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最新章节!
苏联心理学是在批判继承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时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www.Pinwenba.com沙皇俄国时代的心理学主要是唯心主义、唯灵论和思辨学派占统治地位,主要代表是一些唯心主义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如Н·Я·格罗特、А·И·维金斯基等人。革命民主主义者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也有一定影响,但比较小。与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在十月革命前夕,心理学在俄国也逐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一些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家的思想在心理学中逐渐发挥积极的影响,其主要代表是И·М·谢切诺夫,他的名著《脑的反射》、《思想要素》等的出版,提出了反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保证对周围现实的反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是反映的不同形态;反射是心理的生理机制。他为在俄国建立科学的心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心理学得到迅速的发展。这首先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广泛传播直接相联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如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哲学笔记》等,为苏联心理科学批判唯心主义的心理学、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思想
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工作者着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研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开展了一场反对以Г·И·切尔潘诺夫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心理学的斗争。П·П·布隆斯基和К·Н·科尔尼洛夫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内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给以公开批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提出了在心理学领域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任务。
苏联心理学家在反对唯心主义心理学的同时,相应地也进行着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尝试,大体上经过下列几个阶段。首先是В·М·别赫捷列夫在自己以前的“客观心理学”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反射学”的概念,用以代替旧的心理学概念。他把人的有意识的行为视为反射作用的总和,致力研究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等对心理机能的影响,用严格的客观方法记录外部的反应,并把这些反应与眼前和过去的刺激联系起来。与过去的主观心理学相比较,反射学有其合理的、进步的内容,但其中也有不少错误的东西,如用一些物理规律来解释人们的社会生活现象和心理现象。这说明他在理解这些现象中的机械主义观点。最突出的问题是他忽视对意识的研究。20年代末期这些错误受到批判。
在对切尔潘诺夫的唯心主义心理学和别赫捷列夫的反射学进行批判时,科尔尼洛夫逐步形成并提出“反应学”的概念。1922年他发表了《论人的反应学说》论文,后来正式命名为“反应学”。他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口号,试图借助于综合主观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和客观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射学等)来实现这一口号。他认为反应学就是这样一种综合。反应学的具体内容是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对外界的刺激有些什么反应,它把一切活动的有机体的现象都归到反应的概念之内,同时把反应看成是一种生物社会的概念,强调人的心理现象的社会特点,因此把心理学看成是一门社会科学。科尔尼洛夫试图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心理学,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在方法论上存在着错误。它实质上是把主观心理学的唯心主义和客观心理学的机械主义结合起来了。在研究工作中,科尔尼洛夫把复杂的心理过程降低到对刺激的简单反应,用抽象的方法来研究行为。此外,在他的著作中还存在某种当时流行的“唯能论”思想。这些错误后来也受到批评。
在这一时期,苏联心理学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社会制约性的理解。例如,布隆斯基强调指出,必须考察人的心理的具体历史阶级的规定性,以此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手段。М·Я·巴索夫提出人作为社会环境中积极活动者的原理,认为社会环境的作用渗透到人的整个个性结构中,在机体的全部表现、甚至纯生物表现上无不打上烙印。Л·С·维果茨基同他的工作人员针对当时心理学中对人的意识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很少进行具体研究的情况,大力探索研究人的意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问题,并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用文化—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研究意识的起源、结构和发展。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随着文化、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并认为词在意识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言语、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等)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的,词起着“中介”的作用。语言具有历史社会根源。它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便成为人的心理工具,借助于这种心理工具,低级心理过程向高级的心理过程发展。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必然是先经过外部的阶段,然后通过“内化”转变为内部的过程。人借助于心理工具能够思维并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从而使心理过程具有间接性质。维果茨基的理论竭力把发展的观点、历史原则应用到心理学中,这个发展方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就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来说显然是前进了一大步。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中的某些内容也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理论是从不正确的方法论的前提出发的。它是二元论地把文化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对立起来,而且按发生的社会学精神来解释发展本身的问题的。同时他的“内化”说有不少人反对,说他把儿童的思维与语言割裂开来,还说他对于文化历史只是抽象的论述,没有作具体的研究。但他的思想对后来苏联心理学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并为А·Н·列昂捷夫、А·Р·鲁利亚等人继承和发展。1956年和1960年他的一些著作重新发表。他的全集(6卷本)也同时出版。他的基本理论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推崇。
30、4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思想
3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界开展了一场以批判反射学、反应学和文化—历史发展论为中心的心理学论战,同时对外国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弗洛伊德学派等)和苏联心理学家对它们的态度进行批判。1936年7月4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系统中的儿童学曲解的决议》,对当时在苏联流行的儿童学,以及与此有关的心理技术学和心理测验学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1940年出版了С·Л·鲁宾斯坦的《普通心理学原理》一书。该书于1942年获得国家奖金,被认为是苏联心理学界的重大事件。1946年出版了该书的补充修订第二版。此书对当时苏联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是一个总结。书中提出苏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如下:1肉体和心理的统一理论原则;2心理辩证发展的原则;3人类意识发展的历史主义的原则;4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5而起主导核心作用的则是意识与活动统一的原则。在苏联的心理学历史发展进程中,鲁宾斯坦的创造性的活动是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他根据列宁的反映论基本原理,把心理现象理解为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的不同形式和水平。他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是在活动中,首先是在劳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同时,心理、意识本身又对人的活动起调节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至此,苏联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式大体上已经形成了。
30—40年代,在格鲁吉亚形成了一个实验研究的独特学派。Д·Н·乌兹纳杰制定了独特的定势概念。他把定势理解为个性的核心变体。它决定着所有心理过程的动态。为了产生定势,必须有两个条件:人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情势。这样,定势被看作是在客观现实和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机能之间起中介作用的环节。乌兹纳杰的思想奠定了在格鲁吉亚共和国发展起来的独特学派的起点。
重视心理学同生理学的联系,强调心理学自然科学基础的研究,这是苏联心理学思想的历史传统。从40年代起,鲁宾斯坦对谢切诺夫和И·П·巴甫洛夫的反射论同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提出了反映论和反射论的辩证统一的理论。心理反射论对苏联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受到苏联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在心理的反射论中,巴甫洛夫是谢切诺夫的继承者。他精密地制定了研究反射的严格方法,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这一学说获得了全世界公认。对于心理学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他认为自己最终(最高)的研究任务在于阐明心理的神经机制。他着重指出,神经系统的基本机能是与无数的信号相联系的信号机能和不断发展的信号化过程。巴甫洛夫所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在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取得的。但是,在晚年则是把重点转向研究人的行为。由于这种研究,他提出了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它是同对周围环境的直接反映(感觉、知觉和表象)联系着的。第二信号系统则只是人所特有的,它是一种“特殊的附加物”,是同具有社会根源的词和言语联系着的。
5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思想
1950年,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医学科学院为讨论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举行了联席会议。随后,苏联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与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此后,苏联心理学加强了对心理的生理机制的研究。Б·М·捷普洛夫和В·Д·涅贝利岑在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思想基础上对个性差异问题进行了多年研究,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研究成果给个性的差异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他们的研究奠定了差别生理心理学的起点,形成了捷普洛夫—涅贝利岑学派。这个学派进行了有关遗传因素在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Е·Н·索科洛夫根据条件反射的学说进行知觉的研究。Е·И·博伊科研究高级神经动力,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规律性。鲁利亚等人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第二信号系统在人的活动中的相互联系、词在不同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临界问题的研究中,最有特殊意义的是П·К·阿诺欣提出的机能系统理论。早在30年代,阿诺欣就奠定了这一理论的基础,到了60年代,则形成为完整的理论系统。阿诺欣指出,把传统的反射弧概念作为行为动作的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他的意见,行为动作的机能系统是复杂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它是由这样的几个部分组合成的:动机、传入综合、采取决定、规划、保证超前反映(预知)的动作结果的受纳器和已经达到的结果与所提出的任务的比较。机能系统理论打开了研究有目的的行为的生理机制的可能性,还使它有可能按照新的方式来对待心理生理问题。鲁利亚综合了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丰富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级心理机能在大脑两半球皮质和皮下结构中动力系统的定位理论;他创立了神经心理学,深入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
1962年5月,由苏联科学院、苏联医学科学院、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全苏和俄罗斯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联合召开“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哲学问题”会议。在苏联心理学思想发展进程中,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在大会的发言和讨论中,强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总结了过去10年间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取得这些成就中做出了贡献,认为自然科学(其中包括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已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最新的坚实的论证。相应地还指出,科学的发展证明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说明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相互联系的规律性的哲学方法。因此,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和迫切性。会议还着重指出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特殊意义,并强调这一学说要在神经生理学和控制论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发展。同时还提出必须进一步召开会议专门系统地研究关于生理学和心理学相互联系的哲学问题。在这次会议以后,苏联心理学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加强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学习和应用。
鲁宾斯坦学派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哲学问题的研究对苏联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一直起着主导的作用。关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在鲁宾斯坦晚年的科学活动中占着重要的位置。1957年,出版了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存在和意识》。关于心理的东西的本性和它在物质世界现象中的普遍的和相互联系的地位问题是这本书的中心问题。作者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即外部原因通过内部条件而起作用的原则,是这本书的理论核心。在本书中,作者所确定的目标是:指明外部原因通过内部条件对心理现象的决定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揭示心理过程、心理活动中外部的东西和内部的东西的辩证法;指明心理的东西在物质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中的地位。1958年,鲁宾斯坦又出版了新的著作:《关于思维和它的研究道路》。这一著作与《存在和意识》有着直接联系。在《存在和意识》中作为整个理论核心的决定论原则就是这本书的理论基础。前一著作中对思维作了认识论的理论分析,后一著作则是在实验方面作了进一步证明。其中,作者从理论上概括地分析了思维领域中的许多实验成果;探讨了思维的本质和结构、分析和综合的相互关系,以及思维过程中概念、分析和抽象的依赖性等问题。1959年,鲁宾斯坦又出版了《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一书。这一著作同样与《存在和意识》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在书中把《存在和意识》中所发展的理论原则推广到心理学的许多基本问题上去。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心理现象在物质世界现象的普遍联系中的地位、感觉和思维的本性、个性和意识、心理学的方法等一系列在哲学、世界观上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此外,作者还从历史的表现中探讨了一些涉及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前提的原则性问题。这些原则性问题包括马克思的早期手稿和心理学问题,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反射论,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的反射论。同时,作者论述了苏联心理学发展史中意识和活动的统一问题。他认为,肯定意识和活动的统一就意味着应当不是把意识、心理理解为某种仅仅是消极的、直观的、感受的东西,而是理解为过程,理解为主体的活动、实在的个体的活动,以及在个人活动本身中、在人的行为中揭示出意识、心理的成分,并使人的活动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作者并根据自己的哲学理论观点,分析了20世纪西方心理学某些派别和它们的基本问题。在全部论述中,作者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都集中在一个中心问题,即人的问题上。因为在他看来,心理学的整个未来都是和关于人这个中心问题的解决联系着的。
Л·С·维果茨基创立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人继承和发展,到50年代已形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学派。列昂捷夫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代表人。他从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的立场出发,对心理发展问题——关于心理发生、心理的生物进化和社会历史发展、儿童心理发展以及心理过程的机能发展等问题作了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如随着环境性质的转变而有感受性的产生的假设;关于人的外部实践活动和内部理论活动的结构共同性的论点;关于活体机能脑系统形成的机制构成人所特有的能力等生机基础的论点。1959年,他的专著《心理发展问题》出版,获得列宁奖金。苏联心理学界给以很高的评价。Б·Г·安纳耶夫学派在苏联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和他的学生曾经进行过一系列关于感受性的起源、分析心理生理特点在感觉过程中的作用、人的感觉运动等问题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证明实践活动在运动出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感受性在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与思维活动的密切联系。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感觉机构的概念。这种机构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形成的,它把不同的程式结合在一起。此外,他还研究过成对的分析器的工作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他的科学兴趣中心是个体发展问题。50—60年代,他在人学(对人进行综合的基础研究和多学科研究)的研究中的主要课题是:个性形成的形态学和调节作用;活动的主体、个人和个性的结构;人的个体发生发展的年龄分期;左右两侧调节活动等等。安纳耶夫关于人学的研究为苏联关于人的综合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联心理科学新增加的理论概念中,应当提到的还有В·Н·米亚西谢夫所制定的关系概念。米亚西谢夫提出心理关系的概念,他把心理关系理解为一种现实现象,它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关系。个人就是在这些关系中生活、起作用和发展的。他强调指出,人的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是关系。
6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思想
60年代,苏联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心理学加强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大力开展研究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各种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宇航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在发展,其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也在发展。例如,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式的运输工具和正在兴起的宇航学的产生等提出需要,必须研究操作这些新技术的人的活动。所以,工程心理学便产生了,而且发展得很快。随在工程心理学之后,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心理学也开始积极地发展起来。20—30年代,社会心理学原是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学科发展的。但是,为期不久,它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存在问题受到怀疑。有的学者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从整体来说,心理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因此,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在这样的场合下,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根本不存在了。它的研究实质上还是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中,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学中进行着。例如,著名的教育家А·С·马卡连柯就富有成效地研究了集体心理学的问题。社会心理学从60年代开始又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而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着不少理论研究工作。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家把十月革命后40年间在普通心理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作了一次全面的历史的总结;出版了两册《苏联心理科学》著作;介绍了苏联心理学中的各个学派在各个不同的专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关于苏联心理学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发展方向,在所作出的总结中,主要提到以下的一些方面。
苏联心理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反映论为出发点,以谢切诺夫提出的、巴甫洛夫加以发展的心理反射论作为自己的自然科学基础。苏联心理学家把心理看作是脑的机能、看作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反映现实的特性。研究作为现实的反映的心理,研究心理的反射本质,是苏联心理学的首要课题之一。
反映世界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人的能动的活动。人是周围世界中的一个积极的活动者。人们的全部生活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的。这些活动的性质、它的目的性、内容以及完成的特点,本质上都决定着人对现实的反映。对世界的反映和人们的活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苏联心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因此,研究人的具体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也是苏联心理学家的重要课题。
心理所反映的客体的影响总是以人的个性特点为中介表现出来的,研究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规律性以及它们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的中介作用,应当是苏联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必要的方面。
心理作为现实的反映,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定向作用。它不是在人们的生活中不起什么作用的“附加的东西”。为了要活动,就必须在现实中定向。这只有依赖于心理才能实现。在周围世界中定向是人反映现实的最重要的机能,也是影响世界的必要条件。研究心理的定向机能,是苏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发展原则,发展是心理的质的改造。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系统发生中)是人的意识。人类意识的前史,或者动物心理的发展,人的意识的历史发展以及心理在人的个体发生中的发展,乃是研究心理发展的三条主要途径。苏联心理学家在这条道路上所面临的课题不仅在于阐明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作为这些阶段的特点的质的变化,以及从其中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化,而且还要阐明心理发展的动力,首先是阐明作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内部矛盾。
苏联心理学把意识理解为心理的高级形式,理解为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在和无意识比较时,认为意识是起主导作用的。无意识虽然不应当加以否认,但是它在理解人的行为中只占从属地位。意识活动才是苏联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人的意识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受社会制约的,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的意识的社会制约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的依从性,明显地表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集体的人们彼此不同的个性特征中。研究人们的心理及其意识的社会制约性是摆在苏联心理学家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苏联心理学家在阐明个人意识的历史本质和社会制约性的同时,否定了社会发展规律的任何心理学化。苏联心理学虽然考虑到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但却明确地把它们区分开来。
苏联心理学家关注着每个人在精神上的发展,每个人的才能和禀赋的发展以及一切高贵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他们摒弃了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预决性的宿命论概念。因而,苏联心理学家的主要努力是用于研究全面发展人的一切力量和能力的途径。
苏联心理学认为下一代的教育和教学的条件在他们的发育中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苏联心理学家特别重视教育和教学的心理学规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是苏联心理科学中研究得最广泛的一个部门。
因为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所以,苏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特别是儿童的活动的组织在个性品质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正确组织人们的生活与活动的条件,保证它们顺利地发展,在苏联心理学家的工作中占重要的地位。
谈到苏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时,必须同时指出两个有关研究人的心理方法的论点:研究心理的客观方法,在苏联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自然”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这不意味着轻视实验室的研究。但是,因为心理学的对象毕竟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的心理过程,而把实验室中得出的东西直接搬到这些自然条件中,是不适宜的。因此,就有必要广泛地研究在其实现所需要的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心理活动。
苏联心理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它以解决生活所提出的课题为目的,是它努力帮助实践,把研究的结果提供给生活和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苏联心理学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70、80年代的苏联心理学思想
苏联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首先是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在极为复杂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它还在循着既定的方向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着。70—8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又出版了一系列对苏联心理学思想发展很有影响的著作,最主要的是,1975年,出版了列昂捷夫的《活动、意识、个性》专著。作者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关于活动的理论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心理学应当是研究心理反映在个体活动中的产生、机能和结构的科学。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分析心理反映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乃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途径。他还认为,这个过程来自物质的实践过程,活动既有对象性,又有主观性,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的结构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外部活动的内化和内部活动的外化,是掌握社会经验的机制;活动的结构——活动、动作、操作、机能系统;意义、个性化涵义、感性成分是意识的组成者。А·Н·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也同鲁宾斯坦的理论一样,对苏联心理学理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于心理生理学的研究在苏联心理学的整个领域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1978年,出版了А·А·斯米尔诺夫、鲁利亚、В·Д·涅贝利岑等集体编写的《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在全书的13篇论文中总结了70年代前半期以前苏联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作者们试图以苏联著名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家阿诺欣的机能系统理论为主线把大量的实验材料统一地贯穿起来。他们认为,心理活动特别是高级心理活动,不是个别脑区的活动,而是由许多脑区组织成的机能系统的产物。个别的反射规律和个别的神经元活动规律都不能解释完整的行为方式。只有在个别反射、个别神经元活动参与完整的机能系统时,才能产生作为心理活动基础的特殊的神经过程。从这些论文中可以了解苏联生理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新发展。
心理学的系统理论是70年代增添到苏联心理科学中的新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概念。1975年,Б·Ф·洛莫夫发表了《心理学的系统观点》论文,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心理学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心理学系统观点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引申出来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心理学中应用的新发展。其理论思想实质在于把人和他的心理、意识当作一个系统来全面地进行研究。洛莫夫在1984年出版的《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一书中,又在《关于心理学中的系统观点》一章进一步深入地发展了自己的观点。此外,1982年出版的К·К·普拉托诺夫的《心理学系统和反映》一书,作者则是把心理学的系统观点与反映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研究。心理学的系统观点已逐渐渗透到苏联心理学的整个理论系统中。
交往也是苏联心理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引出的一个新范畴。在70—80年代中,有不少苏联心理学者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还出了不少学术著作。
关于对人的综合的研究是80年代苏联心理学开展的最新研究课题,1977年出版了Б·Г·安纳耶夫的《关于现代人学的问题》,作者根据大量的科学材料,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关于现代人学的各方面的问题,反映了苏联心理学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对于现代人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在苏联学术理论界,这是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
苏联心理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世界心理学发展史作了大量分析研究工作。在这一方面,М·Г·雅罗舍夫斯基所取得的成绩是最突出的,他的专著《二十世纪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获得苏联心理学界的高度评价。苏联心理学家对西方心理学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总是采取批判对待的原则,在雅罗舍夫斯基的这两本著作中也明显地表现着这种特点。
1989年,苏联心理学家为纪念鲁宾斯坦诞生100周年,出版了他的学生К·А·阿布里哈诺娃—斯拉夫斯卡娅和А·В·布鲁什林斯基著的《С·Л·鲁宾斯坦的哲学——心理学概念》,编辑出版了《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鲁宾斯坦(1889—1960)——论文、回忆录、材料》,并重新修订出版了他的名著《普通心理学原理》(第三版)。鲁宾斯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心理学哲学思想从30年代起,在苏联心理学界一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原载于《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