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制胜韬略与生存法则

陈夫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最新章节!

    所谓“兵法”,通常指“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所谓“韬略”,一般指“博弈双方在较量中所采取的策略、计谋、政策、手段等等”。www.Pinwenba.com笔者撰写的《21世纪教研员兵法——与师共舞的制胜韬略与生存法则》一文,只是借用“兵法”和“韬略”这两个词。人无近虑,必有远忧。教研员并没有兵家之间常有的作战或较量对象,但是,对于一个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法定地位的群体,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战胜自己的惰性,在急速变化的时代快速提升自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其必须面临的现实。“适者生存”!在新时代,教研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兵法”、“韬略”和“法则”。

    21世纪教研员兵法六则

    2010年代,在经历近百年来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张华教授语)的背景下,在教师工作正在从职业变成专业的漫漫征途上,在千万雄师心潮涌动、旧兵器与新兵器刀光剑影的教坛上,作为共和国教坛十万“特种兵”的一员,教研员拿什么与师共舞?笔者在此提炼出六则21世纪教研员兵法——与师共舞的制胜韬略和生存法则,与大家分享。六则兵法并非按重要性程度排列,在逻辑上,不同的兵法之间不一定是一种并列关系,有时可能是一种从属关系或交叉与包含关系。

    兵法一: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这条兵法是从台湾课程研究著名学者、本轮课改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大同大学讲座教授、台北教育大学名誉教授欧用生先生的《教师即陌生人——课程改革的后现代观》讲座中提炼而成的。“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有助于带来生成、创发、转型、超越和可能性。

    这条兵法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陌生人,不要总是停留在太熟悉的空间。要与陌生性共舞,像画家一样,化熟悉为新奇;像现象学家一样,在黑暗中书写,看到白天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一种思想方法,黑暗不是黑暗,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像后结构主义者一样,在熟悉与陌生间游移,看见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就是要把握好变化的度,不能该回家的时候不回家,该离家的时候不离家;要修炼诗性智慧,培养教师本身的实践智慧(比如能够做出道德决定,决定什么时候该用教科书,什么时候不用),洞识与理解力,反思与批判,沟通、协调与执行力,审美与创造力等。

    本文从兵法一得到推论一,即“推论一:鼓励教师变脸,在有教科书与无教科书之间游刃有余”。它本身不是一条独立的兵法,与第一条兵法也不处于同一个层次,在此单独列出,是指教研员在日常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鼓励教师敢于打破既有的框框,推动课程和教学的真正变革。按照这样的推导办法,我们还可以得到许多其他从属于兵法一的其他推论。

    “兵法一: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必要的张力”的本义是说科学家既需要“发散式思维”,也需要“收敛式思维”。发散式思维包括我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式思维、求异思维、灵感思维等;收敛式思维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常规思维、保守式思维等。库恩认为:“这两种思维形式既然不可避免地处于矛盾之中,可知维持一种往往难以维持的张力和能力,正是从事这种最好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首要条件之一。”在本兵法中借用了“必要的张力”这一说法,指要在两者之间善于转换,游刃有余。这不仅适用于教师,也适用于教研员。

    兵法二:加强自我修炼,提升实战本领,努力在传统的教学

    研究与专业的课程领导之间游刃有余

    第二条兵法是从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讲座中提炼出来的。崔允漷教授以对课程层级进行分析为基础,向我们描述了理想课程落实的基本路径。他把课程分为5个基本层级和8层运作系统:理想的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的课程——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理解的课程——学期/模块课程纲要、单元/课时计划;课堂运作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体验的课程——测验/表现等评价。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设法减少课程在各层级之间的衰减,把理想的课程经过逐层的转化变成学生体验的课程。

    在这样一种转化中,教研员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崔允漷教授简要回顾了教研员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机构和教研制度的产生,是新中国成立之时“为了解决教育迅速普及与师资储备不足的矛盾”。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课程开发主要依靠学科专家设计,课程推广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系统完成,课程实施则是教师的事务”。“然而,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学校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教研系统必须置于新的制度中重新考虑,教研员的专业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教研系统才能发挥更大的、更专业的作用。”

    崔允漷教授指出:“如果教研员仍只忙于听课、评课、组织论文评比、出考试题、编复习资料等,那么他已经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了。”崔教授在《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一文中提出:“教研员的角色需要定位在专业的课程领导者,具体地说:

    (1)政策执行者:协助教育行政部门,整合多方专业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政策,培育高效的课程政策执行文化;

    (2)课程设计者:根据本地的实际和需求,与相关人士一起,共同研究、设计国家课程方案的推广,以及地方课程的设计;

    (3)发展服务者:理解教学专业,建立合作共同体,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支持和服务;

    (4)专业指导者:指导学校做好课程规划方案,指导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指导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5)质量促进者: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考管理,研制地方统一测试框架,明确分工与责任,提倡‘谁统考,谁提供科学的数据与分析报告’,让统考成为促进教与学的重要手段,以促进本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对崔教授在《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一文中提出的若干观点,我的同事们也提出了质疑,如教研机构和教研员要“从实施‘以考代管’走向研究质量监测”、“教师专业发展完全取决于教研员的专业素质”等。笔者认为:

    第一,教研机构和教研员这个特殊群体引起高端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本身是一个好现象,有人关注和研究总比无人过问和被边缘化好,关注和研究的人越多越好;

    第二,既然是学术研究,就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就应该允许各种学术观点共存,不要苛求专家,要求每个观点和看法都是绝对真理,要相信理是越辩越明的;

    第三,在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教研员的专业权威,就应该使教研员从事的工作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而传统的“听课、评课、组织论文评比、考试命题、编教学用书”等工作中的部分工作在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而崔允漷教授对教研员角色的新定位即“专业的课程领导者”,为我们谋划出了一条新的发展出路,无疑代表了教研员角色的新方向,一旦被决策层采纳,就可能被纳入到新的制度框架当中去,成为我们的法定职责,值得引起我们每位教研员的高度重视。即使决策层暂时不采纳,多一样本事多一条路,如果能够成为“专业的课程领导者”,也是值得期待的一件好事情。

    基于这样的看法,笔者从崔允漷教授的报告和相关文章中提炼出的第二条教研员兵法是:“加强自我修炼,提升实战本领,努力在传统的教学研究与专业的课程领导之间游刃有余。”

    兵法三: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游刃有余

    第三条兵法是从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的学术报告《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中提炼出来的。胡教授在报告中说,我们要“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这是陈桂生教授对其弟子的告诫)。这里的“三”是虚词,不在于具体数字,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获得对理论问题和对实践问题的分析框架,即读透几本书、走透几所学校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获得思路和分析框架。她认为自己至今只走透了一所学校,蹲点这所学校10年之后才开始用成果方式表达关于课堂教学的分析框架。而她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为我们提供的正是这种关于课堂教学的分析框架。

    后来,在其他专家的报告中,笔者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注重建立有关问题的理论或实践分析框架,这几乎成为“像专家一样思考”的一个必备素质要求。教研员的优势历来被认为是善于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但是,如果教研员不能“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其结果可能是理论逊于专家,实践逊于教师。因此,为了经常告诫教研员同事们,笔者从胡惠闵教授的报告中提炼出第三条教研员兵法:“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游刃有余。”只要真正做到“读透三本书,走透三所学校”,就一定能够做到“像专家一样思考,说老师听得懂的话”。

    兵法四:效法医生,改进教研,指导学校构建“病例—处方—改进

    (吃药)”的校本教研机制和课堂教学改进模式

    胡惠闵教授在《课堂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中,还讲到要建立互相诊断制度开展研究,倡导在诊断基础上的改进,她特别指出医学上的经验值得借鉴,第四条兵法便由此而来。

    在当今社会,医生职业的专业性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来没有看到哪里有医生会诊时要找病人或病人家属参加会诊的,但在学校可能就存在请家长进课堂听课甚至参与评课的事情,不言而喻,这是不利于维护教师职业的专业权威的。

    根据胡教授的观察和研究,医生的专业工作有这样一些特点:

    (1)临床带教:“一带一”及“一带多”。

    (2)以病例为主:从医生看的专业杂志可以了解到,医生写的医学研究报告,每句话都是无法去掉的。相比之下,有些教师发表的文章里,往往有很多话都是“废话”(即可有可无的)。

    (3)以恢复健康为目的:医生的教研活动有三个环节——叙述病情,检查、诊断、开出处方,吃药。教师的教研活动虽然也有叙述“病情”,即说课,也有检查、诊断、开出处方,即评课,但没有“吃药”这个环节,也不跟踪吃药与否。

    借鉴医生的专业研究方式,胡教授在实践中尝试了以下校本教研模式: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互为“病人”与“专家”,以诊断为主,并且要求教师要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带着行动的结果来,带着新的方案走……(图示如下)

    如此往复,就形成了“病例、处方、改进(吃药)”的指向改进的听、评课活动模式。这种做法给了我们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和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很大的启示。由此,我们形成了第四条教研员兵法:“效法医生,改进教研,指导学校构建‘病例—处方—改进(吃药)’的校本教研机制和课堂教学改进模式。”

    值得指出的是,这样的研究都是以课堂教学的改进为目的,而不是为了评优和奖惩。而这样一种改进,恰恰才是有助于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是我们所追求的。

    兵法五:掌握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的方法,学会

    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的基本套路

    此条兵法是从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的专题报告《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倡导教师做研究,是这些年来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一个共同要求。教师如何做研究,教师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工作者有什么不同?过去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有些中小学教师尝试沿袭理论工作者的方法,但成功者甚少。实践表明,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是要有所不同的。

    适合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法有:

    (1)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

    (2)经验总结法(适合于教有所成者提炼特色经验);

    (3)试验研究法(不是严格控制变量)。

    案例研究对于教师发展的价值在于:关注教育实践和事实,让教师把自己的所为、所思用熟悉的实践语言“叙述”出来,关注自身行为改善,对自身的教育行动进行研究,把实践的经验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案例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归类和新案例的创设等。案例研究不同于案例教学,案例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1)提供研究素材(案例,即研究内容);

    (2)亲历事件(不能编造);

    (3)改进自我实践(不是为了说明道理)。

    个案研究针对某一个具体、特定的事件,其研究结论只适用于个案本身,并不具有普适性。问题研究试图把各个案例的研究上升到一般教育问题的讨论,从自我叙述的主观式研究上升到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客观式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个案背后更为深远的教育意义与目的,提高教师理性思考水平。

    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为:

    (1)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

    (2)行动对策;

    (3)问题与反思。

    胡教授报告的重点放在《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上,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教研员应该掌握的兵法之一,故把它列为兵法五:“掌握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的方法,学会从案例研究到问题研究的基本套路。”

    兵法六:教学、评价和命题都要基于课程标准

    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几乎是参加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教师共知的基本道理。因此,这些年来,专家们在各种场合总是倡导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再直接“教教材”。问题在于,实际教学中,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从未看过学科课程标准,在实际的教学、教研、评价、命题指导中,也还没有形成“言必称课程标准”的风气。

    而在课程专家的系列专题报告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基于课程标准”几乎成为所有专家的口头禅。课程专家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专家教授,2010年暑假期间,这些专家在海南省教研员研修班上作了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专题报告和讲座。所作的与课程标准相关的专题报告就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崔允漷教授);《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研究》(张远增博士);《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杨向东博士);《分解课程标准的策略与方法》(朱伟强博士)等。他们不只是倡导,更重要的是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分析框架,这些对于新形势下的教研员来说,无异于安身立命的基本功。依据这些报告,提炼出第六条兵法:“教学、评价和命题都要基于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