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我和苏联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最新章节!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1987—1989年度学术交流计划,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弗·阿·巴拉班希科夫、维·阿·克里佐娃于1987年11月26日—12月11日来我国访问。www.Pinwenba.com在京期间,他们谈到了苏联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现简述如下。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模式。从根本上说,心理学有四种基本理论模式:
1是内省论的理论模式,它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或是主体可以影响客体。2是行为论的理论模式,它认为客体可以影响主体。3是活动论的理论模式,它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4是系统观点的理论模式,它认为主体和另一主体、和客体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和另一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交往,其结果是双方主体发生变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活动,其结果是客体发生变化。活动和交往都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
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苏联心理学在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两次飞跃时期,两次平台时期。在30—40年代,发展迅速,但对比之下,理论探讨超过实际研究工作。这一时期的实际研究工作主要是教育心理学。50年代出现一个平台。从60年代起又开始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发展侧重实际研究,出现了工程心理学、航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等,工程心理学发展的特别快。目前又出现平台状态。看起来,下一个阶段将是社会心理学的飞跃发展。随着心理学的各应用分支的迅速发展,心理学急速分化,亟需整合。在此情势下,于是出现了系统观点。
两种系统观念。谈到系统性问题,人们总是要把它和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联系起来。其实,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核心是生物反馈。苏联心理学中的系统观点则是导源于黑格尔、恩格斯、列宁的整体性思想。
心理学的四种研究水平。心理科学知识、心理学研究可以分成四种水平。1研究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发展,以及与此有关的心理现象。中心问题是个性,人们共同体的发展,社会心境的动态,心理气氛,社会定势等。社会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主要就是在这一水平上工作。从而,心理学就和整个社会科学联系起来。在这一水平上,对个性、活动和交往过程进行全面研究。2研究个性的结构,需要、动机、能力和主观态度的动态。在这一水平上,也研究活动、交往和整个行为的调节。劳动和体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年龄心理学等主要是在这一水平上工作。3研究心理过程的系统:感知过程、思维过程、记忆过程、情绪过程等。在前一水平上,这些过程是作为活动、交往、行为的“组成者”、在和个性心理特性表现的联系中来考察的。而在这一水平上,它们就成了相对独立研究的对象。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长期以来都是在这一水平上进行的。普通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等都是在这一水平上工作。4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保证、机制,主要是涉及到一些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跨界问题。自然,这四种水平的划分是相对的,但是很必要的,有助于把心理学中积累起来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人们最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把一种水平上的特殊规律直接搬到另一种水平上。
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在苏联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决定论原则、发展原则、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个性原则,等等。以前,人们都是把这些原则看成是平列的。现在看来,它们是处于不同层次之上的,各自起作用的领域也是不同的。需要把它们整理成系统,区分出一般科学的原则,如决定论原则(指出它应用于心理学中的特点),涉及整个心理科学的原则,如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仅涉及心理学某一领域的原则,如个性原则(仅属于涉及人的心理学部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明确各原则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应用于不同心理学问题的特点,它们每一个起作用的领域。看来,也许还要增加理论和实验统一这样一个原则。(有人问:“为什么不提反映原则?”)“反映”是我们的“心爱之物”,我们决不会放弃,要坚持在心理学研究中贯彻、体现它。但反映作为一个原则不一定合适,而且还要涉及反映的相符性问题。
心理学的基本范畴。苏联心理学中广泛应用着反映、活动、交往、个性、社会的东西、生物的东西等这样一些基础性范畴。看来,社会关系也应属于这一类范畴。把过去曾广泛使用过的行为概念完全排除也不见得是适当的(当然,对它要作不同于行为主义的理解)。这些范畴应当形成范畴的系统。任何一个范畴都具有普遍性,可以考察大量现象。但它只是从一个确定的方面揭示一个序列的特性。例如,研究认识过程,这就要应用反映的范畴,而在研究情绪、意志过程时,那就要依据活动、交往、个性的范畴。企图通过某一个唯一的范畴来考察所有心理现象,必将导致模糊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运用范畴的系统,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客体进行研究,深入客体的实质。因此,心理学应当是建立在发展的范畴系统之上,而不应当建立在某一个范畴(例如,活动范畴)之上。
(原载于《心理学探新》,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