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首航

银月光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大国蓝途最新章节!

    又看见高耸的石油钻井平台,康承业仍止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这里只是渤海,而南海才是公认的海洋石油富产区。如果南海也到处是这种巨大的钻井平台,那中国的石油资源匮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良工教授预言得不错,中国的年石油消费量比1977年增加了1500万吨,数字看起来并不大,但是出口量却逐年减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能源消耗将呈几何倍数递增。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多久,我国将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全世界都加大了在石油领域的开发,而海洋水下机器人在该领域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海洋水下机器人的作用不只这一点儿,往远了说,它还关系到中国的海权。

    经历了抗争、奋斗、期待和弯路之后,安装了国产角速率陀螺仪的“海人1号”迎来了它的水下首航。

    1985年12月12日10时30分,阴,受南部海域台风和冷空气的双重影响,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分区域风力5~7级,局部地区将出现6~8级、阵风9级的风。

    海面上浪潮湍急汹涌,海面能见度10~20公里。

    站在船舷,迎着风,康承业的头发被吹得格外凌乱。

    一同前来参加首航仪式的常新远有些担忧地望着海面说:“海况不是很好呀,要不换个日子吧。”

    康承业的目光一直凝视在远方天际线处,滚滚的乌云预示着海况将会持续恶劣下去。

    站在甲板上,康承业不为所动,此刻他的内心仿佛奏鸣着一曲慷慨激昂的交响乐,弦乐的快速而明亮、木管乐的独特振动、钢管乐的大胆和奔放、打击乐器的节奏和热情,钢琴现代感的奏鸣和管风琴古典式的宏伟壮丽!心中的乐章就像大海一样奔腾汹涌,仿佛只有天际一线有容纳它们存在的空间!

    “今天是什么日子?”

    “12月12日!”常新远忽然想到了什么。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加冕登基为皇帝;1925年12月12日,伊朗巴列维王朝建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71年12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启用,1984年12月12日美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系外第一颗行星……

    “今天是记录历史的日子,在共和国大事记上,将多一条记录,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1号”下水首航成功!”

    康承业发出豪言。

    五年!

    五年的岁月!

    1825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与努力!

    那些辛苦汇聚成今天的一刻,首航必须成功!

    “下水!”

    康承业发出命令,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1号”被徐徐放入水中。

    “启动!”

    “海人1号”水下的一切只能通过仪器传递回来,那些枯燥乏味的信号代表着它的一切运转正常。

    “定深30米,航速6节。”张思源报告道。

    “让它测一下海底深度……”

    “海人1号”水下机器人有22项性能指标,一次首航无法完成所有的海试工作,它将在大连海域外完成整机测试。

    “深度70米,继续下潜中……”张思源小心地进行着操作。

    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设计理论定深是300米,但是每下潜100米就增加10个大气压,这就要求机器人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必须能承受住这么大的压力而不变形,这对机器人整体的要求更加严苛。

    康承业默默地闭上眼睛,像是在祈祷,他在心底默念着,这才300米啊。m.qqxsnew

    一想到在日本时听到对方发出的豪言,要让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下1万米,刚好是地球上最海沟的坐底深度,这意味着机器人将实现无线、自主、无限制深潜。对方能不能达到那个目标姑且不论,但那一定是水下机器人的终极目标。

    “声纳扫描到海底了!”张思源兴奋地报告。

    受条件限制,自制的声剖仪只能获取30米海底地层图,这就是说“海人1号”距离海底不到30米了。

    “定深巡航。”

    改变了航向的“海人一号”成功避过了坐深海底的一块礁石,大家不禁欢呼起来,这意味着海洋机器人自主避障技术成功了。

    又进行了几项测试,机器人的表现都令人满意,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康承业又闭上眼,对别人来说那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在他的脑海里却浮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深不见底的大洋之下,中国自研的水下机器人正在无限制巡航,像一条大鱼一样畅游……

    “让它到海底抓把土上来!”

    康承业做的决定让在场的人都捏了一把汗,机器人将实现与海底零距离接触作业,虽然大家在实验室里做过实验,但是到了水下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见好就收吧……”常新远对他耳语道。

    “海人1号”现在的表现已经可以对外宣布首航成功了,坐沉海底风险太大,抓不上来海底泥沙最多是报上去数据不好看,但如果出现意外就只能宣布首航失败。那对研究所全体人员乃至所有参与项目的单位和学校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机器人是拿来用的,不是实验室里的宝贝疙瘩!海洋水下机器人就是要在恶劣的海况下作业,如果连把沙子都抓不上来,我们研究这华而不实的东西有什么用?国家投入那么多经费,不是为了要我们的虚假成果!”

    康承业激动地握紧拳头,黑色厚边的眼镜眶下,坚毅的双眼仿佛定格在海面上,他何尝不知道这是成百上千人打造出来的成果,是中国科技进步里程碑上重要的标记,是所有参与研制人员心血的结晶,可是科学容不得造假,理论说得通,最后还要靠实地检验。

    张思源摆弄控制器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这样的实测还是第一次,看到康所长坚决的样子,他默默地按下了深潜的按钮。

    测深仪表缓慢地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