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再婚的女人最新章节!
(代序)
汪正球
本卷共收入川瑞康成自岁)起至岁),自初步文坛至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后行将就木共50余年间的掌篇小说20篇、短篇小说23篇,全面反映了作家掌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展现了作家在此一创作领域中孜孜求索、精益求精的文学探索,是一部无论从题材上、主题上还是艺术探讨上均极具代表性的小说选集。
首先,让我们从创作时间即作品问世的角度,结合其题材、艺术特色观察一下这40余篇代表作。
短篇《招魂节一景》发表于1921年,是年川端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他的这一部描述马戏团女演员悲苦生活的小说深得恩师菊池宽赏识,从此作家充满自信地迈上文学之路。《非常》(1924年)是作家失恋后对恋爱失意的绞心般的痛苦的虚构之作,其中不乏对孤儿情怀与人生空幻的感叹;《蓝的海黑的海》(1925年)同为对恋爱失欢、人生失意的苦痛哀怨的过滤器。这些早期作品虽在艺术上尚显嫩稚,但铺陈了他整个创作生涯中的文学基调:悲苦、孤寞、忧郁与感伤。从《蓝的海黑的海》中我们还可窥见川端作为日本新感党派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学上进行的初期探索;反映了一位饱具才气的作家早年的浮躁、灵动与突破,是一个青年作家对西方未来派、立体派、表现王义、达达主义、象征派等文学流派受其吸引并加以反思的过程。
1926年,作家根据在伊豆汤岛的行旅游历,写作了《伊豆的舞女》,这是作家在吸收西方文学新的感性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日本文学传统的成功尝试,是川端文学中新的里程碑式的力作。这部描写一东京心灵孤寂的学生与伊豆舞女纯洁而淡澹的恋情的作品,带来了他文学上的巨大成功。这部作品在其问世之后,曾十数次被日本电影界改编、上映,由此可见其欢迎程序之深之广。这部成名作,以对伊三清丽的山川风物清澄鲜活的描绘,以对情窦初开的舞女纯真情怀的简淡的勾勒,对孤寂学子忧郁而又充满同情爱心的叙述,构成一幅跟忧愤的现实与心灵相对应的清新、自然、善良的人情风俗画卷;其中洋溢着的隐而欲发的淡淡的恋意,予人以无限的感思与遐想,令人不禁为之一掬感伤之热泪。
《女人杀女人》(1928年)是作者根据他在温泉游历时传说之殉情自杀故事写就的。日本屡见不鲜的殉情故事在作者笔下得到了艺术的再现,其中对日本民间传统工艺陶艺的描述予人以盎然的意趣。
《仲夏的盛装》(1931年)、《针、玻璃和雾》(1930年)和《水晶幻想》(1931年),是作家对西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仿学、探索之作,在创作主题上也试图结合弗洛伊德氏的精神分析学说,是日本文坛较早出现的新心理主义作品。《仲夏的盛装》叙述一名临死的贫困男子嘱托朋友省下办丧事的钱为美丽的妻子置办一套送丧的华丽盛装的奇诞故事,表现了男性深层意识中的男性中心意识;《针、玻璃和雾》以一位精神接近失常的女子的狂躁不安的意识流活动表现了“恋父情结”等主题;而《水晶幻想》则通过一名石女透过三面棱镜对研究优生学的丈夫、雄狗与不育的母犬交配等的观照,反映女性潜存的生殖本能。这一打破时空界限,任由意识、幻想飞翔的实验性手法,在其往后的重要作品《雪国》、《山音》、《睡美人》等中一再得以展现,反映了作家对意识流手法的独特的成功的探求。
作品《抒情歌》(1932年)、《慰灵歌》(1932年)则是作家对佛教的轮回转世与万物一如的哲学思想所进行的艺术再现。作者运用心灵交感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深爱中的女子对死去的男子的充满诗意的私语,文中充满了仿佛来自佛国的花语、馨香,带有浓烈醇厚的抒情色彩,其文采之旖丽、情挚之深厚,给人以难得的美感(《抒情歌》);而《慰灵歌》则通过幽灵再现的故事,展现了女性无比的美感与佛国的清凉,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东方佛学的关切与造诣,体现了佛学中深蕴着的心灵学的神采。
《禽兽》(1933年)是作者较为成功的一部表现虚无色彩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现实意义与意识流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养鸟人身边的禽类相继死去的故事,其中穿插着对卖身的舞姬千花子的回忆,造成一种令人头晕头眩的虚无、惨淡的意境。生之苦痛与死之衰无,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悲观虚无的心理,且这一主题在《雪国》、《临终之眼》中得到进一步延展。
《意大利之歌》叙述了二战期间一位日本战争医学博士毁于自己的战争化学武器研究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玩火自焚者的厌恶和对生的礼赞。博士的助手在死亡面前的无助与劫后余生的惊喜、兴奋,互为映衬,尤其是她欢乐得想唱歌的心境,更是对生之依恋、饱赞。从生与死这一意义而言,也许《抒情歌》、《慰灵歌》中不乏对死后的天国与灵魂的彩绘,但《意大利之歌》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生命之歌、青春赞歌。
《虹》(1934年)描写的是作家十分熟悉的、热情关切的舞女们的台后生活与恋爱故事。兰子的失意与出国谋生,花子的沿街卖艺,绫子的心愿难道与银子的自杀,等等,这一连串辛酸的故事,展现了传统日本舞走入低潮期时舞女们无着无落、漂泊不定乃至只好走向自杀的悲苦命运,作者对她们的命运饱含同情之心,就像当年对伊豆的舞女充满爱心一样。只是这东京浅草区的背景再也不如伊豆般可亲,舞女们的命运比伊豆的流浪艺人更为悲惨而已。这是舞女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作家的悲哀与无奈。
《夕阳下的少女》(1936年)同样描写了一个悲剧故事:海边小镇疗养院区内的一对情同手足的姐弟投海自尽了。弟弟的不治之症使看护的姐姐也深感人生的绝望。本是同根生,相依难为生。作者把这一美丽凄恻的悲剧故事放在充满阳光、松荫和渔夫曲的海滨,更加烘托出其深刻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无奈。这一无奈,正是作家所领悟到的对美的幻灭的无奈、人生无常的无奈。
《重逢》(1946年)重新弹唱了上述基调。故事描写一对情人在二战失败后的东京的废墟上相逢的故事。战争之火也焚尽了他们往日的缱绻旧情,重逢已无所谓欢乐与悲伤。且不说青春不再、美貌不再、激情不再,光是面临着生存的考验,面对清散的军人、回乡的难民,哪还有小儿女的私情可言?作品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她的和服露出鲜艳的绢里和华丽的内衣,她毫不珍摄地把和服下摆拖曳在泥土上,“渐渐远去,艳美得带上几许凄凉,漾出一缕缕纤细、悲怆、肉感的哀愁”。他俩走着走着,不知道说些什么,她不言累也不言饿地跟着他,谁也不说住在哪里。夜是一个黑暗的深渊,临时木板房是他们唯一的归宿。作品渗透出沉重压抑的悲伤基调和莫可名状的无奈之感,那一点点重逢时的恋情火花只是这无边黑暗的一点点陪衬而已。
同一时期的短篇《拱桥》、《阵雨》与创作于1971年的《隅田川》开篇的第一句就是:“你在何处?”这一劈头盖脑的茫然提问,使人顿坠云里雾里。《拱桥》、《隅田川》似写一位失母的孤儿的故事,《阵雨》亦似写一位逝友的故事;然而其中的意味鲜明地表述了,我(作者)不知身在何处:无论是在古典的和歌中,还是佛国的慰藉里,看似有自己的影子,又分明寻觅不着。我,这一存在,到底在哪里迷失了呢?我又到何处去寻找到自己呢?作家通过几篇小故事,描写了人的丧失这一无边无际的痛苦和虚空,委实令人心悸,耐人寻味。
《再婚的女人》(1948年)写一个再婚的女人,她先前的婚姻如死人的阴影投射在再婚后的夫妻之间,然而作为母亲,她忍辱负重,怀着强烈的诚挚的爱子之心,终于盼来了女儿的长大、嫁人。作品歌颂了一位普通的、受尽生活磨难的母性的不屈不挠的坚韧品德。虽然作品中一直笼罩着压抑的调子,却让人深味人性的伟力。《水月》(1953年)、《离合》(1954年)、《弓浦市》(1958年)描写的同样是人间悲欢离合的经历、镜花水月的故事、恍若隔世的旧梦……光阴的流逝,时势的变迁,使人顿生虚幻之感。那旧时的悲苦辛酸仿佛给岁月过滤成一首舒缓的老歌,显得那么美丽、值得怀恋;而新的生活、甚至是新婚的生活、怀孕的日子,给人的竟是陌生、惊惧,这是何等的反差呀!(《水月》)旧时的情不再来,新添的情已难圆,这便是命运的捉弄!(《离合》)那曾经阅历过的、惊喜过的、抉择过的爱情历经时光泥沙的冲刷掩埋已成葳蕤荒草中无从寻觅的古冢,这叫人何等茫然。(《弓浦市》)岁月之利刃削平了世事的纷争,他们只有故乡故土故园才是生命的根。这三部耐读的短篇,饱含着作家的人生阅历;而《水月》作为日本文学中的名篇,经大家译笔的润色,经刘振瀛老先生(他是学人老师的恩师)的字斟句酌,犹为酣畅可读。此译文《水月》,可谓难得的“双壁”之作。
《一只胳膊》(1963年)是川端作品中的名篇,为作家晚年的创作的超现实主义代表作。作品闪现出温馨宜人的青春肉体的迷人芳香,透射出老作家看似颓唐无奈实似饱含激情的心态。作品的故事乍看委实荒诞不经,也委实平易得出奇,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位老人跟一位少女的一只玉臂共处了一个夜晚。这一颇具象征性、暗示性的选材,使我们顿觉思路开阔、游极九仞。作家一辈子写女人,写情窦初开的舞女(《伊豆的舞女》),写追求自由却不幸幻灭的艺妓(《雪国》),写初恋的情人(《千代》),写复明的纯真盲女(《少女开眼》),写彩虹般虚幻而美丽的异母三姐妹(《彩虹几度》),写母女三人的爱恋困惑(《东京人》),写孪生姐妹的离合悲欢(《古都》),写少女的纯真(《睡美人》),还有离婚的女人、石女等等;却意想不到,在他的晚年,竟意想天开地只写一位少女的一只胳膊,令人依依相惜的一只玉臂,委实令人回味无穷。一辈子写女人的纤弱、美丽、委婉、泪水与苦难,到了晚年,竟然全然抛开,高举起一只少女的胳膊,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首先,在作品中旖丽横陈的、流光溢彩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只离开了少女的肩膀仍可呼吸、血脉流动的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生命,女性的圆润美、女性的面庞与阴翳都仿佛集中在一只手臂上,其光之柔和、色之鲜活、香之清丽、质之丰满、声之婉约、性之温馨,无不活灵活现、绝美之至;同时,她脱离了母体,脱离了勾人遐思狂想的少女之躯,它作为独立的存在,伊然是纯美的发现。维纳斯断臂方显出维纳斯的气质美,那只断臂给东方的川端拾了起来,把有别于维纳斯美的具有东方特质的美如成串的明珠连缀了上去。这的确是一种美的重建、美的再创。这种纯粹而温馨的观念中的美,是东方独有的、川端独有的,是川端力图对自己的美的追求的重塑和超越!
下面,略谈一下川端独有的掌篇小说的创作。
川端的掌篇小说短者二三百字,长者二三千字;他一共创作了140余篇,自文学起步至离绝人世时止。较早的可推本卷中收入的《拾骨》为1914年,最末一篇为1972年发表的《雪国抄》,可谓是一串美妙精致的艺术之珠,点缀着川端文学金碧辉煌的深广殿堂。
本卷所选的20篇作品,可谓是编选者对其整个掌篇小说世界的披沙沥金。日本的川端文学研究会会长长谷川泉先生曾言:掌篇小说是“叩开川端文学之门的钥匙”,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概括出21种之多,可谓研究精深。本卷中所选的作品大多为他早期的创作,其中《林金花的忧郁》、《南方的火》、《少男少女和板车》为1923年所写;1924年创作的选有《生命保险》、《蝗虫与金琵琶》、《结发》、《相片》;《静静的雨》作于1926年;《犬》与《处女作作祟》为1927年创作;《三等候车室》创作于年的创作中选有《穷人的情侣》、《日本人安娜》、《厕中成佛》、《采外景》。以上掌篇小说为作者的掌篇小说创作旺盛期的代表作。本卷中还选入《爱犬安产》(1935年)、《石榴》(1936年)、《五角银币》(1946年)、《竹叶舟》(1950年)。
从题材上而言,川端的掌篇小说创作可分为四大部分。一部分是描写孤儿生活及失恋心态的,如《拾骨》、《林金花的忧郁》、《南方的火》、《生命保险》等;一部分是描写或纯真或哀婉的恋情的,如《蝗虫与金琵琶》、《少男少女和板车》、《相片》、《处女作作祟》;一部分是表现下层人生活的,如《结发》、《穷人的情侣》、《日本人安娜》、《竹叶舟》、《五角银币》、《石榴》;还有一部分是描写社会百态、讽喻人生的,最典型的是《厕中成佛》,此篇的哲理性与芥川龙之介的《鼻》可相媲美。所选篇目反映出川端的创作中贯以继之的意境美、简约美,均为可细细玩味之作。
综观川端先生的掌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创作,可以透视出作家无论是在题材上、艺术手法上、主题挖掘上都在一直进行着力求将西方新的创作手法融入日本、汇入日本古典美的大河中的孜孜探索。如果说现代派创作手法是桨,那日本的现实就是船,日本的女性便是河,她们共同徜佯在日本传统的美的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