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最新章节!
传说在清朝隆年间,扬州瘦西湖法海寺有一和尚名叫莲性,烧制的猪头很好吃,游客颇喜品尝。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绿杨城,法海僧,不吃荤,烧猪头,是专门,价钱银,值二尊,瘦西湖上有名声,秘诀从来不告人。有一厨师与莲性和尚关系密切,得其真传,于是咸甜适中,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扒烧整猪头”就流传开了,成为扬州一大名菜。而它与“扬州狮子头”、“拆烩鱼头”,合称“扬州三头”,由它们组成的扬州“三头宴”曾盛行淮扬地区。
要说最最有名的佛门美食,当属天下无双佛跳墙。小和尚难得把师傅师兄吃剩下的猪蹄膀海参扇贝等等之类的下脚物收集在一起,炖了一大坛子,称为“燕子归巢”(此菜和尚目前仍多享用,时间为盛大节日过后的两三天里),却给黑心的饭店老板抢了去,着急去夺,又被世人误会是拦路打劫,所以美其名日:佛跳墙。
当然,这些故事多属传说,其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山门掩不住人们对尘世生活的向往。而与那些高僧相比,这些不守清规的和尚似乎更加亲切可爱。
喇嘛食品
藏传佛教僧尼的饮食与藏族人民一样,多以糌粑、乳品、牛羊肉为主。
由于藏传佛教僧众生活在地势高寒的雪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离开肉食就难以解决温饱和维持体力,所以藏传佛教允许僧尼吃三净肉,即:一、不见,不亲眼见为我所杀;二、不闻,不曾听说是为我所杀;三、不疑,不怀疑是专为我所杀。但是,不能吃飞禽、鱼类、驴、马、狗肉。
酥油糌粑是最普通的食品。糌粑的吃法是:在奶茶中加酥油、曲拉(奶渣)、炒面搅拌成块状后吃。或者把糌粑拌好后,用手捏成小酒杯的形状,然后吃掉。
僧尼的早餐约在早晨9点,午餐在中午念经后吃。普通僧尼也坚持过午不食戒,每天只吃两顿饭。戒行高的比丘每天吃一顿饭。但在节日或做佛事的日子里,进餐就不规律了,有时每日要进四五餐不等。
在招待客人或过年过节时用藏餐,其上菜顺序是:奶茶、蕨麻米饭、藏包(灌汤包子)、手抓羊肉、大烩莱、酸奶,共六道。在念经或做法事活动由群众供经饭时,也常以藏餐招待僧尼。
僧尼进餐一般盘膝而坐。饭前颂供饭经。吃肉时,不能用嘴啃,要用刀割。不能用嘴在壶边或勺边喝水。吃完饭,按教规要求一定要漱口,漱完口才能起来。僧尼用碗也很讲究,每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互不乱用。
茶是寺院僧尼离不了的。所用茶叶,多为四川松潘地区产的大叶散茶和湖南益阳产的茯茶砖。饮茶为“熬大茶”和“奶茶”、“酥油茶”几种。熬茶时用专用的铜锅,与饭锅互不相混。平时熬茶的铜壶就坐在室内的炉子上,并盖上小棉罩保温,随饮随倒,非常方便。
部分僧尼喜欢吸鼻烟。鼻烟是他们自己用普通烟草加各种香料研制而成。鼻烟壶很精致,有用黑牛角制成的,也有用象牙、玛瑙和各种玉石做成的。精巧玲珑。遇到客人时,就以鼻烟相敬,作为一种见面礼。但是,在经堂集会和念经时,不准吸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