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从陈桥到崖山最新章节!
这白痴是娘胎里养成的。荣王赵与芮的夫人、宋度宗赵禥的妈妈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怀赵禥时吃了过量的堕胎药,硬生生把他搞得大脑发育迟缓!7岁时才会说话,手脚都是软的…可赵昀非常看好这个婴儿,逢人就说这孩子“资质内慧”聪明着呢!
为什么要选个白痴当皇帝?也实在是迫不得已!赵禥是赵与芮唯一的儿子、而赵昀没有儿子。也就是说,宋理宗两兄弟只有这一根苗!只有这根苗当了皇帝,才不会追究当年的宫廷政变,宋理宗赵昀的帝位合法性才能万古长存!
看到了吧?满口仁义道德、天地人心的理宗陛下,置万民于何地?置国家于何地?从始至终,考虑的都是他自己!
赵禥的脑子很浑,可他的本能实在强!这人当上了皇帝,政治上很有自知之明,彻底撒手,什么也不管,一门心思躲在后宫,做他最重要的工作——传种接代!
宋度宗赵禥创造了一空前绝后的纪录!宋朝宫制:嫔妃侍寝,第二天清晨要去閤门谢恩,由宦官记录年月日,以备日后怀孕有据可查。某一天早晨,人们惊愕地发现:去谢恩的女人居然有30多个…这是很辛勤的。导致他在别的方面,如政治生活上全盘推掉!
由此,贾似道的地位更高!整个朝廷都要像奴才一样的向贾权臣表忠心!
某次。贾似道召集百官议事,突然厉声道“诸君不是似道提拔,怎能到这地位”礼部侍郎李伯玉火了。大声回应“伯玉殿试第二。平章不提拔,也可到这地位”李伯玉罢官…
这样的事很多,最后欺负到白痴皇帝的头上!赵禥尊贾似道为“师臣”而不名、入朝不拜。退朝时,赵禥总是站起来目送其出宫门。让一个白痴这样已很不仁道了。贾似道偏偏还三天两头撂挑子,逼赵禥给他更多的权力!
某一次,贾似道再次辞相。赵禥吓哭了,当廷连连磕头下拜。求他不要走。执政江万里再也看不下去!这实在有悖君臣大礼!他说“陛下不可拜,太师不可再言去”贾似道这才借坡下驴…
如此江山。不亡何待?
权倾朝野,贾权臣的神仙生活开始!他每天不用上班,自有三省枢密院把文件送到他在葛岭的私第里。由其门客廖莹中、翁应龙处理,他不过在纸尾画押而已。他每天在葛岭的楼台厅阁间与姬娼尼妓寻欢作乐、或初秋时与妻妾们趴在地上斗蟋蟀…蟋蟀宰相的名头就是这样来的!
或去西湖上划船“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据说这样也能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某一天,贾似道与众爱姬游西湖。一姬偶然见到两位少年公子,脱口而出赞叹“美哉,二少年”贾似道一笑“你愿嫁他,我就让他们来聘你”潇洒大度?不久,他召集众姬,说是少年送来了聘礼。打开一看,里边居然是那个喝彩姬的人头!这也就是后来《红梅阁》《李慧娘》的蓝本…
贾似道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出事外任、为国分忧、了不起的国之小舅子了,他成了一败类!
25岁的皇太子赵禥即位。尊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为皇太后。当时有人提议请谢太后垂帘听政,代理参知政事叶梦鼎说“母后垂帘,岂是美事”乃止。
10月。宋将祁昌由小路运粮进汉城。杨大渊遣从子杨文安率蒙古军前来攻打。激战三日,祁昌被生擒。
11月中旬,赵禥下诏恢复济王赵竑的少师、节度使官衔,增修其坟。
赵葵上疏“老臣知兵,愿朝廷重用之”被贾似道大骂“此三京败事者之言也”
21日,忽必烈下令取消中书左右部。并入中书省。阿合马被任命为平章政事、阿哩为中书右丞。阿合马不愧是理财能手的一代大奸臣,他重新制定了盐铁专卖之法。
本月。忽必烈采纳廉希宪的建言,正式取消诸侯世守,订立迁转法。
本月,忽必烈命张惠行省山东。12月,命张文谦行省西夏、中兴等路,董文用为行省郎中,以河渠副使郭守敬从。山东经李璮之乱、中兴路经浑塔海之乱,皆因有良臣而得以恢复治理。
咸淳元年(1265)1月,杨文安俘货南宋利州东路巴州与达州交界的得汉城的守将向良的家属,以招降向良。向良以城降于蒙古。
2月1日,宋军与约哈苏的蒙古军在钓鱼山激战,宋军败,损失战舰146艘。
4日,忽必烈设立宫闱局。
23日,忽必烈并六部为四:吏部、礼部合为一,尚书敏珠尔多卜丹;兵部、刑部合为一,尚书严忠范;户部尚书马享;工部尚书帕哈哩。
24日,忽必烈下旨:以蒙古人任各路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回回人任同知,并永为定制。
4月15日,宋度宗加封贾似道为太师、魏国公。称曰“师臣”而不名,朝臣则皆称贾似道为“周公”宋理宗下葬,贾似道依例,以首相兼任总护山陵使。下葬完毕,贾似道便弃官回家。却密令吕文德诈报:蒙古军正在猛攻荆湖北路江陵府的下沱市,举朝大骇。宋度宗、谢太后先后以手诏敦促,贾似道这才昂然进入临安城。
5月22日,忽必烈下令“军中犯法,不得擅自诛戮。罪轻的断遣、罪重的须上奏”
闰5月,忽必烈下令:省并诸路州县共220余。
8月14日,忽必烈任命安图为中书右丞相、伯颜为左丞相。木华黎四世孙安图当年年仅21岁,他推辞道“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居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但忽必烈说“朕已熟思,没比卿更合适有才的人了”而30岁的伯颜也是一代名臣。未来灭宋的主帅。曾祖父述律哥图、祖父阿剌是成吉思汗的部下,父亲跟随旭烈兀西征。伯颜本人生于伊儿汗国,信奉也里可温教,也就是基督教。在一次旭烈兀派他回蒙古本部向四哥汇报工作时,忽必烈留下了他,作自己的近臣“非诸侯王臣也,当留事朕”并亲自将安图之妹指婚于伯颜。
本月。阿术率蒙古兵攻打南宋淮南西路的庐州、安庆府,宋将范胜、*、高兴、高迪皆战死。
本月。宋将方富由夔州路的开州往西面的达州运粮饷,途中被杨文安伏击,方富被生擒。
9月5日,忽必烈之孙、真金之子铁木耳(未来的元成宗)出生。
25日。吏部侍郎李常上疏陈七事:崇廉耻、严乡学、择守令、黜贪污、谳疑狱、任儒帅、修役法。
本月,大名府大水,管民总管张弘范当即决定免除百姓的租赋。有人弹劾其专擅之罪。张弘范回京见忽必烈说“臣以为朝廷储小仓,不若储之大仓”忽必烈问“此话怎讲”张弘范答“今岁责民输租,仓虽实而民死亡且尽,明年租将安出?若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之大仓乎”
本月,忽必烈还是担心安图年幼未更事。于是召许衡、杨诚等人回京,俾议中书省事。许衡来到后,便上疏陈时务五事。忽必烈一一听从。
本月。夏贵率5万宋军攻打潼川,刘元礼所率的蒙古军才数千。众寡不敌,诸将登城,皆有惧色。刘元礼却毫不畏惧的出战,击退宋军。之后两军又在蓬溪激战,从寅时一直战至未时。不分胜负。刘元礼激励将士“此地离城百里。若为敌所乘,则城不可入。潼川非国家有矣!丈夫当以死战取功名,时不可失也”说完手持长刀,率先冲阵。将士皆咸奋,杀得夏贵大败。
咸淳2年(1266)1月18日,忽必烈设立立制国用使司,以阿合马为使。阿合马开始大展其聚敛财货的才能。崔斌屡次向忽必烈进言“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可惜忽必烈都不听。
19日,参知政事江万里被罢。江万里就是那个说出“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太师不可再言去”的人。
6月17日,忽必烈命山东统军副使王仲仁在开封督造战船。
本月,黄震入对,言时弊: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结果被赶出朝廷,去任江南东路广德军通判。7月,礼部侍郎李伯玉因顶撞贾似道“伯玉殿试第二人。平章不拔擢,伯玉地步亦可至此”而被赶出朝廷,去任江南西路隆兴知府。
因高丽国王一再向宗主国蒙古大汗忽必烈控诉海外倭寇对自己的侵扰,日本这个国家终于引起了这位一代雄主的注意!此时的蒙古早已雄踞世界之巅,除了南宋至今不肯臣服外,忽必烈已目无余国!日本小邦?忽必烈本意便是想写一封国书去,迫其臣服便算!
于是8月7日,忽必烈派出第一次赴日使节: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携《蒙古国牒状》(原文:上天眷命,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国王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时,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取道高丽赴日。
以蒙古人此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威势,国书的口气自然不会谦虚!黑的携国书到高丽后,高丽王予以热情款待。但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高丽王并不愿配合黑的完成使命,于是耍了一小伎俩:派宋君斐、金赞2人做黑的的向导,领他乘船来到高丽巨济岛的松边浦海边。出生马背民族的黑的几曾坐过海船?这么段航程下来,估计已天旋地转了?宋君斐指着南方的大海告诉黑的“日本还远在千里之外,风浪太大,危险异常,不如不要去了”黑的见到浩瀚无边、波涛连天的大海,听信了宋君斐的话,带着高丽王给忽必烈的奏章就回国了。自然,忽必烈对高丽王这种敷衍的态度大为不满!
9月29日,忽必烈对廉希宪说“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廉希宪答“陛下犹如尧舜,可惜臣等比之皋陶、稷、契等人,差太多了。今日小治,未足夸也”忽必烈又说到唐朝魏征,廉希宪答“忠臣良臣,何代没有?就看人主能不能用”随后,正当宰相们退出议事之时,突然有内侍入朝堂传旨,说某某事应该这样。廉希宪大怒“此阉宦预政之渐也”遂入奏。忽必烈命人杖之。
10月18日,蒙古太庙修成。
本月,蒙古同知滕州郭侃上奏“淮北可立屯田360所。一屯所田,足供军旅一日之需”本月,忽必烈命制国用司监造神臂弓千张、矢六万支。
本月,汪惟正派蒙古军由小路偷袭夔州路的开州。杨文安命王福率兵助战。王福第一个登上开州城墙,开州城陷,守将宠彦海投崖自尽。
11月29日,史炤、王世昌二人奉张珏之命,收复潼川府路广安军的大梁城。
12月29日,忽必烈接受郭守敬的建议,命他凿金口,导引卢沟河之水以漕西山木石。
本月,刘元礼上奏“成都府路的嘉定府、成都府之间南北相距360里。其间旧有眉州城可以修复。这样可以断绝宋朝援军,围困嘉定府”不过很多人都认为眉州城荒废已久,重修只是徒费人力财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