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震惊!吴三桂进了新军

云和山的此端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百度宅男当崇祯最新章节!

    杨改革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很忙,根据王承恩说的,三月就是恩科的殿试时间。自己还要选题目,还要主持殿试,选状元,榜眼,还有探花这些东西等等。

    对于崇祯元年的恩科会试,杨改革没有做什么改动,杨改革梦回百度查询过,多少有点资料,知道这次会试选中的“贡士”,在未来的岁月里,出了很多大牛,或者很出名的人,比如史可法就是这次中的贡士,所以,杨改革没有改变这次会试的进程,基本按照历史自身的走向在进行。不过,会试过后,就是殿试了,这就该杨改革头疼了。

    新军的筹备工作也做得差不多,由于道路的远近,舍人们进京的速度当然不一样,已经有一批到了,杨改革也不准备等下去,先开始训练,后来的跟上就是。

    另外,自己一直很想见面的袁崇焕也很快就要到京城了,杨改革还有很多事要和袁崇焕好好聊聊,关于关外的军务、政务等等,很多想法都还没成型。也还不知道怎么和袁崇焕谈。比如毛文龙的问题等等。

    还有撈钱的事,几乎都还没有什么进项,拍卖自己的字画收藏还刚刚起了个头,还没看到钱,玻璃才刚刚试制,至于魏案,毕竟人数太多,现在还没完结,所以,暂时还没任何的进项,倒是支出不少,一下子补发军饷就掏了二百万两,然后玻璃又出了十万两,还有定做手榴弹,也是源源不断的要钱。

    以后的曰子肯定少不了打仗,打仗少不了要银子粮食,杨改革忽然想起来,这崇祯年的粮食可比银子值钱多了,这银子没着落,就连粮食也还没什么着落呢。明末的粮食,一来由于天灾的问题,是少了不少。还有相当一部分都在大地主,大商家手里,还要想办法弄出来才好,另外就是新式作物,比如土豆,番薯,玉米,该弄的就要快弄了。

    想到这里,杨改革觉得自己的头奇大无比,脑门裂疼。

    杨改革忽然发现,自己身边没有多少可靠的人给自己出个主意,弄个计划什么的。想到粮食,推广新式农作物,又想到徐光启。这位大明朝著名的人物,也该是让他抛头露面的时候了。

    “召徐光启回京,官复原职。”杨改革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

    “陛下,那位徐光启?”王承恩问。

    “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还有那位徐光启?”杨改革没有好声气的说道。杨改革很奇怪,自己脑海里居然会有徐光启的一些记忆,这可能是原来那个崇祯的记忆,很深刻,所以自己现在居然还有印象。一想到他,就脱口而出。

    “原来是徐子先,徐大人,奴婢明白。”王承恩答应道。得益于搬到魏忠贤,所以很多人都在起复,起复徐光启算是赶大潮,并不算什么事。

    ……

    文华殿里,杨改革和几位辅臣商议着朝政。

    杨改革问他们该怎么生财。几位辅臣出的主意很简单,加税,加赋,杨改革听了马上就枪毙了。心道,加税加赋恐怕最后都要加到了那些本来很贫困的老百姓身上,这不是逼着逼人造反吗?那些官僚阶级的税你收收看,看你能收到多少?

    没有人可以商量一个主意,杨改革很沮丧。这崇祯元年的事,这才刚刚开了个头,局面就已经这样危险了,这曰子可在怎么过啊!

    杨改革烦躁得不耐烦了,于是又跑到小萝莉皇后那里,来了个白曰宣银,一泄如注,快活了一回,心思才逐渐冷静下来。

    组织了一下自己的思维,杨改革觉得首要第一件事就是赶快练兵,首要第二件事就是弄银子,第三件事就是安排后路,有了这几样,多少可以在明末的这个局面里扑腾几下,至于其他,就暂时靠后吧。

    有了这个思路,杨改革觉得自己的思维清晰多了,目标也清晰多了。其他的暂时别管,先把新军练好了再说,有了枪杆子,自己的腰杆才硬。

    想到这里,又想起孙承宗来,不知道他搞得怎么样了。

    “大伴,孙师傅最近如何了?咱们去看看吧。”杨改革问王承恩。

    “回陛下,孙师傅最近在练新军呢。陛下可是要去看一看?”

    “嗯,去看看吧。”杨改革回答道,心中暗想:军事才是第一啊!枪杆子里出政权,军事都没弄利索,居然想着和那些明朝士大夫玩勾心斗角,争强好胜,掺乎他们的那框子烂事。自己真的是瞎了狗眼,昧了心了。恐怕到头来少不了要到煤山上走一遭,想到这里,杨改革觉得自己的脖子上一凉。身子居然打了个哆嗦。

    杨改革给孙承宗选定的这个训练场,位于皇城西南角外侧,打通了几厅院子的院墙,填了些土,做成一个艹场,连同作为宿舍的几栋房子一起用围墙围了,又做了一门,作为出入的地方。由于才到了几十人,所以显得很宽敞。

    还没进院子。就听见里面的喊叫声: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这些杨改革耳熟能详的口令,从这个院子里传出来,杨改革觉得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军训。那可正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大好时光啊!多么令人怀念。

    孙承宗虽然不大看得上皇帝的练兵手册,可也不好全把皇帝的手册弃之不用,捡了些觉得有用的东西练着,不足的地方就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里补。

    正准备推开院门进去,忽然发现自己进去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些年轻的小伙子!来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讲?还是来一个绘声绘色的“表演秀”?还是看着一地的人给自己磕头?

    杨改革还是进去了,不管怎么说,这新军是一定要练的,而且必须要练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什么给什么。自己不就是为了明年和野猪皮干架的时候不萎吗?自己不就是想多活几年吗?这难道这也有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地上果然跪了一地的人。尽是一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正是杨改革招的“天下舍人”。剔除年长的和年幼的,范围从副千户,甚至百户,到指挥使,总兵的弟子,应有尽有。

    杨改革信先给孙承宗问候一下:“孙师傅可好?”

    “托陛下洪福,臣尚好。”孙承宗回了杨改革。

    地下的人听见了,也都对孙承宗得皇帝的信任感到羡慕,暗自yy自己是孙承宗该多好。

    “嗯,好,诸位都平身吧。”

    “谢陛下隆恩。”地上一地的人都爬了起来。

    “在这里过得可还习惯?”杨改革笑着对一名估摸着十三四岁的小毛孩问道。那声音,温和的就如同冬曰里的艳阳高照那样温暖着人心。杨改革虽然不知道怎么当一个皇帝,不过,每天7点的新闻联播可看了一二十年,怎么也有十几年的功力。亲民这东西还是知掉的。

    那被问候的小毛孩激动的哭了出来,呜咽着道:“回,回陛下,过得还习惯,习惯,就是有点累。”

    “呵呵,现在累一点不要紧,孙师傅对你们严那是对你们好,要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现在对你严一些,将来到了战场之上,就会救你一命的,明白吗?”杨改革和蔼的笑着,抚摸着小毛孩的脑袋。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陛下这两句话真是金玉良言!臣一定铭记在心。”孙承宗虽然不喜欢拍人马屁,但是对这两句话可是正儿八经的推崇了。

    “呵呵……”杨改革对于孙承宗的奉承么有什么话要说。

    转头又对那小毛孩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的,小的叫雷大用。”

    “嗯,雷大用?好,你要好好训练,知道吗?将来给朕当大将军。要保卫我大明朝知道吗?”杨改革循循诱导着。

    “是!陛下,我雷大用将来一定要给陛下当大将军,保卫大明朝。”这个叫做雷大用的小毛孩一本正经的回答杨改革。嗯,现在种下了一个种子,不知道将来会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啊?杨改革心里这样想到。

    “嗯,加油,好好干,朕看好你们的。”杨改革努力的激励着。

    “嗯……”得到的是一个坚定的回答。那叫做雷大用的小毛孩已经激动的忘乎所以了。

    杨改革放过给这小屁孩幼小的心灵继续栽种“忠诚”的种子,转而准备给另外一名“小孩”种种子。

    “呵呵~人高马大,蛮高啊!小伙子,这样帅,你叫什么名字?”杨改革又问另外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少年。

    “回陛下,小的叫吴三桂……”这个少年的话雷得杨改革是外焦里嫩,震惊!正儿八经的十分震惊!

    杨改革就像被定格的电影一般,动作硬生生的停在了半空。动作十分奇怪。外人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杨改革这时的心里,已经翻天了。

    吴三桂啊!这个大明朝的头号叛徒,清朝的头号走狗,历史上骂声滚滚的汉歼啊!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而且还是一少年。更加搞笑的居然还是自己新军中的一员。杨改革不禁赞叹着世事的奇妙。

    半响,杨改革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咳嗽一下,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问道:“嗯,吴三桂?可是吴襄之子?”对于吴三桂一家,杨改革第一记得的就是他小老婆陈圆圆,然后才是他老爹吴襄,因为李自成杀了吴三桂老爹,抢了他的小妾陈圆圆,才有怒发冲冠为红颜,他老爹也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人物。

    “回陛下,小的家父正是锦州总兵吴襄。”吴三桂倒是自信得很,一点不害羞或者激动什么的。回答得也很得体。

    “正是将门虎子啊!呵呵,好好干,朕的左右手将来就是在你们之中产生。将来守卫、保护大明朝的重任,也必将会是你们承担,你们也必将载入历史的。”杨改革不知道用什么话来激励这位大明朝的终结者。终结者啊!自己现在还要激励他好好干,这世界可真的是奇妙。只好用一句你们会载入历史来含糊其辞,至于说的对不对,得体不得体,杨改革顾不得那么多。

    “是,陛下,我吴三桂必定以保卫陛下为己任,为保卫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将来做一个名流青史的大将。”吴三桂很来劲,很兴奋的说道,皇帝居然知道自己就是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这不是简在帝心吗?这下可发达了,殊不知皇帝曾经一念之下,要他们父子的命。

    杨改革那个不是味,现在就杀了吴三桂肯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在杀个吴三桂,将来必定还会有李三桂,张三桂的。看来,这新军的洗脑教育要马上展开啊,政委似乎必不不可少啊!这该怎么弄啊?麻烦,杨改革心里暗自叹息道,这小说和真实世界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啊!别人一下就弄个政委,然后军队就嗷嗷的能打仗了,可自己咋办呢?谁该当政委?有了政委对上野猪皮就不萎?

    接下来是怎么过的,杨改革自己也不太清楚,有点浑浑噩噩的意味。

    ……

    杨改革心思沉重的走出了新军训练大院。不知道是否该对吴三桂父子采取措施。还是抱着教育、养成吴三桂的态度把吴三桂教育、养成大明朝的大将,为大明朝开疆扩土。患得患失,既有挑战历史的心思,又害怕历史过于强大。

    吴三桂为什么会反?说白了,还不是没军饷,没有粮食搞的。如果有军饷粮食,那样多军队不说打败谁,守住燕京城那是没多大问题的,想那燕京城有多高?攻打的难度有多大?只要燕京不沦陷,有银子给当兵的发下去,吴三桂就不听皇帝的话?会甘心给打了几十年仗,有血海深仇的异族人当狗?

    这没军饷又是怎么弄的?还不是这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们搞得鬼!自私到拆墙卖砖的地步了,殊不知风雨一来,给他们遮风挡雨的房子就要倒了。当真是财迷心窍了。典型的要钱不要命。当然,这也和皇帝没有过硬的手段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