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毒清最新章节!
说完了买卖的事,父子三人吃了一顿晚宴,时间有些晚了,杨士勤的作息很规律,吃完饭他就去休息了,杨勇一路奔波,也是疲惫异常,也回自己的院子休息去了。
而杨猛却是有些兴奋,没有丝毫的睡意,来到刀手们把守的库房,杨猛要看看洋鬼子的东西,到底比大清强了多少。
杨猛的现在虽说没什么敌人,但他潜在的敌人不少,想要独霸云南,首先要对上的就是云南的官府、清兵,想要获取土地,就要对上云南当地的豪强士绅;就是占了云南大清朝廷也不会善罢甘休,但最为让杨猛忌惮的不是大清,而是战败了大清的外国列强。
广州城下,区区几艘炮舰,一千五百多英国士兵,就攻占了陆基的虎门要塞,这个时候的武器怎么样,杨猛不清楚,但枪大抵不过是些砂喷子,炮也没有后世那样大威力榴弹炮,一天丢个要塞,这仗根本没法打。自己的云烟危害有多大,杨猛清楚的很,不断货能瞒个三五年,一旦断货或者是时间长了,洋鬼子回过味来,报复是肯定的。
指望大清顶住洋鬼子,杨猛还不如找根绳子上吊,可是现在的杨家对抗大清都费劲,对上洋鬼子绝对是死路一条。
了解洋鬼子的各项实力,看看大清与洋鬼子的差距,一是可以防备洋鬼子,而是可以借助洋鬼子的火器对付大清,对于洋鬼子现在的技术,杨猛必须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打开一个个包裹,棉布、呢绒、棉纱占了多数,一看这些东西的质量,杨猛就知道这是机器产品,整齐、平滑,比自己身上的土布齐整。
机器是个什么效率,杨猛十分清楚,这一台织布机、纺纱机,弄不好就能代替几百上千的劳力。
自己有作坊制作皮靴、衣服,杨猛对这些也有了解,一个人一天能织七八米土布,就算是好手了。这土布虽说厚重一些,可衣服这玩意,就是消耗品,多穿一年少穿一年,没什么大区别。
再说了就那些种地的庄农佃户,能做的起新衣服的不多,这些东西最终还是让那些富农、商人、地主、官僚给消耗了。
土布是庄农佃户挣钱的门路,男人耕种、女人纺织这是近千年的传统,可对上这些洋布、呢绒,土布就没了市场,庄农佃户生活不易,少了这一份收入,直接就影响他们的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种种生活所需想要自给自足,很难!
没了进项只有花销,庄农佃户就得拿粮食来换取一些必需的生活物资,一消一减弄不好全家就会挨饿。
再打开一个包裹,是一布袋面粉,白布袋子上打的是英文,再开一个是袋白糖。这些东西也进口,布匹就算了,这白面进口,就有些扯淡了。
民以食为天,洋布让庄农佃户的收入减少,再进口面粉,粮价就要降了,这么玩那大清的农民手里,还能有余钱?
土地的产出本来就少,还要拿出粮食,来换取一些生存必需的东西,时间短看不出什么弊病,时间一长最遭殃的就是那些庄农佃户。
辛辛苦苦一年,换来的就是忍饥挨饿,周家庄农佃户的样子,杨猛可是记忆犹新,大清这是在作死啊!
可不作死又能怎样?人家是端着枪杆子上门做买卖的,鸦片、洋布、面粉,这些看着不起眼,可桩桩件件都是摧毁国计民生的东西,持续个十几二十年,这大清是个什么样子,杨猛不敢想象。
都说大清末年是黑暗时间,看看这些东西,杨猛能深深的体会到,这些布匹、粮食,带来的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无边的黑暗。
在杨猛看来,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自己也这么做,弄机器代替人工,空余出来的劳力,来做其他的事情。
当工人挣钱,做农民产粮,女人气力不行,就购买牛马、制造农具,提高耕作的技术水平,提高田地的产量。后世亩产一两千斤粮食,这个杨猛不需要,只要现在亩产能翻一番,到了七八百斤,就是再少一些五六百斤,也足够消耗了,不饿肚子就有气力做别的事情。
打开这几包货物,也让杨猛对宜良的规划,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
库房里堆满了货包,杨猛也来了兴致,上去又打开了一个,这次的货物是几个盒子打开一看,是整套精美的银制刀叉。
拿起一把叉子,又发现了问题,这东西很精致,背面还有钢印,把全部的盒子都打开,杨猛拿着手里的叉子,一一作了对比,分毫不差!这是机器货。
自己身上的皮带、军靴,上面的铜件,都是铜匠手工打制了,一个皮带扣半天,鞋带孔的铜铆,从打制铜皮,到弄好一双鞋子,也得大半天。
有了机器,这些东西一个人一天,不得成千上万的制造?一台机器一个人,抵得上一个熟练铜匠一两年的工作量,这差距有些令人咋舌。
接下来就是一整包的火柴,云南人用的是什么?火石、火媒子,那玩意比起火柴,差的也是不小。
棉线、钢铁块、纸张、烟卷、颜料、染料,一一在包裹之中出现,这些东西不是机器货,就是能冲击农业的东西,看到这些东西,杨猛的心里很沉重。
包裹里的货物也就这些了,余下的货物都是装在木箱里的,应该是弹药、火枪、军刀之类的东西。
撬开一个木箱,里面全是火药,这进口的火药与大清粉末状的火药也不一样,都是颗粒状的,这东西的威力,还得试一下才知道,库房里大多是易燃的货物,杨猛暂时熄了这个想法。
一个个的撬开木箱,找到了火枪和军刀,这些枪械与杨猛之前缴获的三把火枪差不多,虽说造型各异,但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些枪杨猛都看不上,性能太差,七八十米的有效射程,一分钟顶多两三发的射击频率。百十米的距离,双方各自站定先互相执行死刑,然后幸运没中弹的肉搏血斗,太没技术含量了。
虽说看不上,但有总比没有要强的多,杨猛一边鄙视洋鬼子,一边想着自己的那些手下,这一对比杨猛无奈的苦笑了。
自己那些刀手,别说对上火炮,就是碰上一群手持这种火枪的洋鬼子,除了以命换命,也没别的法子,而且胜率也低到了极点。
老丁说的广州一战,清兵近两万人,被千多英吉利人连打带吓直接溃散了。先不说对上洋鬼子,自己现在这些手下,对上两万清兵就是有死无生的结局。
不说清兵多垃圾,也不说英军多厉害,单单人数上自己就处于绝对的劣势,再加上先进的火器,想赢洋鬼子,自己就得先学他们,把他们的东西先学到手,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掂了掂这些长短火枪,杨猛发现了不对,这枪的重量的不对,一一试过之后,这个猜测被证实了,这些枪大多不能用。
原因只有一个,枪管里的铅弹。这些枪无论长短,都是机器货,重量不会有明显的区别,可有的枪却比同型号的枪支重了一两斤,杨猛拿着通条试了一下,枪管整个被堵住了,借着烛火,杨猛可以清晰的看到枪管里的铅弹。
找了十来把长枪试了一下,四把没问题,其余的枪管里,全部有没发射的铅弹。依着弹丸的大小,杨猛比照了一下,最多的一支枪管里,得有十来发子弹没打出去,这玩意要弄出来肯定费劲,自己大哥这次被溜达了,这些枪械多数应该是等待维修的旧枪。
慢慢的想了一下,这些火枪的用法,杨猛不由的笑了。身在前线时间就是生命,一帮人开火,加上这枪的烟火大,一紧张、一疏忽自己的枪打没打响,就不清楚了,这可能就是枪管里这些子弹的来路。
现在夜深人静也不是试枪的时候,丢下这些火枪,杨猛开始查看那些军刀。
好嘛!这堆军刀更是五花八门,骑兵刀、指挥刀、短刀、刺刀、枪刺,什么玩意都有,杨猛一把把的看了,上面有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有的还有阿拉伯文。
这些军刀也大多是旧货,有的刀身上有明显的垭口,但一柄柄军刀,全部都是钢制的,与自家刀手们那些黑漆漆的铁刀相比要强的太多。
这些刀的宽度,也就二指上下,刀背厚度有个四五毫米,一把刀两三斤重,轻便锐利,刀身上有血槽,这与刀手们,厚实沉重的铁刀相比,杀戮效率和持久性绝对不是一个档次的。
捡了几把长刀,就着地下的砖缝,杨猛试了试这些刀的质量,杨猛前前后后试了二十多把刀,只断了两把,一把还是从刀刃上的缺口处断的,这些刀从性能上绝对强于杨家的铁刀。
刀虽然不错,但用起来合手的也不是很多,多数马刀弧度太大,滇马没有速度,用起来不方便,剑形的军刀技术要求高,劈砍与刺击,还是劈砍易于掌握。
将这些军刀一一看了一遍,杨猛选出了俄国军刀,和德国的刺刀,俄国军刀弧度合适、长短适中,给刀手们使用正合适。德国的刺刀也很不错,做工精细、还带着护手勾,唯一的缺点就是长了一些,将近六十厘米的刀长,做长刀短了,做匕首又长了。
看着库房里的这堆利器,杨猛想笑,可嘴咧开了,却发不出笑声,大清比洋鬼子差了太多,单单是军刀、火枪,就有这么大的差距,那更为犀利的火炮呢?
大清与洋鬼子的差距,就是他杨猛与洋鬼子的差距,大清与洋鬼子难免一战,他杨猛又何尝不是呢!自己的那些东西,早晚有一天洋鬼子会回过味的,到时候,报复也会无比残酷吧!
购置洋枪、火炮,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军火技术几年、十几年就会变革一次,杨猛可不想自己成为,淘汰产品的使用者,学技术、开工厂、培养自己的工程师,才是不挨揍的法门。
云南这里铜矿无数,煤、铁、铅、锡也有矿藏,开矿建厂自给自足,才是他杨猛的路子,不然在武器上被人扼住咽喉,自己挣再多的金银,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引进技术、招纳技工,就是他杨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