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寒门称王最新章节!
那个,本章对陶侃的见解是个人的意见;王烈即将去长安,然后开始与江左利益集团的斗争,斗争是残酷的,但绝对不是nc的
~~~~~~~
司马睿哭诉不止,又把王敦刚才的话,以及后面所求的命令都讲述了一番。
密室中的三人听到这些,也是一脸激愤,君上受辱,臣亦感之,三人恨不得能立刻替司马睿解忧。
这三人正是前文提到的讨逆将军戴渊,尚书左仆『射』刁协,以及冠军将军、彭城内史刘隗。[]寒门称王199
三人中戴渊曾是江湖草莽出身,曾是一个悍匪,但在军事上颇有谋略,后来遇到了被世人称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大文豪陆机,得其赏识,过江投效晋室,从此步入官途。
若单论在正史上的地位,戴渊的官职甚至在大英雄祖逖之上,后来甚至升职为征西将军,都督北方军事。只是他并不擅长政务,为人『性』格也有些暴烈,已经年近五旬,却还是经常动怒。
刘隗和刁协却都是出身寒门的文士,而且两人都是那种想要出人头地,却报销无门的落魄直之辈。
这才选择了无人可依靠的司马睿,司马睿也果真重用两人,让两人死心塌地。
那刁协刁协因为曾任太常博士,久在中朝,熟悉官制礼仪、对为官之道颇有心得,但却不是什么谋事高手。
到是刘隗起家秘书郎,为人机敏、通晓文史、习于政务。
只是他为人十分刚直,经常弹劾同僚贪赃枉法,比如那戴渊与他同为司马睿亲信,也被他弹劾过,所以人缘十分不好。
但司马睿却知道他才是三人中最聪敏的,却是引以为心腹。
三人对司马睿也算是死心塌地,一心想要帮助他取得江左军权。
此刻,见司马睿哭诉的如此凄惨,三人中的戴渊却上前一步跪倒,沉声道:“主公,我手下有三百死士,乃是跟随我多年的兄弟,皆是悍匪出身,人人不畏死;来日,主公可请王敦那逆贼入府,我们埋伏好后,只等主公您摔杯为号,就一拥而上,将其擒下,再枭其首级;然后再请主公再下一道军令,我带人去军营收复军卒,彻底诛灭王氏一族”
刁协闻言,虽然这计策听起来不错,可总觉得有些兵行险招的感觉,而且只凭三百江湖草莽就想解决王敦,未免太儿戏了把?但他一时也没有什么更好办法,却是沉默不语。
刘隗却是立刻出言反对:“若思兄,你难道想害死主公不成?”
戴渊一听,大怒:“刘大连,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等皆为主公心腹,我提议杀贼,你却出言讥讽,难道你想主公一直王敦逆贼欺辱么?”
司马睿忙摆摆手,示意戴渊不要动怒,却拱手想刘隗道:“还请先生教我。”
面对戴渊的怒意和司马睿的请教,刘隗悠悠道:“自古主弱臣强,都是祸『乱』之根。若从大义讲,忠臣必然要劝主公反抗,否则就是纵容逆贼一般。
因此,戴将军如此为主公着想并无错,但戴将军有一点没有考虑到,那就是主弱到无兵无人的地步,这时候再行反抗就与送死无疑,戴将军你先不要着急反驳,听我说完。
就算戴将军你手下有三百健儿,可是那王敦每次出行都至少带千人以上的骑军,而且王敦身边有一猛将,名曰沈充,豪勇非常,正当壮年,有万夫不当之勇,当日曾以数十骑杀退贼兵数千,救王敦于沙场。
现在,那沈充整日呆在王敦身边,随王敦一起出行各处,若要除王敦,必先除沈充,不知道戴将军可有信心击败他么?”
戴渊闻言,花白的头颅慢慢低垂下去,他年轻时也是纵横江淮的悍匪,不曾畏惧过谁,可现在毕竟已经五十余岁,马上临近花甲,而那沈充他也曾见过,身高近丈,单手能举起五百斤的石锁,人皆称是江左小霸王再世,他的确没有信心能对抗。[]寒门称王199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死后事情败『露』必然连累司马睿,这是他所不想看到的。
见戴渊沉默,刘隗却继续道:“就算戴将军你能用计击败沈充,甚至诛杀王敦,可现在这建康城中的军士已经尽为王敦收买,大人您镇以为凭借主公一道命令,他们就会对琅琊王氏动手么?
而且,若王敦身死,那城外的王导必然会领导琅琊王氏为自己的兄弟报仇,王氏一族在江左经营多年,手下私兵就有上万。一旦发难,那时候不但主公,我等也皆要遇害。而且,就算你能灭王氏满门,可有了王氏的前车之鉴,那江左士族还有哪一家敢为主公所用,他们若都因此不肯支持主公,主公将来还如何成就大业?
所以,非隗畏惧王敦不肯尽命,也非我不忠心,只是如今贸然出手,我等身死无妨,但却会连累主公,到时候『逼』**人提早动手,我等就算死后也要不安。如前朝高贵乡公曹髦,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不听忠臣王经劝阻,一意孤行要对文皇帝(司马昭被司马炎追封为此号)下手,却被成济刺死,这难道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么?”
戴渊听完,面如土『色』,想要反驳却说不出话来,刁协也是连连点头。
司马睿一听,顿时面『色』连变,然后再次悲泣道:“难道大晋要亡在我司马睿手中么?”
刁协一听,忙劝阻道:“主公,还有长安那位呢,您这话若传出去,王敦就更有借口对付您了……”
司马睿一听,心下不快,但还是理科住了口,他刚刚说的话的确有失尊卑。
长安的至尊都没说大晋要亡的话,他一个偏安江左的王爷的确更没资格说出这话,现在大晋若亡,也只能是亡在司马邺手里,除非他司马睿能蓟城至尊之位。
而且建康城中不知道有多少王敦的眼线,若真被他知晓,只怕就会给自己安个大不敬之罪,然后废掉。
刘隗却淡淡道:“还不至于,王敦并不希望长安之人做大,那边若能顺利光复北地,中兴大晋,对王敦并无好处,除非王敦肯投靠效忠至尊。
因此,主公在某一点上其实与他是可以结盟的,只是王敦虎狼之辈,欲纵容欲难以收拾,主公现在若想控制王敦,有两点要做。”
司马睿一听,虽然刘隗这实话说的让人不太舒服,但毕竟是为他着想,却是眼睛一亮,马上问:“请大连先生教我”
刘隗沉『吟』道:“第一,却是不能一味屈从王敦,我的意思不是要主公反抗,而是要适当表现出自己的愤怒,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主公一味装出懦弱的模样退让,王敦不但不会相信,反而会心有提防,甚至更加派人监视主公行踪,而且主公退让太过,也会让观望的世家彻底失望,倒向王敦,毕竟他们也不想投靠一个一无是处的昏聩之主;
其二,主公要尽量扶持一个可以和王敦抗衡的之人,王敦手有军权,主公也必须有军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司马睿忙问:“江左军权都在王敦逆贼掌控之中,何人肯为我所用?”
刘隗沉『吟』道:“这个人必须表面是王敦一系,才不会为王敦所防;这个人还要出身寒门,主公可以用高官厚禄收买;这个人可以为了名利追随主公……而那先后为剿灭华轶、击败反贼杜弢的荆州刺史陶侃就是主公需要拉拢的第一人”
刁协却有些诧异道:“陶侃,他不是王敦手下大将,而且素有清名么?”
刘隗解释道:“陶侃有清名不假,可再某看来此人乃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当日荆州刺史华轶与陶侃交好,华轶曾表陶侃为扬武将军,率兵三千,屯夏口。而侃侄陶臻当了华轶的参军。
后来华轶不肯听主公调遣,王敦就以主公的名义兴兵讨伐华轶。陶臻却来建康投靠主公,主公加封二人,陶侃竟然就此与华轶告绝,让华轶元气大伤,最后被剿灭。
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陶侃为了向上攀爬,是可以用名利收买的。
而且那时候,陶侃就已经心归主公,他也是寒门出身,加之『性』格有些强硬,王敦一直很忌讳他的能力,前日却因为他部将王贡勾结流民叛『乱』,陶侃偶败,却被王敦罢免成白衣之身,其心必有怨言。[]寒门称王199
因此,若主公能在这个时候秘密加封他的官职,陶侃敢不死心塌地效命?”
(这里,个人对陶侃的军事才能还是很钦佩的,但纵观陶侃一生所为,基本都是在帮东晋平定内『乱』,而且个人觉得他极其具有表演天赋,比如鞭挞一个摘麦子玩耍的人,在广州时日日搬砖,号称志在收复中原、所以不能太安逸;这等所为,却都为史学家所记载,但陶侃一生也没有明确和朝廷提出过要收复中原,足见其人善于表演而大于实际。当然,若论军事战略,乃至政事谋身,陶侃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正是因为如此,才牵扯了他真正为国为民的精力,因此他自能算是一个人才,却并不是小飞心目中的英雄)
司马睿听刘隗一番分析,句句在理,却是喜道:“大连先生说的在理,就依大连先生所言,刁先生你即刻撰写密信一封,戴将军你寻一可靠的手下,送往荆州,告诉陶侃,若为我所用,他就是我朝大将军,都督江南军事”
刁协闻言,暗抽一声冷气,这个诱饵下可真够大,陶侃一个寒门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却没想到,自己也是寒门出身,这一骂就等于把自己也带了进去。
忽然,司马睿想起一个问题,问刘隗道:“现在陶侃已经被王敦罢免了军权,就算我暗中封他做官,他无兵无权,又怎么为我尽力?”
刘隗却道:“陶侃被免,是因为他战功显赫,又尽得军心,引起了王敦的猜忌,而且那反贼杜弢被陶侃击败后,退避长沙,王敦觉得大事无忧这才寻个理由罢免了他,而今若杜弢能重新作『乱』,王敦手下无将可用,必然要重新启用陶侃,那时候陶侃不就有兵有将了么?”
司马睿闻言,沉『吟』片刻:“兴刀兵之灾,祸『乱』百姓非我所愿,但为了大晋的明日,为了长久的安定,也只好这样行事了,想来大连先生已经有了让杜弢谋反的信心了。”
刘隗道:“无须杜弢起兵,只需流民作『乱』,王敦就只能让陶侃出山了。至于流民……”
刘隗看向戴渊。
戴渊犹豫了下,拜倒道:“主公,我可让手下兄弟前往荆湘一带联络江湖人士,为主公尽力。”
司马睿赞道:“善,那这件事情就由戴将军负责吧,我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解决了心事,司马睿又问刘隗:“大连,那幽州之事,我就全凭王敦解决么?”
刘隗想了想道:“那幽州王烈,其师刘琨素以长安为尊,恐其也追随其师。但主公切不可一力打压,毕竟他们现在和王敦也非联盟,否则只会让他们彻底倒向长安。
主公可秘密派信使,好言安抚他们,并善待谢鲲留在江左的家眷,还有谢氏一族也多多拉拢,这样谢鲲自然心怀感念,为主公尽心拉拢王烈。王烈不过是一个不及冠的小子,想来长安那边也不会重视他,而且他也未必能知道江左这边的真正意图,若主公这时拉拢,王烈岂不感激?而他,就可以做主公之外援,牵扯王敦精力,王敦一时解决不了他,就晚一时专心对付主公,主公以为如何?”
司马睿赞道:“善,就依大连先生之言,速速办理。”
随后戴渊和刁协先后告辞,刘隗犹豫了下,却忽然对将要离开的司马睿拜倒道:“主公,还有一语,我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司马睿见刘隗如此,忙扶起他:“大连但说无妨。”
刘隗道:“若想让王敦不起加害主公之心,主公需速速接替大晋正统之位,而那时不用主公发话,自然有勤王之兵为主公效力。”
司马睿闻言,叹道:“年前刘聪本欲谋长安,大将刘耀已经屯兵河间,可是却被拓跋猗卢偷袭了左国城,现在刘聪被拓跋氏和刘琨牵制,根本无力进攻长安,我那位侄子却是春秋鼎盛的很啊,而且我们毕竟是一脉同胞,所以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再提了。”
刘隗想了想,道:“臣明白了。”
不要再提,却不等于不要去做,有些事情一旦走出第一步,就已经根本无后路可退。
~~~~~~~
很快,陶侃那边接到司马睿的密信,陶侃回信一封,心中满是感激涕零之语,并表示一定终于司马氏,为司马睿鞠躬尽瘁。
而对于司马睿让他做好准备,并说他已经想办法让王敦重新启用他一事,陶侃虽是将信将疑,但此刻也只能静候佳音。
江左一系列的暗『潮』涌动,必将要引出一段波澜,可是远在幽州的王烈现在却根本没有时间考虑江左的事情。
一方面,幽州初定,王烈要和谢鲲、段疾陆誉等人积极协商,选拔真正的能吏为官,否则难免又出现石勒大兵一到,州郡官员皆降的场景,毕竟不是人人都如阳耽那般是为了保境安民,而且阳耽也不是主脑,才只好屈身侍敌。更多的人分明就是墙头草,不但投降敌军,甚至帮助敌军残害百姓。
现在的幽州,自从王烈在蓟城外用心怀叵测之辈的人头树立起一座京观之后,那些大小官吏却没有一个敢违抗王烈下发的命令。
而且王烈还在各个州郡设置了监察机关,总负责人依旧是白文,并且广发布告,宣布万民皆可投诉官吏贪污、腐败之事。
当然,必须是属实才可状告,若为诬陷,则严惩诬陷之徒。
一时间,一批庸吏被人状告下马,而对于空缺,王烈却是让各个州郡父老推选贤才,统一到蓟城考核,考核合格后则任命为官,最高可至县令。
郡守和长史则还是由王烈、谢鲲他们上报朝廷后任免。
这期间,被王烈派往营州以北宇文部游说的阳耽也终于返回蓟城,他这次的拜见十分顺利,阳耽口才了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加之当日王烈入驻蓟城和慕容皝的那番对话很快被传到了宇文素怒延的耳中,宇文素怒延果然大怒,就此死心塌地归顺王烈,在放下了心理包袱后,这次更和阳耽一起回到蓟城,向王烈和谢鲲谢罪,表示自己一时糊涂,受了『奸』人蛊『惑』,所以才没有及时救援王浚。
王烈却是好言劝慰,又给了他一批粮草,宇文素怒延见王烈如此坦『荡』仗义,却是更加对王烈信服。
随后,谢艾和苏良带领的大军及近万俘虏,还有相随而来的万余户十几万民众,也回到了平舒,谢艾和苏良更亲自带着佛图澄等人来到蓟城拜见王烈。
王烈听谢艾禀告完一切,并说出让自己利用佛图澄来收拢人心的建议,果然欣然同意。
尤其是见到那十余万人的户籍后,更是十分欣喜。
幽州本就地广人稀,加之连年战『乱』,现在整个幽州,算上段氏、慕容氏、宇文氏,家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余万户、不足百万的人口。
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几万,王烈怎能不高兴?
王烈和谢鲲及段疾陆誉商量后,却直接把这些民户迁徙到了营州、辽东、辽西,尤其是原来的慕容鲜卑一部。
哪里虽然寒冷,但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开荒耕种,王烈一方面要用这些人真正同化支持自己的鲜卑氏族,一方面也是要把那里建设成未来幽州的粮食基地。
至于佛图澄,王烈见到这老者后,觉得他的确是一心向佛,也想利用他的名望,更好的吸引中原百姓来投,却是好言相劝。
当然,王烈的内心里却绝对不会把佛教树立为国教这样的级别,只是他也觉得佛图澄不想自己想象中那般是一个醉心名利,助纣为虐的家伙,而且他还帮助了谢艾夺取襄国城,那么自己善待他也是应当。
王烈更是立刻拨款在蓟城开建佛寺,规模要比洛阳的白马寺更胜一筹。
而且明言:“大师可再幽州广招信徒,但只有一点,不可强迫,我幽州各族百姓人人平等,绝无强权为先的道理。”
至于佛图澄要苏良为护法金刚的事情,王烈也是点头应允,当然苏良现在军籍在身,还是要以军队的事务为主,只是佛图澄有需要的时候去帮他撑撑场面,听他讲讲佛经就可以。
苏良虽步喜欢,却也只好答应。
至此,苏良在军中也多了一个外号“苏护法。”
佛图澄见王烈如此真心帮助自己在幽州传播佛教,却是满心欢喜,就此安心留在了幽州,日后却也的确帮助王烈吸引来不少百姓迁来幽州。
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不甚艰难,但无论大小,哪一样都需要王烈的参与,因此王烈却是忙碌不堪,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什么江左的反应。
期间,谢艾到时下功夫研究了一下江左的心理,得出一个结论:“主公势大,江左现在当以拉拢为主,主公只要不明确投靠一人,就不会引起反弹打压。”
而就在王烈忙于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辽西公段疾陆誉的病情却日益的严重起来。
段疾陆誉的身子本来就羸弱,而这次又长时间在外征战,回程的时候受了些风寒,期间又为段氏一族的事情忧思、『操』劳,初始还是清咳,期间皇甫方回给他号脉,开了几副『药』,吃了以后虽然见好,但这些日子因为『操』劳却旧疾复发,竟然直接一病不起,连床榻都难下。
按照历史上的轨迹,段疾陆誉的确没有长寿,但也要在数年后才会病故,可眼看现在段疾陆誉的病势,似乎随时可能亡去。
与段疾陆誉相处这么多时日,王烈还是很欣赏、喜欢段疾陆誉温和的『性』格,这样一个人其实更适合做相交的知己朋友,而不适合做一个『操』劳过度的可汗。
段疾陆誉这一病倒,所有的担子也就都压在了王烈、谢鲲和裴宪的身上。
卫雄和令狐艾现在都在平舒,专心为王烈经营那里的石炭和粮食基地,还要处理岑氏商行的业务,也没有时间来继承帮助王烈。
期间,王烈特意把一些政务交给阳耽和荀崧处理,两人却都完成的不错,这才减轻了些许压力,
至于谢艾,本就无心处理政务,一门心思全在军务上,王烈也不想浪费他的才能,就任他每日转眼兵法战略,也顺便为王烈下一步的发展筹谋划策。
随后,王烈在和被段疾陆誉任命为右贤王、暂管段氏一族大小事务的段末坯商量,准备对所有麾下的幽州军官兵进行整军,去芜存菁,完全按照王烈的新式练兵方法训练。
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发展经济、民生,而强大的武力才是保障这一切的基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