了罗大勇,“我们合作吧!”

    “这个问题一起研究,我相信应该很快就能有结果。”

    他说的非常有信心。

    实际上,王浩希望能参与到研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发现大概是因为就相关性,罗大勇的研究,对他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在听了罗大勇对于研究的讲解以后,‘任务三’灵感值就提升了‘2点’。

    这可是S级难度的研究。

    到现在就连讲一堂课,都很难有1点灵感值提升,和罗大勇探讨一下问题,就能够提升灵感值,让自己对于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罗大勇同意了。

    他觉得和王浩一起研究收获很大,两人一起努力也许就真的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进展。

    在图同构问题的研究中,他已经在同一个地方卡了几个月时间。

    在确定和罗大勇一起研究以后,王浩也试着在任务系统里建立了研发项目--

    【任务一】

    【研发项目名称:复杂性理论图同构问题(难度:A)。】

    【灵感值:74(96)。】

    (提示:此项目为共享项目,结算奖励以灵感差值计算。)

    “共享项目?”

    “灵感值‘74(96)’?”王浩仔细研究一下才知道了具体规则。

    ‘图同构问题’是罗大勇的研究,而且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具体进展程度,可以用灵感值括号里的数字去理解。

    96,确实相当了不起。

    括号前面显示的‘74’,则是他所知道内容对应的灵感值。

    换句话说,罗大勇还没有把所有的‘灵感’都告诉他,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罗大勇也不知道很多研究想法就是灵感,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向。

    “96点啊,罗大勇说的果然没错,他只是差一点就能完成了,真的只是临门一脚而已。”

    王浩不由得满心感叹,他看着陷入沉思中的罗大勇,说道,“要不,我们再讨论一下?”

    “讨论什么?”罗大勇有些不理解。

    王浩道,“你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其他想法吗?比如扩大范围,多项式问题怎么解决?”

    “嗯。”

    罗大勇仔细思考了一下,很干脆点头道,“你说的也对,我以前有个想法是……”

    他仔细说起来。

    绝大部分时候都是罗大勇在讲、王浩在听,偶尔也会开口说上几句自己的理解。

    这一讨论就又是很久的时间,讨论结束后就开始分别思考、分别做起了研究。

    周一的时间,他们是这样度过的,到了周二还是一样,他们就是不断做着研究,偶尔有什么想法,就一起讨论一下。

    办公室里的人,都觉得两人像是着了魔。

    张志强就小声吐槽道,“做这种研究,不用这么拼吧。这可不是花时间就能做出来的。”

    “罗大勇发疯也就算了,王浩也跟着一起发疯。”

    朱萍跟着看过去,满是不在意的说道,“王浩就算不和罗大勇一起发疯,也整天在学习、整天在写论文……”

    “也对!”

    张志强想了想确实是这样,不由再次感叹高校教师的‘内卷’。

    他感觉自己已经够努力了,结果却发现比自己年纪小、更天才的人,还要比自己更加努力。

    这到底是个什么世道啊!

    周三早上。

    张志强发现王浩没有再继续研究图同构问题,而是坐在那里研究着期末的试卷,他轻叹了口气笑说道,“我还以为你又要继续想罗大勇的那个问题。”

    “没有。”

    王浩解释道,“前两天太累了,我想通了,做这种研究就是要随遇而安,闷头的去想也很难有结果。”

    “这样就对了。”

    张志强坐下来认可的点头道,“复杂性理论,NP的研究问题,即便只是一个小的分支问题,都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难题。”

    “这种问题闷头研究也很难有结果,要我说,罗大勇就是想不开,死拧死拧的……”

    话说一半顿时停住了。

    罗大勇正从门口走进来,澹澹的看了张志强一眼,不在意的继续坐在窗前思考。

    “哈哈。”

    张志强尴尬的笑了笑。

    王浩似乎是践行了他所说的,并没有再去想图同构问题,也没有和罗大勇讨论,就只是整理着教桉,也顺带整理下学生的平时成绩表,看起来真的就是准备‘随遇而安’。

    九点五十,王浩去上了《非线性泛函分析》课,也是学期的最后一节课。

    他离开办公室以后,张志强再次劝说起罗大勇,“罗大勇,你就别犟了,你那个研究肯定不行。”

    “图同构有多难,你也知道,如果对这个感兴趣,可以以后再研究啊?”

    “来实验室和我一起研究几何信号传输,应用类的研究想有成果很容易……哇啦哇啦~~”

    张志强连续说了一大堆,他确实是好心想拉罗大勇一起做研究,有成果发表几篇SCI,罗大勇留校肯定就没问题了。

    可惜,就像是朱萍的评价,罗大勇不是那种听劝的人,他做研究就是一根筋到底。

    “谢谢,不用。”

    “王浩都说了,随遇而安,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早上听见我和他说了吧?做研究,尤其是高难度的研究,就要有这种心态,你总是闷头去想,很难……”

    张志强又是一通劝,最后也没有能说通罗大勇,他就感觉好心不被接受,心里也有点生气,干脆坐下来也不说话了。

    十二点,王浩回来了。

    张志强马上凑过去小声说道,“王浩,你也帮着劝几句,朱萍也让我劝一下。你看看,罗大勇,他就是死拧的研究那个复杂性理论问题。”

    “劝什么?”王浩有些不理解。

    张志强理所当然的说道,“让他暂时放弃,和我一起做研究啊?他那个研究肯定完不成。”

    那边朱萍也侧耳听过来。

    “啊……”

    王浩摸了摸下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个不用吧?我和罗大勇一起研究了三天,已经知道关键了。”

    “那个关键,刚才我想通了。”

    “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已经完成了。”

    张志强顿时有些迷茫,他呆呆的问道,“你早上不是还说随遇而安,不着急,慢慢的想吗?”

    “是啊,随遇而安,慢慢想,这种放松的心态是对的,所以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忽然一下子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