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穿越之民国崛起最新章节!
趁着过年这个时机,赵汉青把手下的主要成员召集到了天水,总结汇报一下这一年以后所取得的发展成果。
这一天,在天水军营赵汉青的房间里,屋里生着炉火,暖洋洋的,赵汉青坐在主座上,下面围坐着一圈他的部下,左边坐着的是文官,军队的军官都坐在右边。
左边坐着的有从礼县赶来的钱昌盛和柳清颜,从上海赶过来的李旺,从陇东平凉过来的陆洪涛,而在右边坐着的有沈云鹏,柳书惠,高大力,钱峰,陆涛,这些人目前都是赵汉青手下的主要文臣干将,也是以以赵汉青为首的军事武装团体的核心成员。
赵汉青已经提前通知了他们都知道这次会议的内容,他们也做好了准备,能参加这次会议的人都明白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他们真正成为了到了赵汉青团体的核心成员,所以他们都提前做足了功课。
看到手下的人都到齐了,一个个的正相互寒暄着,赵汉青咳嗽了一声,站起身来,下面的人都静了下来,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等待赵汉青的发言。
“各位,趁着过年这个时机把你们聚集到一起,除了大家一起过个热闹欢快的好年之外,还有就是要召开这次的年末会议,内容大家也提前知道了,下面我就听听各位这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吧!”赵汉青说完之后,就坐回了原位。
下面的人听了完后,都集中了精神,这时候钱昌盛站起身来,对着大家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抛砖引玉,先汇报一下这一年来陇南的发展情况,这是我和柳兄一起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整理的。”
钱昌盛是在得到赵汉青提拔赏识,才得以成为礼县的县令,现在他还已经被赵汉青委托管理整个陇南地区政事,他知道这一切的结果都取决于赵汉青,于是他极力充分表现自己,就是为了得到赵汉青的认可。
而对于一开始就和赵汉青关系很亲密的柳清颜来说,讨好不讨好赵汉青没有什么区别,也没那个必要,所以干脆做个好人,让钱昌盛把自己的那份报告也一起给念了吧!
“这一年以来我们由于我们解决了陇南大部分的恶霸地主,收回了他们所有的土地,所以现在各县政府差不多掌握了陇南60%的土地····”赵汉青认真听取着钱昌盛的汇报,他逐渐对目前的陇南的情况有了大体的了解。
首先就是赵汉青那无耻的收刮土地的行动政策,使得现在陇南大部分的土地都集中到了政府手中,然后再按照人口分给百姓土地,每人可以获得四亩的土地,正是凭借这个土地政策,赵汉青才迅速取得了陇南百姓的支持。
但同样的也遭到了陇南各大地主的顽强抵抗,幸好赵汉青手上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要不然这个政策是绝对实施不了的。
政府又把剩下的土地集中起来,由赵汉青出资成立了一家农业垦殖公司,和一处农业大学,统一管理,发展农业与养殖业,成立自己的农业试验中心,培育新型的高产水稻等粮食作物。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粮食那还有人能听你的话,所以赵汉青大力发展农业,修建水利,只有让人吃饱了肚子,人们才有力气做事呀。
陇南的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干活的劲头十足,而赵汉青又在陇南开设了几处生产化肥的工厂,主要生产氮肥和钾肥等,提供给百姓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收成。
而农民生产的粮食则有当地政府以高出当时市场粮食价格一成的价格统一收购,乡镇都有政府派驻的行政人员负责收购,使得政府有了粮食储备可以自由支配,农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金钱回报,皆大欢喜。
对于那些没有被赵汉青收回土地的地主家,政府则强制他们降低那些佃户的佃租,同时加倍向他们征收农业税。
同时这一年来,钱昌盛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完善陇南各县的土地灌溉系统,大力修建公路,完善陇南的交通体系,使得现在陇南各县都基本相互有一条公路相连了,有了平坦的公路,加上现在陇南大力提倡发展商业,使得陇南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农业灌溉系统修建的很快,当这些灌溉系统修建完成之后,便可使得陇南的农业抗灾能力大大的提高,形成每年保有的农业产出。
现在在陇南的公路上不隔多长时间,就会看到一辆辆卡车运载着大量的水泥,沙石等材料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也正是有了这些卡车的强大运输能力,才使得陇南的修路进行的如此迅速。
这些卡车大部分是赵汉青让小雪从飞船里生产的,而也有一部分是赵汉青开设在陇南礼县的汽车制造厂里生产的,产量不大,但这是很好的起步了。
这一年,陇南各县的税收比往年多不了多少,主要是因为政府取消了大量的苛捐杂税,但由于商业的兴起,商业税收提高了不少,所以总体没有多多少,但相比陇南为修路,修水利等花费的钱财,这点税收根本就起不了多少作用。
这时候赵汉青从英美各国赚取的大量资金起了作用,修路等工作的那些钱几乎全都是由赵汉青出的,人们都被赵汉青雄厚的财力所震惊。
另外,钱昌盛详细介绍了陇南这一年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马虎不得,尤其是发展工业,更是离不开理工人才,所以一开始,赵汉青就严格要求重视发展教育,大量兴建学校,培养出我们自己的理工人才。
为了发展教育,赵汉青出资在每个县城都建设了一所中学和十所小学,老师都是从华北地区最高价聘请而来的,每月工资都有十几块银元。
还在天水新成立了一所理工大学——华夏西北理工大学,首批大学老师大部分都是从海外招募的外籍教师,是跟随着美国的技工一起来的,而且还把礼县的政法大学和腾龙军校也迁移到了天水,现在这两所大学已经招收了三批学员,很快他们就可以毕业进入岗位。
而且钱昌盛还借助从华北,华东,江南等地区招募工人的机会,忽悠回来大批的青年学生,尤其是在知道了赵汉青在这里之后,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涌向了西北,为赵汉青带来大批的优秀人才。
这年头百姓看病很难,主要是医院很少,为了解决着一状况,赵汉青还指示他们在每个县城都要修建一家医院,从华北等地招收医生,并成立了陇南医学院,用来培养医护人员,加上赵汉青本身就有着青霉素等药物的制作工艺,所以赵汉青尽力降低药物的价格,使得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虽然无法和后世的医疗体系的完善相比,但至少赵汉青现在开了个好头,极大的改善了目前陇南各县的医疗情况。
还有就是,师范大学,生物大学,地质勘探大学等一连串大学都被草草的创建出来,很多大学现在还都只是个空架子,不过至少有了赵汉青提供的资金支持,教师有着丰厚的待遇,学生学习大都是免费的,再加上有了政府工作人员的组织,这些学校未来势必会发展壮大起来,以后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的。
除这些之外,钱昌盛着重介绍了这一年来,陇南各县关于采矿,冶金,建厂的主要情况。
陇南现在就在赵汉青的大后方,这里已经起先发展起来,为赵汉青的工业发展计划打下了基础。
由于赵汉青提供了大量的炸药,还在礼县建设了一家炸药生产厂,为开矿提供了足够的炸药,招募了大量的青壮,流民,让他们进到矿山里开矿,赵汉青提供了许多开矿用的机器设备,加上TNT炸药的使用,开矿的效率很高。
开矿的问题主要有柳清颜负责,钱昌盛辅佐的,但他也是了解的,至于矿场的管理人员,都是精心挑选的,还有是从李旺在上海设办的工商管理学校选过来的。
成县,徽县,两当县主要有铁矿,铜矿、煤矿、锌矿等矿产资源,采矿的利润很不错,尤其赵汉青记得后世的文县有着一座阳山金矿,储量非常丰富。所以赵汉青刚回来就把从英国带回来的那种探矿队派到了陇南文县,让他们寻找金矿的具体位置。
现在他们早就确定了金矿的位置,柳清颜也派人前去开采了,估计很快就可以见到收益了。
炼铁、炼钢都是很有利润的,现在陇南土地的重新分配,使得地方上对农具的需求很大,另外兵工厂制造子弹、手榴弹、枪支,还有修铁路等都需要钢铁,现在陇南最缺的就是钢铁,幸好赵汉青从美国进口了大批的钢材,这才缓解了钢铁短缺的状况。
但仅凭进口不可能维持长久,随着以后钢铁需求的增加,发展自己炼钢工业势在必行的,而炼钢还需要机器设备,机器的精密程度其实以后就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未来,现在西方各国的工业设备并不怎么先进,赵汉青完全掌握着比他们先进许多的技术。
赵汉青在礼县建设的几家机械加工工厂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可以投产了,尤其是那几座钢铁厂,现在已经可以日产20吨的钢铁了,虽然不多,但主要是培养出了许多技术工人,这让赵汉青很高兴,这意味着接下来赵汉青再开设工厂就不愁没工人可用了。
最重要的是成立的那家兵工厂现在也已经能够自己制造部分军用武器了,比如汉阳造步枪、子弹、手榴弹、每天可以生产步枪50支、子弹1万发,手榴弹500枚,不用天天依靠赵汉青让飞船提供武器了。
现在他们正在培养工人生产捷克ZB26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和迫击炮、掷弹筒、榴弹炮等这些重武器的制作技艺,争取快速实现所以武器自己制造的能力。
还有就是铁路修建的计划,从外国招募的铁路工程师已经设计好了一条从天水修往陇东平凉的铁路线路,目前钱昌盛正在组织工人准备过年后就开工。
甚至赵汉青还下令提前勘探路线,设计从天水修往兰州连向新疆的铁路线路,他在为以后的铁路修建做计划。
听着钱昌盛汇报完,赵汉青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年来陇南的重工业发展确实很快,主要是为以后打下了底子,有了这些基础,赵汉青相信不过多久,就会有更多的钢铁产量,更多制造能力。
接着轮到陆洪涛汇报关于陇东最近的情况,陆洪涛站起身来,缓缓地开口讲道:“陇东刚刚稳定下来,目前主要以保持稳定,政府政策并没有多少变化。
但关于开矿和建厂、修路的问题,我多讲一些,在庆阳我们发现了一处大型的煤矿,现在已经派人前去招募工人开采,按照汉青的指示,我们查封了所以私人开设的采矿场,统一由我们开采,关于兴建工厂的地址已经选好,就等开工了,百姓目前也还平静,总体来说,陇东的局势还算稳定。
陇东的道路修建也在进行,一切都在按照你们之前在陇南的政策实行的,相信很快陇东也会发展起来的。
这些都是近期做出的,赵汉青大都知道,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李旺和詹姆斯在上海的发展情况,那是赵汉青在上海设下的一步棋,很重要的,现在甘肃地区深具内地,虽然避免了列强的掠夺,但也因为这样经济发展缓慢,物资匮乏,赵汉青需要上海这个海港为他进口需要的物资。
更重要的,赵汉青让詹姆斯他们开设的兴华公司,一是为了赚钱,让自己的商品尽快控制华夏的市场,二就是为了抵抗列强们的经济掠夺,现在赵汉青就准备听听李旺,在他从上海离开后,他们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