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腥的内廷(十二)

傲骨铁心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东厂最新章节!

    纪用莫名其妙说这话干什么?

    袁大海不明白纪用这话什么意思,不解的望着他。

    纪用没有吱声,而是很是多愁善感般的迈了几步,尔后停下静静的望着窗外,似是在对袁大海说,又似是自言自语道:“皇宫虽大,但咱们这些人,就是那笼中的鸟儿,想要扑腾扑腾翅膀都是不敢想的。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出宫看看、转转的,这宫外再不好,也总比呆在这皇宫里看着他们斗来斗去好的多…”

    “纪公公,属下不是太明白您的意思。”袁大海听得一脸糊涂,直觉告诉他,纪用身上肯定发生什么事了。

    纪用长叹一声,悠悠转过身来,正视袁大海道:“前日司礼监的李公公来找我,问咱家愿不愿意出宫,咱家已经答应了,明日便要赴任,所以今后怕是再难与袁千户见面了。”

    “恭喜公公,贺喜公公!”

    纪用刚说完,便见袁大海兴奋的抱拳向自己道起喜来了,瞧他高兴的劲,就好像自己又升官发财般,看得纪用是晒然一笑:“咱家有什么值得好贺的?”

    袁大海满脸笑容道:“公公能够外放,多半就是一地镇守,如此美差,当然值得贺喜了!”

    纪用听后,却是苦笑一声:“你道咱家这回是捞了个美缺吗?非也,非也…”

    袁大海一愣:“怎么?…”

    纪用两手一摊,自嘲似的道:“咱家这回是摊上的可是个棘手的差事,凶险得很,一个不小心,怕这颗脑袋就丢那了。也怪咱家心急,一直都想出宫离京寻个外放,所以李公公一说。便满口答应,事后才知是去关外做监军,这后悔也都来不及了,唉…”

    “李公公到底要公公去哪?”

    袁大海隐约猜出纪用怕是要去宁远监军了,不然他不会这么说,但不敢确定。

    果然,纪用说道:“李公公让咱家去关外监军。”

    “关外!”

    是了,是了,纪用要去宁远监袁崇焕的军了,袁大海想都没想。脱口便叫了起来:“公公可是去宁远监军?”

    “咦?”纪用吃了一惊,失声道:“你怎么知道咱家要去宁远监军?”

    “我…”

    袁大海一时语寒,脑子飞速转动,忙道:“不瞒公公,属下也是猜的,尔今关外只有宁远、前屯等地尚在我大明手中,而公公要去关外,想必不是宁远就是前屯了,除了这两地,属下倒真想不出这关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公公去的。”

    听了袁大海的解释。纪用点了点头,没有多想,道:“你猜的不错,李公公这回派给咱家的差事便是到宁远监军,唉,咱家这回可真是走到刀尖上了,原以为能够外放一地镇守,不想到了。却是让咱家去关外监军,这算什么事。”言语间满是自嘲,也满是不平。

    听纪用的语气,显然对去关外监军这个差事十分不满,一点也没有那个身披甲胄,毅然站在城头指挥督战。宁死不退纪监军的风范,这让袁大海有点怪怪的感觉。但想人总不会天生就是英雄,想必纪用到了关外后才有所改变的吧。

    眼下关外局势不容乐观,山海关外大片土地已落后金之手,孙承宗虽竭力维持,并积极拓展,终不过往关外拓了百里,辽阳等重镇仍在后金之手。山海关随时都要承受后金军的大举攻击。宁远、前屯、中左所等地虽已筑城,但百废待兴,尚未见规模,纪用于此时前往宁远监军,无疑真是把脑袋提在裤裆上了。袁大海知他日后有扬名之威。但纪用却是不知,所以此行宁远监军确是谈不上有什么可贺之喜的。言念于此,袁大海只好改了说辞,道:“关外虽乱,但我大明仍占主动,女真鞑子再强,不过区区数万之众,只要我大明防守得方,任用能臣干将,想必局势会慢慢变好,届时,公公在军中,总是能立些功劳的,他日回京,司礼监中说不得会有公公的一席之位。”

    听了袁大海的话,纪用莞尔一笑:“袁千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会说话了?”

    “属下但说真话而已!”袁大海陪笑道。

    纪用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其实咱家倒也不是怕了女真鞑子,害怕丢了性命,咱家只是自感无甚才干,怕到了关外后,和将帅有所冲突,反而误了国家大事。你也知这自古以来,内监监军者,多半是没有好下场的,做得好,那是本份,无人会提你功劳,做得不好,那更是背负骂名,更有甚者,这战败失地的罪责便是要尽数推了过来的。”

    袁大海闻言,点了点头,他知道所谓监军由来以久,自古以来,皇帝要控制出征在外的军队,就需要在军队里有自己的耳目,这就是历代的监军制度。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是做皇帝的最大忌讳,而设了监军之后,皇帝这担心便大大的减弱。

    而监军有文臣,也有太监。秦汉时,便有“监军御史”之职,以后各代都有派遣文臣监军的制度,但与文臣监军相比,太监监军之制要出名得多。据史载,最早用太监监军是始于唐朝的,当年唐玄宗依靠宦官帮助发动政变才得以为皇帝,上台后便任命宦官为将军,从此太监监军成为惯例。然而大多数宦官既无军事常识,又因身处深宫,对社会缺乏正常的判断能力,所以往往会误事。最有名的便要数唐代的监军大太监边令诚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派遣宦官边令诚为监军,监督封常清、高仙芝率领的平叛军队。边令诚无军事之能,一心贪功,逼迫封高二人出潼关而战,结果一战而败,事后边令诚则向玄宗报告说封高二人无故弃守,结果玄宗立即派人将这二人处死。二人死后,唐军焕散,潼关天险失守,玄宗只能西逃蜀地,终成“太上皇”,大唐也由盛转衰。

    到了宋代,监军太监也有很多,有宋一代,宦官具有杰出军事才能者也是层出不穷,如王继恩、李神福、邓永迁、张景宗、李宪、童贯等人。而到了大明永乐朝以后,因成祖起兵时太监助力甚多,故成祖登基之后便开始委派太监监军。太监监军和文臣监军并列,可以直接向皇帝密奏,但不同的是,文臣监军不能监察自己的朝臣上级,而太监监军正可以监视这些朝臣。所以,这派太监监军实际上是皇帝对边将的不放心之举。

    当然,也正是因为太监是皇帝身边的奴才下人,也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并无军事才能,只知道瞎指挥,打小报告,故而很是不得边将之喜,由此闹出的事情也很多。此番纪用前往宁远监军,便是代表皇帝,更是代表魏忠贤,因此,他的担忧不无道理。若后金不来犯还好,一旦来犯,怕他这监军和宁远的那些文官武将们就要有大矛盾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