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黑云压城

木子蓝色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隋末最新章节!

    听着突厥使者乙利那番狂妄之语,陈克复不由怒极反笑,哈哈大笑起来。

    “主狂臣悖,一大早上的你居然在此睁眼说梦话。要说背信弃义,也是你家统叶护背信在先。尉迟恭,把这无知狂妄之狂拉到雁门关城门楼下,他再说一句胡话就赏他一鞭子。

    尉迟敬德伸出大手一把抓住乙力,拖起就走。乙力奋力挣扎着统叶护报个信,不要以为有几匹战马一群莽汉就可以视天下如无物,朕的背后,有千万大陈子民,他若真的敢战,哼,雁门关下就是他的墓地!告诉统叶护,如果他还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当上可汗的,那么他就该马上退回金山以西。将金山以东的草原重新交回我大陈管辖,另外如果他马上将河北逆匪余孽窦红线交到雁门与朕,朕对此前他冒犯朕之事可以既往不咎,甚至就是将义成公主送去草原也不是不能商量之事。如若统叶护执『迷』不悟,不能退回金山以西,并不交出我大陈进行之钦犯窦红线,那么他日朕率百万大军踏平草原之时,别怪朕言之不预。”两个随从抱头鼠窜。

    河东右提刑按察使萧瑀有些犹豫的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陛下,乙利乃是突厥统叶护可汗的使者,我们将他扣下,而且还要鞭罚于他,这于礼不和吧。”陈克复对着萧后的这个亲弟弟微微一笑:“统叶护聚兵阴山之下,而且居然还纳了窦红线为可敦,又封了刘武周为定扬可汗,如此种种,乃是早有谋划欲南下之意。如今他派乙利前来,明为索要义成公主。实际上不过是要来探我朝廷之虚实。观我等对突厥人之态度。当此之时,如果我们还对他们讲礼,那么只会让统叶护以为咱们软弱可欺。咱们稍『露』点怯。只怕他就会率着铁骑一气杀到雁门关下了。如今我们如此强硬,以朕对统叶护这人的了解,只怕他反而会有些前后顾虑。”

    在朝廷的大臣们面前。陈克复尽量保持着轻松的姿态,可实际上,陈克复的心理也依然是有着很多担忧的。对于草原部族,陈克复向来还是最欣赏当年杨坚对付突厥人的办法,以夷制夷,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弱击强。朝廷依靠外交手段,运用谋略挑起草原人自己内部纷争。然后从中不断的挑起他们的战争。朝廷要做的只是出钱出物给弱的一方,让他一直和强的一方斗下去。最终使得草原内部纷争不断,而无力外顾。[]隋末804

    当年的杨坚就是如此。将强大的突厥帝国一分为二。让他们互相攻伐,东突厥强就联合西突厥打东突厥。西突厥强了就联合东突厥打西突厥,在这种谋略下,还不断的将东西两部突厥继续分化瓦解,让更多的小可汗独立起来,使突厥不断的分化,永远处于隋朝的掌控之下。杨坚从执掌北周到自立隋朝,几十年间北方的草原人一直在他的掌握之中。而杨广即位后,先是因忙于东征高句丽,而对突厥人的监控渐渐疏废,最后又一改先前分化的策略,而要主动出击,最后导致了兵败身死。

    身为大陈天子,陈克复十分清楚大陈的实力。如今天下还未一统,朝廷财政、粮食都不充足。兵马虽大都是百战精锐,但没有充足的后勤也无法支撑起军队的胜利。更何况此时天下还未一统,东北还有着诸部族在关外,需要朝廷不少的兵马监控防守。而在长江一线,漫长的边界线也使得朝廷不得不布置了不少兵马防御。而在此时各方利益的轴心点的武关、潼关一带,朝廷更是布置了大量兵力。

    此时面对突厥人的大军压境,虽然陈克复尽量抽调军队,但是能用的兵力依然不多。为此他将河东、河南、河北三地的乡兵、民团也开始召集,可面对拥有数十万铁骑的统叶护,陈克复也没有多少必胜的信心。

    在统叶护举国之兵的数十万铁蹄之下,就算是坚固的雁门关城,也依然有种摇摇欲附坠的感觉。几年前,杨广在此被数十万突厥人铁蹄围困,差一点城破被俘,最后虽解围,可也免不了身死国灭。如今年轻的大陈帝国和陈朝皇帝陈克复,也在面临着和当年杨广一样的危局,甚至更甚。他心中满是忧虑,可却不能显『露』半分给臣子们看到。他陈克复不但是大陈的天子,也同样是所有大陈军队中不倒的军旗。

    面对着如此局势,兼任兵部尚书的宰相李靖当天夜里,秘密觐见,劝陈克复开始做最坏的打算。

    李靖所说的最坏的打算,实际上就是将与突厥人的这次交战下再上几个层次,预先做好更周全的准备。按他的说话,眼下朝廷虽然在北方一线做了布置,但是面对几十万突厥人明显还不够。为了避免如当年杨广一样的可能,朝廷应当抽调更多的兵马北上,做好和突厥人大打,恶打,甚至是决战的准备。

    为了这个决战的可能,朝廷当暂时的从南方甚至西面抽调其它的精锐兵马北上。按朝廷先前的布置,虽然北方将与突厥人交战,但朝廷还是在长江一线留下了充足的兵马应对南陈,而且在武关、潼关一带也建有征西大营。李靖建议,在长江一线,仅留下张仲坚的十万水师警戒漫长的长江防线,而将屈突通、陈陵、杨善会、等诸将及其所部兵马全部调其北上河东雁门。另外于武关和潼关一线的征西大营,除留下『毛』翊与薛定国率少部兵马防守外,其余兵马也皆须调及北上。另外京师洛阳则留李奔雷老元帅率五万人留守,其余禁卫兵马也须全部抽调北上河东。总之,为了这一次的交战,朝廷必须全力以赴。

    李靖虽然说的委婉,但实际上陈克复还是听出了不少的话外之音。李靖不但对于此次雁门之战心怀忧虑,而且他还考虑到了更远外。雁门与军都关等北方一线,此时所布置的兵马大多都是朝廷的精锐,都是此早年跟随陈克复的从砒声『色』元佐兵马。李靖担心,万一战事不利,那么就很有可能上演当年杨广的那一幕。

    而再想远一点,面对几十万突厥人,此战就算胜,估计也是惨胜。如此一来,那些精锐的军队必然损伤极大,此时天下未平,四边镇守诸将还有大量都并非最初跟随皇帝的将领,不少都是后来所归附。如镇守淮南的屈突通、陈陵,镇守九江一带的杨善会,驻守武关的薛定国,镇守北平的罗艺。万一如果与突厥大战后,皇帝的亲军们损伤严重,那么镇守各方的这些将领难保就不会有心怀异心的。

    现在将这些将帅与他们的军队全都调动北上,留下如李奔雷、『毛』翊、张合、刘铁柱、鲁世深、郭孝恪、李承义等这些皇帝信的过的将领接防各地,一来北上的军队加强了对抗突厥人的实力,二来也免去了后顾之忧。虽然这话是李靖对他提出的,但陈克复明白,这背后定然还有如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等大臣们的意思在其中。

    一直以来,朝中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是李奔雷、『毛』喜、长孙无忌、李靖等最初的从龙元佐们,他们都自诩从龙无佐,对陈克复自然是忠心不二的,但也因此对那些后来归附与投降的文武官员们不太合。甚至如鲁世深、程咬金、张勇等军中少壮派的大将们,对于皇帝对那些后来归附的将领多有优待有些看法。特别是对李渊与王世充及杨暕那边归附投降过来的臣子,一个个封公封侯,甚至位在不少跟随皇帝出生入死的将领之上多有不满。

    如今朝中,『毛』喜、长孙无忌、高士廉、鲁广利他们是这一派的主导人物,而如李奔雷、李靖、张仲坚等军方将领也大多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裴寂、萧瑀、封德彝、柴绍、李孝恭、宋金刚、甄翟儿等人却又因此渐被孤立,渐渐走到了一边,而屈突通、张公瑾、史大奈、宋老生、陈陵、杨善会、皇甫无逸、元文都、韦寿等人虽然比裴寂等人受到的待遇好些,但却也是倾向于投降派这一边的。

    朝中文武,渐渐分化为功臣派,投降派两大派,这事不得不说有陈克复暗中默许的原因。他这样默许臣子们的分立对抗,实际上也是为了制衡,防止臣子们全都结为一气,把他这个皇帝给架空了。但是如今李靖当面提起这事,要把这些投降派中的武将们大部份都调到雁门来,陈克复虽然明知李靖他们这是从公出发,但也清楚这里面还是挟带了点私心的。

    可毕竟陈克复能走到今天,能复立陈朝,不得不说当初对这些功臣们的依靠是最大的。先前他对这些投降臣子们优待,虽然有用来制衡功臣们的意思,但也是为收天下民心,收天下之才为朝廷所用。对于朝中不少文臣武将私下里对他的这做法有些不满的情况,他也是清楚的。

    此刻,李靖代表着长孙无忌他们提出了这个意见,陈克复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没有丝毫犹豫,陈克复马上同意了他的建议。陈克复清楚,于公,调诸将率兵北上雁门,即增强了对抗突厥的实力,也防止了将来有可能的后患。于私,陈克复同意他们这招暗中挟带着对付投降派的建议,也是等于安抚了朝中的功臣们心中的那点不满。

    <<隋末>>-<书生>-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