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昌邑城见刘渊

狂乱的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蓝星仙缘传承系统最新章节!

    回到客栈居所,继续思索着,隋国只有国和民,君王、朝廷官员、世家豪绅无一例外全都是民,户籍的等级制度,基本沿用前朝,又应该如何处理?

    贱籍取消后,剩下贵籍、良籍、商籍和奴籍,都属于隋国之民。

    贵籍几乎是前楚、前魏、前晋遗存,丧失特权全部按律纳税,至于区区出行仪仗,只要不花朝廷的银钱,促进消费何乐而不为。下一任君王倡导选拔出任,王侯事实上被废除,大臣官员们只是特殊臣民,承担管理国家的责任,贵籍需要重新被定义。

    本王赏赐年轻长寿的仙果,不限官民只论贡献,正好与贵籍对应,使贵籍成为一种荣誉。贵籍只是虚衔,不给予实际好处,普通百姓、朝廷官员、商贾之人,自认对隋国有大贡献者,均可向当地郡县申请,筛选后由刺史府初审。朝廷几大部门中,终审之事交给御史台,以他们挑刺的本事,严格方面不成问题,回长安与权守纪好好谈谈,大概的规则必须有,逐步摸索实行。

    仙果赏赐都有记录,家人除外,其余的都可以讲述给权守纪,适当放宽标准,就是基本的规则。将来赏赐仙果,完全可以从贵籍里面选择,极大地缩小范围,御史台的贵籍,自然由本王亲审。

    良籍、商籍都需要纳人头税,良籍可出售自己劳作之物,商籍不事生产,仍然可以进行买卖,按律缴纳商税。隋国的奴籍同样需要纳税,私奴由主家缴纳,公奴罚劳役,奴籍人口数已大幅减少,贬为奴籍是律法惩戒手段之一,暂时不准备废除。

    近古世界的隋国,能否接受思想的变革,心里是忐忑的,人心难以揣测。捋一遍思路,重“义礼”,以法治国,探索自然规律的“道”;军事上借助仙果,建立强大的直属军,没有无序扩张;摒弃愚民政策,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粗略看来,大方向是正确的,如果要说不足之处,可用之人似乎太少。历朝官员委任多为推荐制,通常出自世家大族,如今为了获取人望,本王与世家大族不对付。主政的贾绪和尚崇允,非世家大族出身,八位刺史之中,只有司州刺史王匡能排上号,罗尚和刘仕瞾都出于中小世家。

    两年时间终究太短暂,人才发掘有个过程,隋国若能繁荣,江南之地必将势如破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向往美好生活是人类内心的憧憬,当江南普通百姓羡慕江北时,期望出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

    离开鲁县一路向西,入眼处是连绵的平野,世人称之为大野泽,青州山阳郡治昌邑城坐落于此。青州17郡122县,人口近600万,郡平均人口35万,隋国八州中排列第三;县平均人口近5万,略微逊于司州。

    昌邑城人口超过2万,在青州不起眼,放在凉州、渝州是大城,城池其实不大,不到两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甚至超过现代蓝星。城内公共设施很少,东西南北向各两条主街,能并排跑八匹马,其余都是小街道,最多能过一辆马车。

    白天紧赶慢赶,入城时还是到了傍晚,好客栈生意都不错,无奈分成三拨,带着小伊和薇入住鹿鸣客栈。鹿鸣客栈有一个院子,带前后院十分清净,二两银子一晚,有点小贵。

    一个时辰后刘渊匆匆而来,汇报昌邑煤炭开采进展,以及菏水水运状况。煤矿有两处,在昌邑城南面,一处离昌邑不到百里,距菏水只有十来里,水路运输便捷;另一处离昌邑更近,五六十里路程,利用菏水运输不成问题。

    煤矿向下挖掘四五十米就能出煤,比不上并州的浅层煤矿,现有技术又可以实施开采,只是成本方面比并州煤炭高。煤炭通常少则十几层,多则三四十层,四五十米深度出煤,近古世界技术最多能挖掘两三层,一处中型煤矿,一层煤炭少说都有几百万吨。

    “仙师君王,两处煤矿每天出煤大约两千吨。”

    刘渊完全适应新度量衡,本王听着也舒服,避免了心算换算的麻烦。两千吨的产量,放在现代蓝星很低,渝州綦江煤矿,年初每天只能出煤三百五十吨,产量更低。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背到地面,仅仅是运煤的力夫至少需要两千人,两处煤矿动员的劳力,有四五千人之数,每天的工钱和伙食费大约有三十万文,挖掘十斤煤炭的人力成本不足一文钱。

    昌邑的煤矿属于官营,煤炭到最终使用环节,每斤价格要保持在两文以内,才可能大规模替代木炭,精打细算是必须的。官营煤炭若能盈利,银钱数超过当地税赋,山阳郡就能够全面免除人头税,刘渊亲自主抓,因为山阳郡被选择成为试点。按照目前煤炭产量,每斤煤炭不到半文钱收益,肯定能够超过山阳郡税赋收入。

    “仙师君王,每天需要一百多艘船运输,山阳郡木船不足,臣已动员定陶郡和周边郡县船主。最远运至临济码头,15吨煤炭可获10两银子运费。臣核算过,每月来回跑一趟,即使空船返回,船主依然有利可图。”

    昌邑城客栈入住情形看,的确有不少船主前来。东明县和临济均设有大型堆煤场,大量流槽用于洗煤,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只能得罪黄河,支流河流不可能利用来洗煤。每年几十万吨的煤炭产量,并非全部都需要洗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将来如何将来再说。

    “渝州有五十米长大船,一次运载两三百吨,黄河一带可有此类大船。”

    “回仙师君王,运载15吨煤炭的木船,造价不到三十两银子,多航行于支流湖泊之间。船主愿意行走黄河,实因运费有利可图,存在覆船的风险。臣已在筹谋,建造更大的货船,往返于东明至临济之间,若能维持长期运输,获得的利益更大。五十米长的大船,臣不清楚造价,三十来米长的货船,造价不会超过六十两银子,煤炭运载量将达到五六十吨,煤炭运费会更便宜。”

    船的长度增加,宽度和吃水线会相应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应得到提高,运费反而会更便宜。15吨的运煤船,只适合往返支流湖泊,运送沿岸使用的煤炭。

    “刘渊卿家,用于山阳郡和周边郡县的煤炭,严格规定在东明县洗煤,切勿污染支流湖泊。”

    “仙师君王不吩咐,臣也会如此做,菏水等支流航道,总体上不太乐观。”

    听到不太乐观四字,心情顿时不好,修筑河堤是大工程,需要银钱,三年内仓库里不会新增金砖,本王要省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