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哈尼大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五年科举三年模拟最新章节!

    这小册子究竟做何用途?

    这小册子作用可大了好嘛!——不论是课前预习,亦或是课后巩固,不论名段赏析,还是数学题求解,“小册子”都给分门别类,总结归纳好了。为贴合时下考试的风格,王融还特意增加了“课后习题”,“阶段测试卷”,以便于做题的学子熟悉考题。可谓是全方位地锁定府试。

    她原本甚至还打算收录近几年府试的卷子作为模拟卷。到时候再推出个同系列的“阜阳府试三十八套”,作为“小册子”的配套材料。

    但阜阳府试舞弊案爆发,今年出的这一份府试的卷子势必不能录入。——除却政治考量,在上一届命题官的倒台已成定局,新一届命题官仍未上任之前,考题的偏向性与侧重点依然是一个未知之数。

    所以王融预备等府学考试院的新命题官人选出来之后,将其组织的考试卷子研究透彻了,再做打算。

    王融心中有了打算,叙述起来也是条理清晰。等她将“小册子”的作用及意义一条条,一点点地剖析透彻,两位大大的表情很精彩。

    作为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毕业班”老师,孔先生对“小册子”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每逢府学考试前夕,他都被慕名前来问问题的学子搞得晕头转向。一会儿这个点抓不住,一会儿那道题不会做,个个都把他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他毕竟只有一个人,面对基数如此庞大的答疑小分队,他也只能尽力作答,务必使得双方都不留遗憾。对于其他,也是爱莫能助。

    如果有了王融的“小册子”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完全能略过那些常规问题,避免一遍遍重复同一个答案。到时候一句“答案小册子第xx篇第yy页都有,莫再问我,回家自个做题去罢。”可不就将人打发了么?

    想到这里他对这本“尚未面世”的小册子就多了几分期待。

    至于江大大那就完全是另一种表情。

    他有些稀罕地将小册子翻来覆去地看,不确定地又问了一遍,“你确定?你要将自己整理的小册子公布出去,供所有天下学子抄录?”

    “不是免费抄录,我既编撰得如此幸苦,收些酬劳自然不为过。况且我也不单卖个人,要卖就卖予一个书院!”

    时下科举之风大盛,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科举及第为荣。凡是涉及到科举的书册,资料,从来都是在一个极小的圈子内传播。——像之前王杨氏千方百计欲将一对儿女塞入“重点中学”就读,还不是为了“名校”的师资力量?这个所谓的师资力量其实也就是只对本院学子开放的“内部资料”;杜氏传给王慧的礼仪技巧,也莫不例外。

    因为闭塞,所以珍贵。因为珍贵,所以不是人人都有平等获取的机会。

    在这一方面,比平民拥有更多土地,财产,社会地位的贵族,显然更能得到一些优待。

    而有了这些只在内部流通的“秘籍”,即使面对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他们也有绝对资本能够脱颖而出。

    所以即使高祖定下了“公平取仕”的祖制,意欲不计出身,性别,年岁,“平等”地选拔人才。这项举措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不公平”的隐患。

    王融现在想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内部屏障”。

    你们不是要把资料“内部消化”,意图资料垄断嘛?

    那我就自己造一套“考试宝典”!

    我不仅自己用,我还要给全天下苦于没有“共享端口”的学子一起用!

    而且我才不零售,才不给你们买了继续偷偷藏起来的机会,我要搞就搞批发买卖,一个学院一个学院的卖!

    “……”王融的未尽的话,不知道江大大听懂了几分。他垂着眼似在思索什么,良久,方低声问了句。

    “你方才说予我的好处,莫不是……这小册子?”

    王融眨眨眼,问童子要了支毫笔,在“小册子”的封皮上一笔一划,端端正正地写下“江淮贞”三个大字。末了,又在名字前写了两个小字。

    “主编?”江淮贞提起小册子,突然发现自己有些不认识那上面毕恭毕敬紧挨着几个字了。

    “主编即主持编撰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大眼睛的小姑娘一本正经地同他解释,说话间又落下几笔。

    孔先生凑过去看,还在上面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编者,孔霖(松柏书院教席),王融(松柏书院学生)——”后面还跟了好几个松柏书院学子的名字。其中有不少都是孔先生的学生。

    “化当世,莫若口,传来世,莫若书。即便有万般功勋,史记寥寥几笔堪带过。”

    “著书立说却不然,只要学不灭,书尚存,则后世拜读先生大作者,皆思先生所想,徒先生所往。万世之后,仍有一人继承先生意志,缅怀先生。如此种种,岂不快哉!”

    “融斗胆将先生添为我辈领袖,为天下举学艰难的学子谋求一条出路!”

    王融掷地有声地一番话说完,又郑重其事地冲两位先生一拜。把两位先生都给震傻了。

    首先,王融年纪尚小,说话条盘理顺已是不易,难得她能说出如此有见地的一番话。是为“大智”。

    再者,她身在富家,却能怜恤寒门求学艰难,是为“大德”。

    在江淮贞眼里,大眼居功不自傲,将这注定“仕林扬名”的机会让予他。怎不般配一个“义”字!

    如此大智大德大义兼达之人,何愁他日不出头!

    想到这里,他难得正了脸色,回以一揖。

    “王融你此番功绩,江淮贞铭记于心。来日平阳再会,我必扫塌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