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高产量食物

燕西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挽明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眼见百姓迟疑着不肯走,张凤梧笑道:“诸位父老乡亲,杨千总事务繁忙,今日抽暇来此,你们要是真的爱戴杨千总,就不要耽误杨千总的时间了。”

    杨鹤笑着接道:“等春耕的时候,那时估计我也闲下来了,到时我再来看望大家。”

    一众百姓忙道:“既然杨千总这么说,那我们就回去了,杨千总说话可要算数,到时可一定要来。”

    杨鹤笑道:“决不食言。”

    众百姓听了,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离去。

    来到董老汉的住所,杨鹤打量了一下董老汉新建的房子。

    房子一共三间,东面是董老汉的住处,中间一间是厨房,西面是女儿和儿媳妇和孩子的住处。

    见董老汉只盖了三间房,杨鹤不由一愣,董老汉一家三代人,三间房怎么够住?

    女儿以后要嫁人,可以不用考虑,但是董老汉还有个孙子,孙子长大以后,难道还跟母亲住在一起?

    皱了皱眉,杨鹤问道:“大叔,你一家三代人,怎么只盖了三间房?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董老汉闻言苦笑道:“我们现在能有个房子住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再起一栋房子?”

    “不是让你们再起一栋房子,我是说怎么不多盖一间?”杨鹤奇道。

    张凤梧闻言笑道:“他们不过是普通百姓,朝廷有制,普通百姓的正房只允许盖三间五架,再多一间便是违制,若是觉得住不开,只能另起一栋房子。”

    (明朝时期,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住宅等级制度,普通百姓的住宅,门房不得超过一间三架,正房不得超过三间五架。后来朱元璋放宽了限制,允许多建住所,建十处、二十处都没关系,但是间、架不允许增加。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三间五架,过去建房没有钢筋水泥,用土墙,砖墙,石墙承重也很少,一般是用木柱承重,四根木柱围合起来便是一间。

    然后在柱子上面架梁,梁上架檩,檩上托椽,椽上钉栈,栈上铺瓦或草,这样构成屋顶。这个架,指的就是梁上的檩子,架三根檩子的叫三架梁,架五根檩子的叫五架梁。三间五架的意思就是盖三间房,每间五架檩子。)

    杨鹤闻言不由愕然,心道:怎么盖房子还有制度约束?

    不过杨鹤马上反应过来,这里是明朝,封建专制时代,有等级制度不奇怪,没有等级制度才奇怪,自己现在身处明朝,必须遵从明朝的制度,而自己不懂明朝的制度,以后可千万不能胡乱发问。

    想了想,杨鹤说道:“我说的不是在正房顺着加一间,而是在东面或者西面两侧加一间厢房,这样不就行了么?”

    董老汉闻言笑道:“现在孩子还小,等过些年再盖也不迟。”

    杨鹤闻言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像董老汉家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约束,那董老汉盖四间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了这个制度,那董老汉势必要再起一栋房子才行。

    虽然这时建房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像董老汉这样的家庭,再起一栋房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摇摇头,杨鹤不在纠结房子的事情,现在他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过多纠结,只是徒伤心神。

    进了房间,杨鹤四下看了看,只见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杨鹤点点头,董老汉这批难民逃难的时候非常从容,因此日常所需之物都带上了,不像此前那些人,逃难之时几乎什么都没带。

    也正因为董老汉这批人并无什么短缺,因此抚宁县才能这么快把他们安置好,不然的话,这上千户人家,光日常用品,恐怕抚宁县都无法置齐。

    又看了看粮囤,只见里面只有几十斤杂粮。

    杨鹤皱了皱眉道:“大叔,抚宁县没有给你们拨粮食和银钱?”

    董老汉笑道:“衙门里有人传话,说我们这么多人,一下子买不到那么多粮食,要到临县去买,等粮食买回来就给我们分,每户人家一石粮食。”

    杨鹤点点头,孟乔芳赔付了一大笔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给这些难民的,如果县衙那帮官员敢把这笔钱贪了,那这些人就该收拾了。

    现在看来还不错,这些人知道什么钱能动,什么钱不能动。

    进了东屋,董老汉忙请杨鹤和张凤梧到炕上坐,杨鹤摸了把炕,只觉炕面甚是温暖。

    杨鹤笑了笑,招呼董老汉和张凤梧上炕。

    见魏山劲和王卫国畏畏缩缩地不敢进屋,杨鹤笑道:“进来吧。”

    二人大喜,忙道:“我们给总爷倒水。”

    杨鹤笑笑,也不理他二人,转头看向董老汉道:“大叔,你有没有想过咱们这里种什么作物?”

    董老汉笑道:“还能种什么?无非是黍、稷、麦、菽、麻之类的作物。”

    (注:黍是黄米,稷也称粟,是小米,麦是小麦,菽俗称豆。加上稻,就是常说的五谷,不过明朝时期北方很少种植水稻,北方的五谷没有稻而是麻。)

    董老汉说的这些作物,杨鹤能听懂的只有麦,不过杨鹤也不便问,只是把目光转向张凤梧。

    张凤梧苦笑着摇了摇头。

    杨鹤叹了口气,什么叫五谷不分,自己和张凤梧现在这样估计就是了。

    沉吟了一下,杨鹤道:“大叔,不知这些作物的产量是多少?”

    董老汉笑道:“一亩地能产一石多些,不到两石。”

    (注:石、斗、升,是容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根据农作物的不同,一石粮食的重量是不一样的,如果根据实物称重的话,明朝的一石大约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不过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因为所查的资料给出的数据相差太多,从一百二十斤到一百八十斤不等。

    这里选取的数据是根据后世粮食产量跟历朝历代对比时得出的,有资料说明朝的粮食产量是历朝当中最高的,亩产达三百多斤,建国初期的粮食亩产量还没有明朝高,直到55年以后,才逐渐赶上明朝的产量。而明朝时期,一亩地产粮大约是两石左右,因此这里给出一石粮食大约一百五十斤。若有谬误,还请谅解。)

    “大叔,我听说有一种番薯产量挺高,一亩地能出四五石。”张凤梧接口道。

    “四五石?什么作物?”董老汉惊讶道。

    “番薯,我在南边见到过。”张凤梧笑道。

    董老汉闻言连连摇头:“南方的作物拿到北方来种,可不一定有南方的产量,一旦水土不服,那我们这一年就荒废了,杨千总,种庄稼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杨鹤点点头,沉吟了一下道:“董大叔,要不这样,咱们先试种一下,看看番薯在北方适不适应,如果能适应,并且产量高,来年咱们就多种一些。”

    “杨千总,你的意思是让老汉试种?”董老汉迟疑道。

    杨鹤笑了笑:“大叔,如果侄儿会种庄稼,自己就弄块田去种了,可是侄儿根本不会种庄稼,让别人种,侄儿还不放心,只有交给您老,侄儿才能放心的下。”

    董老汉闻言一拍大腿:“行,既然杨千总信得着老汉,那老汉我就豁出去了,不就是一年的收成么!”

    杨鹤笑道:“大叔,您不用担心没有收成,如果真的没有收成,侄儿也不能让您一家挨饿。您有多少亩地,侄儿就给您补多少粮食。”

    董老汉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大胆的种。”

    杨鹤笑着点点头。

    趁杨鹤说话停顿之时,魏山劲和王卫国一个拿着碗,一个拎着水壶走进屋来:“杨千总,喝口水吧。”

    杨鹤笑着接过碗,然后接过水壶倒了一碗水递给董老汉:“大叔您喝水。”

    “你先来。”董老汉忙道。

    杨鹤摆摆手,又倒了一碗递给张凤梧,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碗。

    把水壶交给魏山劲,杨鹤端着碗慢慢饮了一口。

    想了想,杨鹤转头看向魏山劲和王卫国道:“你俩家里没事儿了么?”

    “嗯,暂时没什么事儿了。”魏山劲忙道。

    杨鹤点点头:“我答应过你们,等你们忙完家里的活儿,就让你们跟着我,现在衙门那里正在募兵,你们去报个名吧。”

    “你不是都答应让我俩跟着你了么,怎么还要去报名啊?”魏山劲挠挠头道。

    杨鹤笑道:“我答应你们跟着我,只是同意你们当兵,想在我身边做事,我得看你俩学习和训练的成绩。”

    “啥?还要学习?学习啥?”魏山劲惊讶道。

    “读书识字。”杨鹤笑道。

    “当兵还用读书识字?”魏山劲疑惑道。

    杨鹤笑道:“你要是想一辈子当个小兵,不去读书识字也行,不过你要想有出息,就必须读书识字。”

    “那俺读书识字了以后,也能当你这么大的官儿么?”魏山劲忙道。

    杨鹤闻言大笑:“我这算什么官儿,你要是能好好读书,以后做的官儿比我还大。”

    魏山劲闻言大喜:“行,那俺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做大官儿。”

    杨鹤笑着点点头。

    端起水碗一饮而尽,杨鹤起身道:“大叔,我就先回去了,等买来番薯种子,我再过来。”

    “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董老汉忙道。

    杨鹤笑着摇摇头:“衙门那里还一堆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