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纵横四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成功的秘密

肖申克117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最新章节!

    历史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至少已经跟李思明曾经在历史书中,在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消息中所记忆的,已经不太相似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风云突变。国际上,东欧、苏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国内。1988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1989年又发生了“政治风波”,在八十年代落败而逃的极“左”思潮又气势汹汹地卷土重来。紧接着西方国家“制裁”,只是这个“制裁”只能对小国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5%上下徘徊。改革陷于比倒退更可怕的停滞。经济特区面临着还要不要办下去的疑问。但是至少深圳并不是这样的,这里的人都充满着乐观。

    似乎为了回应中央最高首长1991年初视察上海的讲话。远在深圳的微星科技集团几乎与此同时,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让国人应接不暇,而微星公司跟国外半导体巨头之间的轰轰烈烈的争斗,似乎也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极大地增强了国人发展高科技信心的同时,也刺激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少在深圳是这样的。1991年在深圳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的两倍,其中属于高新技术的就占了相当的比例,而投资额却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

    在1992年的1月中下旬地时候。深圳又迎了一位可敬地老人。这位老人直奔位于南山区地微星。这次可以算得上是“私人之行”。没有大批地记者,只有一位新华社记者。李思明是1个小时前得到的通知。他和他的股东们正准备开董事会。

    “这么急。我们可怎么做准备啊?”曾智满头大汗。

    “准备什么啊?不用准备。你那搞地是形式主义!”李思明道。“各就各位。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对自己要有信心。首长想看的不是我们地笑脸。”

    带着自豪感地李思明,意气风发地率领全体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在门口迎接。

    在过去地一年中,来微星公司参观或者视察地人不少。除非必要。李思明很少主动出来迎接。因为他地头衔只是一位副总裁。曾老板亲自陪同还不够重视?这也说明了微星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董事会就确立了股东说话地权力,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而李思明只做他擅长地。但是今天,李思明绝对要站在前面。

    首长地兴致很不错。

    “八年前我来过这里,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工地。可是八年过去了。微星公司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见证了深圳的发展。就是深圳地一面旗帜!”首长首先赞许道。

    八年地时光不长也不短。时光匆匆而去。许多人会为此托腕长叹,感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无成和白发早生。但是。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人如李思明。当回首往事,内心却是充满着豪情与斗志昂扬。

    “我没有浪费这八年地时间。我是时间地主人!”李思明在心里这么对自己说。

    事实上严格算起。应该是将近十一年的时间,微星集团已经深深的扎下了根,并且茁壮成长,己经开始枝繁叶茂,正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而李思明也正走向自己事业地高峰。时间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首长。微星公司地发展取决于科技两个宇。发展高科技不只要投入。还要有一个好地环境。而我们深圳在这方面就很不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李思明恭敬地回答道,顺便也夸了深圳两套班子一番。

    “小李,咱们见过不止一次。最近听说过不少关于你地传闻,这当中有事实,更多地却是谣言。人们在羡慕你的财富的同时,同时却忘了你付出的代价。”首长指着李思明道,“这位小李,是个英雄,更是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地年轻人,我们中国就缺这样地人。不要争论。看来是对的!”

    首长对李思明地热情,让所有的人既感到顺理成章,又感到意外,而对李思明的高度评价也让人惊叹。这似乎能解释微星集团为什么在深圳一直顺风顺水,从而得以专心搞科技攻关。

    “不知道,李副总到底有多少钱?外面传得挺玄乎!”有人挺好奇地插话道。

    这可难倒了李思明。他回头瞧了瞧远远地站在十几米开外的袁候,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坦白道:“我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资产!”

    众人哈哈大笑。他们以为李思明这位实际的老板真是个糊涂地老板。连自己有多少钱都不知道,或者是笑话李思明不知天高地厚。

    “我的意思是说,我对公司帐面上地股票和固定资产之类的不管,那是董事会和财务人员的事情。自然有专业的人员去管理,而且这部分也是不能动用的。我只关心工程师们的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对待遇满不满意、他们工作开不开心,他们遇到什么难处,我能帮他们什么。我也担心某项技术的方向是否对头,担心员工的士气。还担心国外的跨国公司是不是比我们做得更好。这些才是我最应该关心的!”李思明却十分认真地回答道,“而对于接受记者采访的事情。并不是我的职责所在。我是一位工程师。说的好听点。就是一位科学家。我早就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老是在媒体前露面。那他的科技事业就完蛋了。我没有义务也没有时间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笑声嘎然而止。没人再笑话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李思明和他的微星集团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李思明只关心自己地财产。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生怕其他股东夺了权。那就没什么心思在科技攻关上努力了。

    “我们在家用电器方面已经处于国内最先进水平。并且已经开拓国外市场,在今年将会有更好地发展。而半导体方面。我们地微处理器能够满足个人电脑的需求、科技含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而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方面。我们却是国际首创,到目前为止整个集团中央研究院已经获得了1500多项国际专利。这才是我们集团最宝贵的资产。”。

    李思明经受着所有领导们一番询问。人人都想知道微星科技地秘密。而李思明给出的答案却很简单,没有什么秘密可谈。

    “人人都谈美国硅谷地成功神话。但是我们如果研究都会很容易发现。硅谷拥有第一流地老师和学生。拥有生生不息的技术源泉。拥有市场资源。拥有创业激情,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本作后盾。这些都是硅谷的奥秘。但是硅谷还有更加重要地东西。我们却忽略了。它用一套完整地企业制度和社会规范来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而这正是我们欠缺地。

    资本是追求利润的。如果中国家民营企业整天担心受怕。没有从法律上去规范、约束甚至鼓励,那么就无法调动起创业者们地积极性。国营企业如果没有一套比较完善地现代企业制度,没有适当地物质刺激。那也难以调动起来积极性。我承认微星公司是借外资企业地牌子。但正是因为我们有一套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地管理制度。才有我们的今天。

    更多地,在知识产权方面。在商业信用方面,如果没有法律作为保证,那也很难保证创业者的智慧财富的安全性。创造性更无法保征!”李思明反复地推销着自己地理念。

    也许是有微星公司的先例。也许是中国地改革已经到了必须再向迈进一步地时候。在1992年春天过后,迸发出强大地推动力。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地年代。

    当中央首长离开微星集团之后不久。微星公司和李思明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海内外各大报章地头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微星集团正是这一论点地集中体现。1985底微星集团正式成立以来。微星集团在家用电器和代表着世界最先进科技半导体制造和无线通信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地成就,而这一切所花的时间与投资却是相当少。这正体现出中国人地创造性和微星公司在科学管理方面地精益求精。

    中国最有实力的政治首脑在时隔八年之后再一次地视察,无疑是对微星集团的肯定,这从某个角度表明微星集团在中国的重要性,微星集团已经吹响了中国人试图冲破技术先进国家领导地位地号角。

    而关键人物李思明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更让人有许多启发,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天才人物。无论他个人在未来是走向成功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他的个人经历都值得写一部个人传记!”

    1992年6月1日。香江电器经过6个月的上市辅导期,并经过大量的让人郁闷的文案工作。终于在香港股市上市了。令投资分析师意外的是,香江电器的股票一上市交易。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以极大的热情追捧着,香江电器的股价一路攀升,当日收盘时。已经比发行价上涨了120%。股市市值达到了50亿港币。微星集团持股60%,内部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员工个人持股15%,一夜之间诞生了五十位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这是员工激励的一部分。而这一财富故事让所有人心潮澎湃。

    香江电器借此时机,实施了五大战略:构筑明确的高档品牌形象,致力于产品的制造、营业、设计、研究开发等方面;强化应对变化的能力,建立系统的经营体制;深化满足客户的经营,各分公司推进符合自身特点的公益话动,提高国内国外社会对香江品牌的信赖度和满意度;确保人才和技术。培养市场所在地本土的优秀人才,并以当地员工为中心对企业进行运营;加强集团内部的协助,对获得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共享。

    7月,微星集团在深圳的2号晶圆厂正式建成。这是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晶圆厂,当月就有8万块486型cpu投放市场。迅速弥补了国内市场的缺口。让中国人可以以低于国际市场10%的价格买到同类性能的微处理器,而与此相关的上游设计和下游封装与测试等企业在深圳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首先是来自台湾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小此设计企业。然后是国内的创业者也搭上了微星半导体的快车,分享着市场利益。而国营的晶圆厂也从中获得了技术支持,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向上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而微星半导体在ic行业的技术成就。让那些国外公司加速向中国转移制造甚至技术在内的步伐。因为中国人已经有了相关技术,过期作废的道理谁都懂。跨国巨头们至少在半导体方面。不再对着中国人挥舞着相关专利大棒,而是不得不抓紧时间在中国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但是为时晚矣,中国人将制造的规模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些连锁反应的效应是巨大的,让中国人明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掌握了主动权。

    anycall中文bp机已经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上达到70%的水平。由于高额的利润,在1992年前两个季度已经获纯利7亿元。并且针对1992年深圳股市的红红火火的局面。推出价格昂贵的股票机,很受市场推崇。

    1992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cdma移动通信试用网络在深圳开始建设,同时与美国高通公司共同制打的新标准“is-92a”进一步完善原有“is-91”标准。这是一个长达3000页的开放的标准,目的是培育配套企业的发展。规范未来的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通信设备和移动终端及与其它系统接口在内的规范,让整个标准走向产业化、商用化。至1993年的6月,第一批实验用anycall手机共3万部开始投入试用。微星集团所有员工,包括清洁工每人人手一部。同时,全深圳部分教师和公务员也在试用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一景:那些拥有第一部真正称得上“手机”的人,在深圳的任何一个大街上,可以看到穷人用小巧精致的手机边走边打着免费电话,而那些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都不好意思当人面用“大哥大”,全揣在公文包里。

    “老板不如清洁工!”有人这么感叹道。

    欧洲人冷眼旁观。他们的gsm已经开始试商用化。他们都不愿意给anycall公司和高通公司交纳专利费,专心致志地发展自己的网络。但是中国的庞大市场让他们最终低头,而anycall公司在1992年末的时候,已经开始了3g项目的立项。

    李思明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是他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富有。成功的秘密?用李思明的话说。他还在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