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这里最缺少的就是数学家!

不吃小南瓜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王浩的评价标准很直接,能带来灵感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S+难度级别的任务,灵感值提升的难度,比S级难度又上升了一个档次,灵感值每一点的提升,都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如果有学生能带来一点灵感,哪怕是碰运气完成的,他也肯定会直接录取。

    其他方面,根本就没必要考虑,因为能来参加复试的学生,成绩上都是非常拔尖的,基础上不会有问题。

    未来是否适合做研发,一次面试也看不出来。

    除非有那种非常更优秀的天才,本科级别就能做出一定成果,才能看出一些东西。

    这种天才显然是凤毛棱角。

    王浩对于数学的研究越是深入,就越发感觉到灵感的重要性,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取的,而灵感,或者说研发、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可不是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的。

    陈蒙檬的面试表现比其他人差,但仔细想想也并不差,她解答了周清源提出的偏微分方程问题,至于其他问题都根本没有意义,每个人的评价都是不同的。

    “如果让舒尔茨来参加这个面试,会怎么样?”

    王浩仔细想一下就知道,面试成绩很可能不及格,或许舒尔茨会对几个面试官,进行一大套的嘲讽,到时候能有什么好感才怪。

    数学研究,是会说话就行吗?

    对王浩来说,最重要的是,陈蒙檬按照自己的想法,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她说先熟悉简单问题,再考虑更有难度的问题,才能把问题解出来。

    这句话看似没什么意义,可却给王浩带来了灵感。

    NS方程是一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问题,求解非常的困难和复杂,而在求解思路和技术没有进一步发展和突破前,就只有某些非常简单的特例流动问题上才能求得精确解,在部分情况下可以简化而得到近似解。

    那么想解决方程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简单能够解决的问题弄清楚、搞明白。

    系统反馈了相关信息,说明这是一条正确思路。

    ……

    王浩做出决定以后就离开了,至于其他学生,就让面试评审组来决定就可以了。

    最终录取的是陈蒙檬、邱会安、许杰。

    面试评审组做出决定并不是凭借一次面试,而是综合面试和笔试成绩一起做出的判断。

    邱会安的面试表现稍差一些,但他的笔试成绩是第二名,只比陈蒙檬差一点;许杰的面试表现很不错,再加上中游的笔试成绩,综合成绩排名第三,也被录取了。

    在确定了录取学生名单后,的面试评审组还专门找到三个学生的详细资料,放在一起做了对比,发现录取陈蒙檬也没有任何问题,只看履历确实是最优秀的。

    陈蒙檬是北疆省高考状元,就读水木大学成绩也一直排名前列,她根本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能够直接被保送读本校的研,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参加了考试。

    邱会安是东港大学学生,成绩上相对平庸一些,没有能拿到保研资格,但研究生笔试成绩非常好。

    三人中,许杰相对差一些,苏东大学也是国内顶尖的高校,但顶尖和顶尖总是有区别的,比起水木大学、东港大学,苏东大学还是要差一些,另外,许杰的笔试成绩也有拉分,面试表现的非常好,才勉强被录取进来。

    其他两人,胡丽丹和张海江,就实在有些可惜了。

    虽然胡丽丹的面试表现还不错,但她的笔试成绩也是最差的,张海江的综合分数,只比许杰少一点点,也很遗憾的落选了。

    西海大学对于落选的学生也很重视,相比理学院其他硕导、博导招收的研究生水平来说,胡丽丹和张海江无疑要优秀太多了。

    有几个硕导、博导,直接出面劝说他们留在西海大学。

    最终只有胡丽丹留了下来,她决定跟着郑尧军读研,从事偏微分方程方向的学习和研究。

    ……

    王浩的研究生复试结束,到公布录取学生名单的速度很快,就只间隔两天时间。

    陈蒙檬当时就知道了。

    她在面试结束后,脑子懵懵的离开,一路都思考着自己为什么通过,结果还是完全想不出来。

    等回到了家以后,和父母说一下被录取,随后,她就查起了面试时的问题,马上就找到了相关信息--

    NS方程。

    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

    陈蒙檬看到网页上的内容,满脸都写着疑惑和迷茫。

    她一直对自己的数学水平非常有信心,各个数学科目的成绩,分数全部都在A级以上,但去面试之后,感觉遭受了很大的打击,自己竟然连题目都看不懂。

    现在,信心似乎又回来了。

    七大数学猜想之一?

    “怪不得啊!”陈蒙檬用力揉了揉眼,“竟然是数学猜想,而且是其中很复杂的一个,也怪不得看不懂。”

    “王教授为什么要用这个当题目呢?”

    她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

    当陈蒙檬处在惊讶中的时候,其他几个参加复试的学生同样很惊讶。

    “你永远都猜不到,我在复试中做了什么题目。”许杰信誓旦旦的在同学群里说道。

    “你不是报了王浩教授的研究生吗?难道他还会问你数论问题?”有同学打字回复。

    “是偏微分方程。”许杰提醒。

    “原来是偏微分方程啊,这不奇怪,我仔细研究过,王浩最初的研究方向就是偏微分方程。”那些同学马上分析起来。

    许杰则是道,“确实是偏微分方程,我的题目是证明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光滑界的存在性问题。”

    这个话一说出来,同学群里顿时炸了。

    “高难度啊!”

    “这怎么可能!”

    “这种问题,我感觉应该是博士或者教授的研究内容吧?即便是最简单的,也不可能出现在研究生复试题目里啊。”

    许杰继续道,“你们着什么急?我还没有说完呢,这一类偏微分方程你们肯定听过,名字叫做okes,怎么样,感觉熟悉吗?”

    “……”

    “……”

    群里出现一堆省略号,最后有一个人打字问道,“你做出来了吗?”

    下面的省略号变得更多了。

    ……

    在数学方向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以后,信息学方向的研究生复试也开始了。

    这次王浩倒是没有再给学生出题,而是现场提问了几个有关代码、算法的问题。

    相比数学方向的高要求来说,王浩认为信息学方向,更重要的是个人知识能力水平,能多一些数学做基础,当然就是最好的。

    王浩对信息学的学生要求也不高,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想要指望学生未来拿到什么国际奖项,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这方面运气比筛选学生更重要。

    倒是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们,很关心王浩招研究生的问题,陈庆华老头就感兴趣的问了一句,“你对于学生的有什么期待?”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犹豫着说道,“不比张志强差就行了。”

    陈庆华仔细琢磨了一下,做出个小小的点评,“其实张志强的水平……”

    他拉了好长的音,最后道,“他很努力。”

    ……

    一周后。

    物理系的何毅、肖新宇,就和王浩一起去了飞往了首都。

    肖新宇是物理系的另一名教授,在超导材料上,尤其是高温超导很有研究,但显然超导和高能物理没什么关系,他只是过来凑个人数。

    一路上王浩倒是和肖新宇聊的比较多。

    肖新宇讲了超导的最新研究,和非常吸引人的‘反重力’直接相关,“之前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说是在研究反重力。”

    “斯坦福大学每年投入1亿美元在这项研究上,但几乎没有任何成果可言。”

    “前一段时间,一个阿迈瑞肯的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超导体磁盘在接近绝对零度的实验环境下高速旋转,就能够在固定磁场范围内,造成部分物体的质量流失。”

    “实验测定质量流失大概有1%,数据非常小,但也绝对是一项巨大的突破性发现。”

    肖新宇总结说道,“这是在实验环境下产出反重力的学术成功。”

    反重力的研究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飞行汽车,能够直接原地漂浮起来,看似就用到了反重力技术。

    而想要制造出那种汽车,也只有反重力技术可以实现。

    只是这样技术还属于‘未来科技’,即便是实验环境下,达成反重力的学术成功,但人类还没有从宇宙中发现任何具体现象,证实反重力的存在。

    有人认为宇宙只有正向的引力,不可能存在负质量的斥力。

    王浩和肖新宇一路来着,都感觉非常有意思。

    何毅似乎有些‘不甘寂寞’,也谈起了谱仪探测实验会议,“这项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来发现粒子衰变的不对称性。”

    “这项研究最主要就是,希望能发现正反物质不对称的证据。”

    “之前的谱仪探测实验,已经可以测定正反科西超子的不对称参数,精度可以达到千亿级,对粒子标准模型进行了验证。”

    “这次我们要参加的实验更加大型一些,据说最终要对百亿个J/psi粒子,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预计测量精度会提升三倍以上。”

    何毅说完就等着两人提问。

    结果王浩和肖新宇只是听着,然后又继续谈起了‘反重力’问题,显然相比黑科技的反重力,粒子标准模型的测定、微小粒子的不对称性测定,吸引力实在是差太多了。

    当然他们来首都的目的,还是参加谱仪测定实验会议。

    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以后,飞机降落在了首都国际机场。

    出了机场,他们打车去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电子对撞中心,并见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的团队。

    西京交通大学的领队叫薛文卓,他热情欢迎的西海大学三人组,对王浩比明显对其他两人热情的多,“欢迎、欢迎,王浩教授,你能来我真是没有想到。”

    “让我们的团队实力大增啊!”

    “有了你这个未来的菲尔兹,我们被分配什么工作都不怕了。”

    薛文卓的一大套吹捧,让王浩都感觉很有压力,他连忙摆手道,“菲尔兹可不敢当,我就是跟着何毅教授来看看,来给学校凑个人数的。”

    “别谦虚啊。”

    薛文卓拍着王浩的肩膀道,“现在全国谁不知道你在数学界,就是国内最顶尖的,没有其他人比得了。”

    “比你年轻的,没有你成果高;比你成果高的,可没有你年轻。”

    这个套话说出来根本无法反驳,因为王浩距离30岁还远,国内大部分有成果的数学家,年龄都在30岁以上。

    几人寒暄了一番,就去看了普仪探测装置。

    谱仪探测装置,是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一部分,高有6米重嗯达500吨,外表看上去就是个大家伙,实验会议也是围绕这个大家伙展开的。

    薛文卓介绍道,“千万别小看这个大家伙,它可是正负电子对撞机中最精细的部件。”

    “谱仪测定的研究核心,就是夸克问题以及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问题。”

    “之前都是在研究正反科西超子的衰变,也成为了国内最大型的国际合作研究,上一次的成果非常显着,完成了最精确的正反科西超子衰变参数和不对称性测量,成果还发布在了《自然》杂志上。”

    “这次是准备重复上次的实验,因为有相关成果的吸引参与的人更多,分析的也会更加的精确。”

    王浩问道,“实验什么时候开始?”

    “看情况。”

    薛文卓解释道,“计划是在后天早上,但也有可能提前,也有可能推后,还是要看相关部门的协调。”

    “那我们做什么?”

    “等实验结束做初期的数据分析,我们都是来干这个的。”薛文卓道,“这种数据分析工作非常复杂,所以我才说,有了你,我们都感觉轻松多了,这里最缺少的就是数学家了。”

    薛文卓还是有话没说。

    他们是高校派出的团队,都属于边缘性‘被培养’的团队。

    谱仪测定实验是国际合作研究,有一些国家也会专门派出团队过来。

    那些才是真正的主力。

    高校组成的团队里有些人并不专业,多数只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数据分析工作,结果需要作详细的报告审核。

    之所以说是‘被培养’,是因为团队水平够不上做正规研究的档次。

    项目支持让高校派团队过来,主要还是考虑培养人才,目的是希望能出现更多优秀的物理学家,来为未来的研发做准备。

    谱仪测定实验也只是个小的国际合作项目而已。

    即便是合作规模很大型,但对比欧洲粒子对撞机项目,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国内正准备设计建造大型的粒子对撞机,学术界好多人都担心,对撞机建造好以后是给国外做嫁衣,因为国内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来为大型对撞机工作,好多的岗位只能聘请国外的相关学者参与。

    现在有很多高校能参与到次一级的项目中,对于高校中研究参与者的能力、经验,是个很好的提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