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辅帝理政之大明智妃最新章节!
第126章 降将受特赦 进献反奸计
(173)
“怨臣愚钝,中敌奸计,致吾军败绩,让可汗蒙羞,使大金获耻。臣自知罪孽沉重,死有余辜。”穆戎痛心疾首地道。“臣虽死而不足惜,但自投金后寸功未建,可汗、大金国和臣的共同仇人袁崇焕,不仅尔今仍得意活着,且还正在贺胜庆功,此贼不除,却让臣死不瞑目。尔今臣命在可汗手中,何时取臣首级,但凭可汗兴趣。但若能再让臣苟活一时,定另献一计,不仅能致仇敌袁崇焕于死地,雪了国仇家恨;还可让吾大金少了此拦路虎后,定能即时挥师直捣中原,夺下大明江山。”
“可汗须理智清醒,别听这厮花语巧言。”两侧大臣又继续提醒道。“他若能有什么锦囊妙计,为啥早前不献,却待兵败要惩罚他时才献?”
“是呀,大胆穆戎,汝是又在玩什么‘缓兵之计’?欲继续欺瞒寡人乎?”皇太极原听到穆戎表态,将准备暂缓对其处理,后听阁臣提醒,重又下决心道。“寡人不再受骗了,推出去立斩。”
“刀下留人!”刚欲进殿的内阁首辅范文程,迎面碰上被执法兵捆绑押外的穆戎,当问过情况后,立至金殿求情道。“大汗,吾大金欲最终直捣中原,夺取明朝江山,袁崇焕自是不可逾越的劲敌。这是个不按常规出牌的棋圣,国中其他将军,均不是其对手。穆戎曾长期与其共事,定晓其特点个性,不如暂留其命,让其戴罪立功。真能献破敌计更好,若玩弄花招再杀不迟。”
“既如此说,就依你范公。”皇太极当即改变主意道。“轮值太监,速传寡人旨意,穆戎免死进宫回话。”
某日上午,大明皇宫太和殿内。当日早朝刚刚完毕,轮值太监小兴子,正欲宣布“退朝”,突听殿外有人高声报道:“辽边前线六百里加急战报!”听到这声报告,殿堂内所有人:包括御座上的崇祯帝,身边的首辅大臣,御前秉笔和轮值太监,满朝文武百官,尽皆精神为之一振。
大家心里清楚,定又是边战喜报。因自皇上听从皇贵妃建议,在开拓朝政改革中,大胆推进了“民主化”进程,加进了亲民爱兵成份。除以商榷态度颁布“号召全**民,为支援前线前欠兵饷,自愿捐钱捐物”的诏书之后,又在寒冬将来之际,偕皇贵妃徐如玉,带八十万两所捐银票和几十万套御寒棉衣,亲赴辽边前线慰问劳军。
也正因这一协调上下关系,缓解阶级矛盾的积极举措,不仅进一步树起了崇祯在全国臣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且大大征服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而辽边前线驻军精神面貌的根本性变化便是一例。原本在包括兵部在内等内阁官员们印象中,辽东驻军因其东北地方兵多,素质较低,战斗力弱,兵变等事故频发;此前不久亦还连发兵变嘛。
但令人完全出乎意料的是,自从帝妃亲去劳军之后,那里驻军形象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尤其部队战斗力较前显著增强,近些日子,从那里传来捷报不断。今日这“辽边前线六百里加急战报”,敢肯定又是捷报!当辽边军校进殿对皇上行过跪拜大礼,同时奉上战报;崇祯帝览后满脸的喜气,激动的情绪,不问便知:定是辽边前线又打了胜仗。
“众卿定能猜测到,这肯定又是辽边前线传来了胜仗捷报。”崇祯帝原打算淡定若静,低调处理此次大胜,但毕竟捷报太喜人啦,尽管平时能冷静大气的他,却仍按奈不住激动喜悦心情地道。“不错,我们的辽边前线又获了大胜;其胜利来之神速及出其不意,一时间简至让人难以置信。胜利的取得,除吾等予料中的‘军神’、蓟辽督师袁大将军神机妙算指挥得当的主因外,还有一个让人难以料到的重要原因——
“嗬,竟是两个此前兵变头目谢怀让和丁金魁,受朕此前亲自劳军感化,和袁督师思想训教启迪,不惜用‘苦肉计’诈降后金,诳得敌军对吾军营冒险偷袭,终中吾计陷于重围,不仅即速败绩,且金帅所带三千骑兵损失三分之二。此次胜仗经验告诉吾等: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非是物;是用正确思想武装起来的爱**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众朝臣齐声欢呼道。“可喜的是吾大明朝和皇上,不仅是连获边战胜利;更可喜的是皇上有蓟辽督师、袁崇焕大将军,如此智勇双全且忠君爱国的肱股之臣。真是大明之幸,天下臣民之幸矣!”
辽边圣战奇胜后不久,当满朝文武、天下臣民;尤其辽东驻军官兵,胜仗让他们在举国臣民中,重获尊严和敬重;当地百姓,胜仗让他们重获和平与安宁,当胜利的喜悦尚存脸上,对指挥官蓟辽督师、袁大将军发自内心的感激感恩之情,仍浓浓留于心中时,一场天塌地陷的突兀事变,却猝不及防地发生了!一时间它竟震得人们晕头转向,不知今昔为何时?
这事变就是一个极为不幸的消息,却在京城臣民,亦在辽边驻军官兵,及当地百姓中不胫而走:原来连获胜仗,亿万军民崇拜敬仰的“军神”、蓟辽督师袁崇焕,却是暗藏于吾朝吾军中的大汉奸!前面所获一系列胜利,都是有予谋有计划的抢班夺权,收买人心阴谋;系窃取朝权重要铺垫之一。其实,他早有篡权夺位自立为帝的狼子野心;只是嗣前时机不到,没轻易动手暴露;而此次重返辽边,有机会“以战会友”,同后金可汗皇太极定下了“攻守同盟”。此信息短时间内,不仅传遍辽东民间及驻军各地;且亦很快便传至京师内阁皇宫。
而最先被触动的,自是袁崇焕原在辽军的上司兼好友,徐迟徐世文父子。
“父王,这不知是从哪道阴沟里刮出来的臭气,竟说袁崇焕要勾结后金皇太极,欲夺大明皇权自立为帝?哼,若说其他谁人,想谋逆夺权篡位俺不清楚;但若怀疑这袁蛮子有反叛思想打死俺也不信。”定国王徐府客厅里,徐迟正同夫人杨氏商谈家事,长子世文拿张小报,气冲冲闯进来道。“据一年多相处俺对他的了解,这人从小受当塾师的养父家教影响,满脑子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若欲反叛还待今日?当年刚出奇制胜连败金军,立下赫赫战功,被努尔哈赤惧称‘黑马’,被当地军民赞为‘军神’;先帝却听信魏奸谗言,将其调京闲置;那样情况下尚无怨无悔;何况现时正受皇上重用,其前途如日中天;他刚打败皇太极,两国两人结怨更深,又怎能相互勾结定‘攻守同盟’?”
“虽说史上也曾有不少,武将居功自傲谋权篡逆的先例;那袁崇焕后段因著功勋,亦有点狂妄自傲;某些环节滥用‘临机专断权’,小事上不听朝廷招呼也是有的。”徐迟沉思地分析道。“但正如你所分析的基础和原因,他袁崇焕决无谋逆,尤其是勾结皇太极夺权篡逆的道理。”
“父王,您老既也这样分析认识,咱就该及早给皇上奏疏打预防针。”世文向其父急急建议道。“以免似史传‘曾参杀人’那样,以讹传讹,朝野传的人多了,皇上会偏听偏信,一时性起,当真将袁崇焕杀了,就铸成大错。”
“为父又何不这样想?且明知保护好忠臣良将,就是给大明朝长治久安创造希望?”徐迟犹豫着道。“只是伴君如伴虎啊,皇亲国戚亦是同样。何况咱这位皇上生性多疑。往日魏党在时,有个强大的对立面,为拉统一战线,对忠言良劝尚听得进去;自打扳倒魏忠贤,清除魏党余孽,朝中再无明显对立面后,便愈来愈变得主观专断;且急欲中兴迫切求成,总认为有人干扰事业进程,疑心便愈来愈重。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原本就怕权臣武将中有人功高盖主,犯上作乱,现时听了‘袁崇焕勾结皇太极欲犯上作乱,谋逆篡位’的谣言后,岂不似打了麻骨,触了神经?便极可能相信‘曾参杀人’了。”
“父王,那若咱家作为皇亲不便出面的话,我便进宫去找如玉妹妹。”世文下定决心道。“妹妹还是女官,内廷参议,在皇上那里说话一向管用的。由她出面劝诫皇上,不要被别有用心谣言蛊惑,自断胳臂。说不定还能管用哩。”
“是呀,通过几次虽然短暂接触,以我看这姑爷皇上,倒还像个懂事理知深浅的人。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杨氏夫人亦适时插话道。“文儿,你既有此想法,就抓紧进宫见你妹妹。谣言似风,传得很快哩,欲救人就须提前着手。”
“好,我明日便去。”世文答一声道。
“大哥,父亲分析得很准,现时的皇上可不像推倒魏客之前的皇上;亦不似赴辽东劳军之前的皇上了,其逆耳的忠言是再难听得进去了。”当徐世文扯个故,进毓庆宫,向其妹皇贵妃徐如玉说了原委后,如玉犹豫道。“皇上原在野及初继位后,曾深受宦官掌权之害,所以不仅对魏忠贤之流深恶痛绝,亦不喜欢其他宦官掌权。
“但不知那个安晓元使了什么法术,竟骗得皇上团团转;除大破格将其由普通近侍,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外;还时时处处听此人谗言。我几次向其建议:已到遏制对方权力时候了,但他总是不以为然一笑了之。根本听不进你的建议。对一个普通太监的任用尚且如此,又何谈听得进,不信诬蔑忠臣良将传言的建议?舍妹亦只能寻机再同其谈谈,结果如何不敢断论。”
第1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