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之争”:谁赢了

吴淡如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遇见·最美的自己最新章节!

    《红楼梦》是历代小说中唯一留心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也是最能细致刻画女性性格多面性的一本书。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自己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混到这个年纪,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感慨之余,忽然想到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子;仔细想来,那些女子的才华见识和行事风格,样样比他强。

    凭着这么一个念旧的动机,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他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红楼梦》。

    随着他巨细靡遗的描述,随着他的文采铺陈,那些女子,一个一个活灵活现地在白纸黑字上活了过来,两百多年来一直牵动着读者细腻的心思。

    红楼女子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像真人。像真人,不是“完人”,无意为读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和模范,所以各有各的优点,也都各有各的缺点。

    她们的优点没有好到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步,缺点也没有糟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她们不像贞贞烈烈的王宝钏,也不像童话里一路使奸计的巫婆,她们的人性在字里行间处处浮现——我们几乎感受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也可以在生活周遭中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投影,尽管我们和她们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人物的典型特性,竟可以跨越时空,由虚入实。

    钗黛的文学魅力

    谈起《红楼梦》中的女子,十二金钗中最重要的主角,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自古《红楼梦》迷们,总分成“拥林”和“拥薛”两派。曾有这样的记载:清朝两个文人朋友,谈起《红楼梦》来,一个“拥林”,说薛宝钗奸诈;一个“拥薛”,说林黛玉尖酸。两人一言不合,竟然打了起来,旁观者劝架才得以分开,后来两人只好赌誓,碰面时绝口不提《红楼梦》。

    听起来是个笑话,不过是小说人物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何必认真到这个地步呢?但小说中的两个人物,能令爱书人爱到如此痴狂,也算是桩佳话了。这种魅力,可是其他的小说人物很难匹敌的,不是吗?就算是看《三国演义》好了,没有人会为拥戴曹操或刘备打架,也没有人会为支持周瑜或诸葛亮闹得不开心。

    被文人“旗鼓相当”拥护的真人是有的,最显赫的恐怕只有李白和杜甫。尽管李杜生前算是精神上的知己,为了拥李或拥杜,历代总有些文人吵吵闹闹。喜欢这个,就贬低那个,非要定出个胜负不可。

    就像唐诗不可能没有李白或杜甫,《红楼梦》里也不能没有黛玉或宝钗,少了谁,故事都不会精彩。

    她们也许是曾经在作者早年记忆中出现的两个个性迥异的女子,在小说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对照组,“木石前盟”会领先,还是“金玉良缘”够实力?这个伏笔一直是《红楼梦》的主线故事,引领许多读者穿越大观园里的细流水账寻觅下去。

    从EQ来看林黛玉,人人都会觉得她的缺点比优点多。

    她的器量确实小。器量怎么小呢?写她器量狭窄的例子都很生动,比如:薛宝钗的母亲,托个管家送宫花给住在贾府的姐妹们。送花人顺路送了过去,最后才送到黛玉的住处,因为她住得最远。别的姑娘拿了宫花,好歹会对送花的管家说声谢,她偏偏要拐弯抹角地问:只送我一个,还是大家都有?那管家摸不着意思,诚实回答:大家都有,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听了,竟然冷笑道:我就知道,如果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拿到我这里来。

    连收到礼物都不开心,这样的女子,确实难讨好。

    还有,她太自命清高。大观园里养了个戏班子,戏班子里头有个小姑娘,大家都觉得她长得像黛玉,但人人也都知道黛玉小心眼儿,正心照不宣时,神经最粗的湘云却把实话说出来,惹得黛玉大大地生了气。只因戏子身份卑下,就不能长得像她?换作宝钗,必是一笑置之,她却斤斤计较。

    她还有些刻薄。刘姥姥为了弄点儿银子度过荒年,阴错阳差进了大观园,逗得贾母无比开心,不喜粗人的黛玉却在私下称呼这位老太太“母蝗虫”!

    黛玉葬花,向来是《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那一幅少女荷锄葬花的画面,确实凄绝美绝。然而,这样的景象背后,藏着的不只是多愁善感的灵魂,还有一颗拒绝接受现实的心:连落花陷污泥她都无法忍受,怎么可能接受世间种种丑恶?

    平日都已经这么小心眼儿,一碰到感情,更容不下一粒沙子。别说沙子,可能连一点儿灰尘也容不下吧!偏偏大观园里出现了薛宝钗这个大情敌。宝钗身上还戴着个金璎珞的佩饰,和贾宝玉凑合成“金玉良缘”这件事,怎不教她如鲠在喉,动不动就和宝玉怄气!这样会生闷气的女子,在长辈眼里,怎么当得了好媳妇呢?

    所以她不像薛宝钗一样得到长辈的属意,她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从心理分析来看林黛玉,自命清高的背后,是自卑在作祟。她自幼丧母,少女时期又丧父,只好投靠外祖母和舅舅,寄人篱下,个性好强的她为了一点儿尊严,把自己弄成一只纸老虎,空架子里头藏着一颗比豆腐还柔软的心。

    然而,林黛玉的文学形象却仍讨人欢喜——我们看得出她的真诚,她有心眼儿,却没心机;她很聪明,却一点儿也不精明。我们不知不觉像贾宝玉一样爱上她了。不然,我们不会在这个小心眼儿又有点儿刻薄的女人吐血焚稿、而“一**人”又拿宝钗冒充黛玉嫁给宝玉时,忍不住掩卷叹息,悲愤地掉下眼泪,心里为她打抱不平,说:“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她的缺点与优点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正因她自视甚高,所以她不会劝宝玉好好读八股文考取功名,绝不是个俗不可耐的女人(你有没有发现,在历代小说中,她也几乎是唯一一个敢瞧不起功名利禄、不肯尽心尽力鼓励男人考状元的奇女子?);正因为她是个美貌又孤傲的少女,所以由她葬起花来不显得虚伪矫情;正因她薄命,所以她不必面临贾府被抄家时树倒猢狲散的不堪。

    没有出路的时代,这样的女子唯有香消玉殒才能逃离。在一个封建时代,一个女人再有才华,也不过是要嫁个好丈夫,生几个好儿子。林黛玉再文质彬彬,也得走这条路;但以她的个性,以她虚弱的身子,为她安排个完美而庸俗的下场也很牵强。如果你是贾母,恐怕也只要这样的外孙女,不要这样的孙媳妇吧?我们虽然同情她的焚诗毁帕,抑郁而亡,心里却又明白:人间总有许多不得已,这样也好。

    这样也好。你记得金庸小说里的黄蓉吗?有两本金庸武侠小说都写到黄蓉。《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是个心眼儿好多、鬼灵精怪的少女,让大家好生欢喜,就算她有时手段太狠了些,我们也舍不得怪她;《神雕侠侣》里头的黄蓉已是个中年妇人,心眼儿依然很多,处处防着杨过,却只叫人觉得这女人能干有余、度量不足,好生难搞。

    两本小说中,黄蓉的性格其实没变,只是年纪变大了。这是人间很不公平的一个通则:美貌少女刁钻很可爱,中年妇女刁钻起来,你却会觉得她嘴脸可憎。人不能越活越老,还“吾道一以贯之”。

    林黛玉若嫁给贾宝玉,两人可能要吵一辈子。林黛玉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宝玉口中最俗气的人,不得不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愁眉苦脸,动不动因为老公流连在脂粉堆里而大发脾气,不可能自命清高地活下去。

    让林黛玉在该出局时出局,是天妒良缘,却也是个巧妙的安排。

    《红楼梦》如果写成大团圆,那必然是本俗不可耐的小说了。

    如果说,林黛玉像文人,薛宝钗就像商人。

    黛玉是文人之女,宝钗是富商之女,她们的出身点出了她们的性格。

    林黛玉说话酸不溜丢,爱使性子;薛宝钗却懂得事不关己不开口,打好人际关系。她也有才华,不输林黛玉,只是意趣不同;黛玉写的诗意境总是悲苦,宝钗的诗却总是很吉祥如意的,连歌咏柳絮——一向被视为无根而漂泊的可怜柳絮,都可以被她翻案,写成“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一个“正面思考”的人。

    黛玉是个写意的人,宝钗是个写实的人,葬花对她而言必然是个荒谬的笑话。如果没有宝钗这个凡事踏实的对照组,林黛玉的形象必然失色许多。然而,乖巧懂事,未必出自纯洁天真。林黛玉小心眼儿,却没心机;薛宝钗器量大,心机却深。在大观园里的薛宝钗,也不过十来岁,就非常懂得做人。会做人到什么地步呢?她分送礼物时,连贾府里行事最卑鄙的赵姨娘(贾宝玉父亲贾政的侍妾,也是贾环和探春的母亲)都有一份。就连赵姨娘都会受宠若惊地想:怪不得人家都说宝丫头好,如果是林丫头,连正眼都不会看我们母子一眼,别说送东西了!

    黛玉说话处处调侃人,宝钗说话却处处为人着想,话虽不多,迎合长辈却很周到。宝玉跑到母亲王夫人房里和金钏儿调笑了几句,惹得王夫人生气撵走金钏儿,金钏儿竟然投井自杀以证明自己无辜。王夫人正为处理金钏儿的丧事惴惴不安时,宝钗还可以含笑对着王夫人说:我们都知道您一向是个大善人,所以您才以为她的死跟您有关。我想她不是赌气投井,是在井边玩,不小心掉下去的;就算她是生气去投井的,也是个糊涂人,死不足惜!

    话说得好听,也说得有理。说完还把自己的新衣服拿去给金钏儿做丧服,帮王夫人一个忙,表现出毫不忌讳的气度。这一点,使她深得未来婆婆的欢心。

    可是,这样的安慰话可不是一般少女说得出来的。她识大体,却近乎无情。黛玉连花谢了都会哭,宝钗见人死了都能淡然处之。如果你有宝钗这样的朋友,你会怀疑,她对你和气,是否出自于真感情,还是只为了证明她会做人而已?

    赢的是翻脸无情的命运

    一个重情,一个重理。钗黛之争,也是情理之争。

    不过,《红楼梦》里,钗黛之争都不是明争,读者看不到惊心动魄的爱情争夺战实况转播。因为宝钗从来不跟黛玉明争,向来都知退让,甚至很懂得收服黛玉的心,最后连黛玉都忏悔自己太多心,认她为知己。

    钗黛之争也是“喜欢”与“爱”之争。宝玉爱黛玉,却也喜欢宝钗喜欢得不得了,虽然对林妹妹的挚情铭刻在他心里,但他也应该会很犹豫:如果是宝钗远嫁,他又何尝舍得这个贴心的宝姐姐!

    一整部的《红楼梦》,宝钗应对进退无一不得体,但无人能看出她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甚至在黛玉病入膏盲时,她竟可以镇定地顶替黛玉嫁给宝玉。虽然说长辈之命难违,但她表现得依然稳重,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也就有点儿让读者心寒了。宝玉曾说,女人婚前都很可爱,像珍珠;婚后却常沾染了男人的气味,变得混浊起来,成了鱼眼睛,比男人更不可爱。婚后的宝钗就应验了这句话,变成一个只会苦劝丈夫考功名,丈夫只要有一点儿伤春悲秋她都要大泼冷水的妇人。

    钗黛之争,宝钗坐上宝座,然而现实中的“金玉良缘”却无法击退精神上的“木石前盟”。

    虽然当上贾家的好媳妇,对宝钗却只是悲剧的开始,因为降罪抄家、繁华不再,一场崇尚性灵的红楼梦,在这个时候,已是曲终人散的时刻。宝钗虽然得到“宝二奶奶”的头衔,却没法戴上光芒万丈的胜利冠冕,因为贾家和薛家,都变成明日黄花,不可能再回复往日荣光。末了,宝玉为

    了交代,留下一个后代,考上一个功名,然后便出家了。

    钗黛之争,宝钗的胜利并不风光,赢的是翻脸无情的命运。

    一个死,一个逃,一个守活寡,若要以结果论英雄,《红楼梦》里,无人胜出,男人女人,都是一枚不由自主的小棋子,那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逃不出命运的时代,你我都得接受此等的无奈。然而宝玉、黛玉、宝钗却如此鲜活地活在我们心里,让我们仿佛备受荣宠的贾宝玉,为了黛玉和宝钗谁可爱而犹豫,这就是作者的胜利,赢的是曹雪芹。

    (本书为《爱上红楼梦》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