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中医学最新章节!
■学习目标
1.掌握藏象的概念及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2.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的联系。
3.了解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亦称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之征象。“藏象”,即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以及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的征象。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腑是藏于体内的所有内脏的总称。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形态特点,脏腑可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古人认为五脏在形态上属于实体性器官,在功能上,有化生和贮藏精气作用。精气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在形态上,属于管腔性器官,功能上,六腑是主“传化物”,即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即异于寻常的脏腑。因其形态上多中空,与腑相近;而功能上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其中,胆因形态上是中空,功能上又储存属精气的胆汁,故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如《灵枢·经水》云:“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从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反复医疗经验的总结 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知识拓展
中医的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异同
名称相同:除三焦在现代医学中没有外,中医其他的脏腑名称西医皆有。
内涵不同: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还包括了生理病理的表现;而西医学中的脏器则是一个纯形态学的概念或实体性的结构。在功能上,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含西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学一个脏器的功能也可能是中医学的几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所司,且与躯体官窍等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
一、心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和小肠相表里,与五季之夏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心位于胸腔偏左,隔膜之上,肺叶之下,圆而下尖,形如倒置的莲蕊,外有心包络卫护。即《类经图翼·经络》描述的“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主血脉 主血脉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的功能。主,即主持、主宰之意。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即血液;脉,脉管,是血液流行的通道,又称为“血之府”。由此可见,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心脏是这个系统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从而运行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心的这一功能,称之为心气。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从与其相关的外在组织如脉搏、舌、面色等反映出来。心脏功能正常,即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如常,脉搏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舌质颜色正常呈淡红色、活动灵活;若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则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淡白无华,舌质淡,脉象细弱无力等;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之证,出现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促、涩等症。
2.主神志 主神志又叫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对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表现在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反应等多方面,如形容某个人神采奕奕、精神十足的神即指广义之神;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心所主之神。
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故称心为“君主之官”。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为“心主神志”提供了物质基础。
心的气血充盛,心神得养,则神志活动正常,表现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精神振奋,能与外界环境协调统一。若心有病变,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可出现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异常。例如,心的气血不足,可使神失所养,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表现;血中有热,扰动心神,则表现为烦躁、谵语,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痰火扰动心神,则出现神志昏乱、狂躁不安、哭笑无常、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狂证。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喜 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志,即情志;喜,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良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适度的喜悦,可使心情愉悦,气血通畅,反应灵敏;若过度,则使心气涣散,神无所依,神志不宁,甚至累及其他脏腑。
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体合脉,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因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心气又是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往复运行的动力之故。其华在面,指心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出来。这与面部的血脉比较丰富有关。华,即光彩、光华之义。所以心的功能正常,心血充盈,则血脉流畅,面部红润光泽,脉搏和缓均匀;若心气不足,鼓动乏力,血脉不充,则面色淡白无华,脉象细弱;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面色晦暗或青紫,脉律不整。
3.开窍于舌 开窍,是指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特定联系。心开窍于舌,因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之气血也循经上注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故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活荣润,柔软灵活,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心功能失常,也可由舌表现出来: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舌尖红赤,甚至舌体糜烂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则舌强语謇等。
4.在液为汗 素有“汗血同源”之说。因汗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汗出过多不但损耗津液,出现口渴、便干等,也常因损伤心气、心血而见心悸怔忡,神疲气短,面色淡白,甚则亡阳肢厥。
附:心包络
(一)形态部位
心包络,简称为心包,为心脏的外膜,其上附有脉络。
(二)生理功能
有保护心脏,代为受邪的作用。故外邪侵袭于心,心包常先受邪。临床主要表现在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在温热病热陷心包,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妄言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由痰浊蒙蔽心包出现神昏模糊、意识障碍等心神昏乱的病态。故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一致,所以临床上辨证与治疗亦是相同的。
二、肺
肺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在肺系。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助心行血。在脏腑中,其位最高,为五脏之长。和大肠相表里,与五季之秋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肺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其位最高,覆盖五脏六腑,因此有“华盖”之称。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故为“娇脏”。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主呼吸之气 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不断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此谓之肺“司呼吸”。
若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因各种原因致其失常,则会出现咳嗽、呼吸不利、胸闷、喘促等。
(2)主一身之气 指一身之气皆由肺所主。表现在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的正常运动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肺参与了一身之气的生成,主要是与宗气的生成有关。宗气是由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它积聚于胸中,通过肺的作用上出咽喉,以行呼吸运动;贯通心脉,推动血液运行,以温养和维持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故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肺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2)调节气之运动:体内之气的正常运动表现在升降出入四种形式,也称为气机。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运动,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气机调畅;若失常,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胸闷、喘促等气虚、气滞之证。
(3)主一身之气与主呼吸之气的关系 两者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若肺失去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宗气不能生成,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故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但是,气的不足和升降出入运动异常,亦可影响肺的呼吸运动,而出现呼吸异常。
2.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和肃降主要是指肺作用的方向。
(1)主宣发 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指肺脏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生理功能。肺的向上升宣体现在肺通过向上的运动排出体内浊气,完成呼气;通过向外的布散,一方面将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至皮毛,以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另一方面宣发卫气于体表,以控制汗孔之开合,起到调节汗液排泄的作用,并有保护、温暖肌表的功能。
肺宣发功能正常,则呼气通畅,皮肤润泽,汗液排泄适度,抵抗力强;若肺失宣散,可出现咳嗽、吐痰、喘促、胸闷、鼻塞、喷嚏、恶寒和无汗或汗出易于感冒等。
(2)主肃降 肺主肃降,是指肺具有向下通降和清洁呼吸道功能。肃降,清肃下降之意。主要体现在:通过肺的下降作用吸入自然界清气,完成吸气功能;将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以营养滋润脏腑组织;把水液代谢产物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和通畅。
肺肃降功能正常,则吸气调畅,小便排泄正常,气道通畅,各脏腑功能正常发挥;若肺的肃降失职,则可出现喘促、咳痰、小便量少、甚则面目水肿等病理现象。
(3)肺的宣发和肃降之间的关系 两者是相反相成的一对矛盾运动。在生理上,通过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呼吸保持平稳状态;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宣发与肃降正常,则呼吸调匀,气道通畅,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如果两者的功能失调,就会发生“肺气失宣”、“肺失肃降”等病变,出现胸闷、咳嗽、喘促气逆等症状。所以没有正常的宣发,就没有很好的肃降;肃降失常,也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宣发。
3.通调水道 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通,即疏通;调,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气通过宣发,使水液迅速向上向外输布,外达皮毛,以充养、润泽、护卫肌表,并将身体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水分,通过呼吸、皮肤汗孔蒸发而排出体外;通过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下行到肾和膀胱,经气化作用,一部分进行重新利用,另一部分,生成尿液储存于膀胱而排出体外。正因为水液的运行和排泄都与肺的宣发和肃降有关,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如果肺的宣降功能失常,则通调水道失职,可发生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痰饮、水肿等。
4.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 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并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的作用。朝,朝向、汇聚之意;百脉,泛指全身的血脉。就是说肺协助心脏以行血液。若肺气虚衰,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出现血行障碍,如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状。
(2)主治节 有治理调节之意。主要体现在治理和调节呼吸功能、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津液的代谢及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个方面。肺的治节功能,实际上是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若此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的异常,进而影响到全身相应脏腑的功能。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忧(悲)不良的情志与肺关系密切。忧悲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主要是损伤肺气,出现短气乏力等肺气不足的病理表现。当肺气虚损或肺失宣降,也会导致机体对外来刺激的耐受性下降,而易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所谓“合”,即配合之意。肺主皮毛主要与肺主宣发的功能有关。通过宣发,将水谷精微、津液达于体表,使体表得以滋润营养;将卫气布散于体表,使汗孔开合适度,皮肤得以温煦并发挥其防御作用,达到调节体温、保护机体的目的。
肺气宣发功能正常,则皮肤固密、毫毛润泽、抗御外邪的能力较强。若肺气虚弱,宣发功能失职,精津布散障碍,则肌肤苍白、憔悴,皮毛枯槁;不能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表失固,抗病能力低下,可见自汗、易感冒;若肺气闭塞,毛窍闭敛,则可出现无汗而喘等症状。反之,外界邪气伤人,常先从皮毛而入,亦可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出现恶寒、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
3.开窍于鼻 鼻有通气和嗅觉之功能,为气体出入之通道,是肺司呼吸之门户,故有“鼻为肺窍”之说。
鼻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肺气的作用。肺气调和,则鼻窍通畅,呼吸通利,嗅觉灵敏。若邪气犯肺,肺气失宣,则肺窍不利,常见鼻塞、流涕、不闻香臭等。
4.在液为涕 涕是由肺宣发的津液经鼻黏膜分泌而成,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又为肺窍,故涕为肺之液。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三、脾
脾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喜燥恶湿,和胃相表里,与五季之长夏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脾位于腹腔上部,隔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其形态,古有“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医纲总枢》)的描述。指脾是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根据解剖学可知,中医脾的形态,似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 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以营养全身的功能。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就是说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水谷精微物质运输到全身,皆与脾的运化有关。
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过程,包括了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并将精微转化为气血三个步骤。饮食入胃,在脾阳的温煦下,经过胃的腐熟,下行小肠,在此进一步消化吸收,经小肠的分清泌浊,清者通过脾的转输化为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化为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浊者下传大肠,化为粪便排出体外。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向上输送精微和脾阳温煦的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故把脾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气血,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若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缺乏、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消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湿 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具有对水液的进行吸收、转输和布散,以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进入人体的水液进行吸收化为津液,并上输于肺,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同时又把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水液,及时转输给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下输膀胱,排泄体外,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水液代谢与脾、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均有关,脾担负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若这一功能失常,则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这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功能失常可导致另一种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见。
2.主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使之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统,统摄、控制之意。脾气健旺,不仅气血生化有源,且能约束血液,使之循于脉道而不外溢。
脾统血功能正常,血液方能正常运行在脉中;若脾气虚衰,统摄无权,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导致各种出血,称之为“脾不统血”。如便血、皮下出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3.主升清 脾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通过脾的升,一方面,将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及头目;另一方面,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的恒定。故说“脾气主升”。升,即上升、升举之意;清,指水谷之精微。
脾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头目,升举脏腑在正常的位置;如脾气不升,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面色淡白、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则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思考问题,是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可致脾气郁滞,运化失常,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大便溏薄等,久之致气血亏虚。
2.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
(1)在体合肉、主四肢 因肌肉的发达丰满,四肢的健壮有力,都有赖于脾运化所生成的精微气血以充养。若脾失健运,肌肉、四肢失养,可致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甚则痿软松弛。在临床上,中医学有“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之说,意即调理脾胃是治疗痿证的重要方法。
(2)其华在唇 指口唇的色泽变化能反映脾气的盛衰。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化源充足,血脉充盈,则口唇红润光泽;若脾失健运,气血生成乏源,则口唇淡白无华。
3.开窍于口 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气健运,口和知五味,则食欲旺盛;若脾失健运,则口淡乏味、食欲缺乏;若湿热困脾,可见口甜黏腻,脘腹痞满。
4.在液为涎 涎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帮助食物的吞咽和消化的作用,由脾气化生、输布。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脾气的升清,涎液上布于口,却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可导致涎液分泌失常,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
四、肝
肝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和胆相表里,与五季之春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肝位于腹腔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色紫赤。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主疏泄 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生理功能。疏泄,即疏通、畅达、升发、发泄之意。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血、津液的运行代谢等方面。
(1)畅气机 指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人体的脏腑、经络等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各种复杂的物质代谢,均在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过程中完成。肝的疏泄功能,是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重要因素。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若疏泄不及,升发不足,通达受阻,气机郁滞,可见胸胁、**或少腹胀满不适等肝经所过部位气郁的表现;若疏泄功能亢进,则升发太过,肝气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气逆于上的系列症状。
(2)**志 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由心所主。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通过对气机的调畅作用,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故有“肝主谋虑”之说。因情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正常的气血运行依赖于气机的调畅,故肝通过调理气机,影响着气血的运行,从而起着调节情志的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疏泄不及,肝气郁结,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胸闷善太息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精神亢奋、烦躁易怒等。
(3)促消化 肝的疏泄功能通过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分泌排泄胆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是维持脾胃之气升降协调的先决条件。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浊,脾主升清,一降一升,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的疏泄正常,则升清降浊和调,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就正常。若肝疏泄不及,可致脾气不升、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脘腹胀满疼痛、食欲缺乏、大便不调等肝胃不和、肝脾不调的病理表现;疏泄太过,脾胃的升降亢进,可表现为食欲亢进的病态。
肝的疏泄能调节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以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的生成和排泄都依赖肝的疏泄。如果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可导致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异常,引起脾胃的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厌食油腻,甚至黄疸等症。
除此之外,肝主疏泄通过对气机的调畅,还表现在对津液、血液的运行代谢及生殖等方面起着调节作用。肝的疏泄正常,三焦脏腑气机调达,水道通利,水液才能正常代谢;因气行则血行,气机调畅,血之运行通畅;妇女的月经及孕育、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也与肝对冲任、精室的开合疏泄有密切关系。
2.主藏血 包括肝脏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两方面功能。
(1)贮藏血液 血生化于脾而藏于肝。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到肝脏而贮藏,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在濡养自身的同时,还可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防止升发太过。故肝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所谓“体”,是指肝脏;“用”,指肝脏的功能活动。因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
肝藏血充足,目、筋得养,关节活动灵活,视觉正常;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2)调节血量 人体各部分对血液的需要量,常随着不同的生理状态而改变。当处于安静状态时,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部分血液便回流至肝脏贮藏;当处于运动状态时,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增加,肝就排出其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故王冰注解《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藏血功能出现障碍时,可有藏血不足、肝不藏血两种表现。若藏血不足,常有两目干涩昏花,甚则夜盲,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妇女可见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血虚失养的症状;肝不藏血则发生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病证。肝不藏血的出血症多与肝疏泄失常有关,疏泄太过,肝气上逆,血随气逆,故多发生在上部。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怒 怒为肝志。适度有节之怒,往往有疏展肝气之效。如果暴怒,则使气逆于上。因肝主疏泄、主升,故怒易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血随气升,出现头晕、头胀、头痛、面赤耳鸣,甚者呕血或昏厥等症。
2.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肝在体合筋 指全身筋膜的弛张、收缩活动与肝有关。筋,即筋膜,附于骨而聚于关节,联结关节、肌肉,有主持关节运动的作用。其功能的发挥,须赖肝血的濡养。
肝血充盈,筋得其养,肢体方运动有力,关节屈伸灵活自如。故有“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之说。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或屈伸不利;邪热亢盛,灼伤肝的阴血,不能滋养筋膜,可见手足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肝风内动”之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其华在爪 爪,是指指甲。为筋的延续,又称“筋之余”。因肝主筋,故爪也有赖于肝血的濡养,并能反映肝血的盛衰。肝的阴血充足,爪甲得养,则坚韧,光泽红润。若肝血不足,失其滋养,则爪甲苍白、软薄、枯槁,甚则变形、脆裂。
3.开窍于目 指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因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之精血也循经上注于目,目得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视物的功能。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目睛斜视或上视;肝胆湿热,目睛黄染。
4.在液为泪 泪为目之液,具有滋润眼睛和清洁眼球的功能。泪是由肝阴所化,故泪为肝液。肝的功能正常,则泪液分泌适量,滋润于目而不外溢。如肝的阴血不足,则泪液分泌减少,可见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迎风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
五、肾
肾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是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和膀胱相表里,与五季中的冬季相应。
(一)位置与解剖
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二)生理功能及表现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体精气的作用。
(1)精的含义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体内的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的精微物质,称为肾精。因精和气之间互化,精化气,气可化精,故又称为肾气、肾中精气。
(2)肾精的分类 根据其来源,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作用,又称为“生殖之精”,肾因此被称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人出生之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除供给本身生理活动所需要的以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补充和促进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虽来源不同,因同藏于肾,两者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的化生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而先天之精又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盛,充分发挥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生理效应。两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3)肾精的生理功能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和生殖功能的形成,肾中精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一生中,生、长、壮、老、已各阶段均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生动地说明了肾中精气在人的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出生——幼年,肾中精气渐盛,出现了齿更发长的生理变化。
青年——壮年,肾中精气充盛,表现为形体发育健壮,筋骨坚强,精神饱满,牙齿坚固,头发黑亮,并产生了一种表示生殖机能成熟的精微物质——天癸,女子出现月经来潮,男子出现精液溢泄,具备了生殖能力。至壮年,生气达到最盛,此时筋骨、头发长极,生殖旺盛。
中年——老年,肾精由盛转衰,天癸的生成随之减少,直至耗竭,生殖能力亦随之下降,以致丧失;人的形体也逐渐衰老,筋骨运动失去灵活,齿摇发脱而进入老年。
由此可见,人的生长过程,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过程。如果肾精不足,幼年可见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成年则现生殖机能减退或未老先衰;老年则衰老过快,老态龙钟,生活质量下降。所以,补肾填精是治疗生长发育障碍、生殖系统疾病及抗衰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此外,肾精能生成血液。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故有“血液之源在于肾”之说。
(4)肾精与阴阳的关系 肾中精气分为肾阴和肾阳两部分。因肾中的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为生命的基础,故肾为五脏六腑之本,肾阴肾阳亦为脏腑阴阳之本。所以,肾阴又称为“元阴”或“真阴”,是肾精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和濡润作用的部分,是一身阴液的根本;肾阳,又称为“元阳”或“真阳”,则是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和推动作用的部分,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
肾阴与肾阳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两者的平衡对人体全身阴阳的平衡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肾的阴阳失调,可形成肾阴虚和肾阳虚的病理变化。肾阴虚,则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阴虚火旺的症状;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水肿等阳虚内寒的病态。并且因阴阳的互根性,在病变过程中,两者常互相影响,肾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累及肾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必然累及肾阴,最终致阴阳俱虚。
2.主水液 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故称肾为“水脏”。这一作用,称作肾的“气化”作用。“气化”,指在气的作用下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水液的正常代谢过程,是经胃的受纳、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肾的气化、膀胱的开阖,以三焦为通道,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将水谷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另一方面,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离不开肾的气化作用。在代谢过程中,各脏腑都是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
只有肾的气化功能正常,水液才能正常代谢。若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如关门不利,阖多开少,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开多阖少,又可见小便清长,尿多、尿频或遗尿、尿失禁等症。
3.主纳气 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使呼吸维持一定深度,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纳,容纳、摄纳的意思。正常的呼吸运动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肾,依赖于肾气的摄纳作用,呼吸才能通畅、调匀。正所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类证治裁·卷之二》)。
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若减退,摄纳无权,吸入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
(三)生理连属关系
1.在志为恐 恐惧的情志活动与肾精关系密切。肾精充足,人体在接受外界相应刺激时,能产生相应的心理调节。若肾精不足,稍受刺激,则表现为恐惧不安,手足无措,或两腿无力而瘫软等。恐则气下,过度惊恐容易伤肾,亦可使肾气下泄,封藏失职,出现遗精、滑胎或二便失禁等肾气不固的病症。
2.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
(1)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 指肾有主持髓质的生成、骨骼的生长及脑海的充盈之功能。
人体内的髓,为膏样物质,由先天之精所化生,靠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为脑髓、脊髓和骨髓的合称。藏于骨腔为骨髓;位于脊椎管内为脊髓,脊髓上聚于脑,称脑髓,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因此骨的生长修复、脑的充盈健全和功能的发挥均有赖于髓的营养。因髓由肾精所化生,故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骨骼、脑的发育及功能有密切关系。
肾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髓海充盈,脑得其养,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记忆力强;骨得所养,则发育旺盛、骨质致密、坚固有力。肾精亏虚,髓化生无源,髓海空虚,在小儿则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能低下、甚或痴呆,成人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委靡、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若骨失所养,小儿则骨骼发育不良或生长迟缓、骨软无力、囟门迟闭,成人则见腰膝酸软、步履蹒跚、甚则脚痿不能行动,老人则骨质松脆易折。
牙齿属骨延续在外的部分,被称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依赖肾中精气的充养。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完整;若精髓亏虚,则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易松动脱落。
(2)其华在发 指肾的精气充盛,可以显露在头发上。古有“发为血之余”之说,说明头发生长与血相关。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得以滋养,因此,头发的生长与脱落、荣润与枯槁、黑白交替等常随肾中精气的盛衰而变化。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3.开窍于耳及二阴 开窍于耳,是指耳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这是因肾的经脉上行进入耳中,肾的精气也循经上荣于耳,以维持耳的听觉功能。只有肾精充足,耳得所养,才能使听觉灵敏。若肾精不足,耳失所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耳聋。
二阴,包括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排尿、生殖器官;后阴,即肛门。大便、小便虽然分别由前、后阴的膀胱、大肠排出,中医认为仍需依靠肾的气化功能才能完成,生殖系统功能也由肾所主。若肾中精气不足,气化失常,致膀胱开阖失度常出现小便清长、尿频、遗尿、尿失禁、少尿、尿闭、尿余沥不尽等症;生殖系统则出现阳痿、遗精、早泄等病态;或因肾阴阳不足、肾气不固而表现为大便秘结或溏泻、久泄滑脱等。
4.在液为唾 唾是唾液中质地较稠厚者。因其为肾精所化,故为肾之液。肾的阴精充足则唾液分泌正常,表现为口腔润泽,吞咽流利。肾精亏虚,则唾少咽干;肾虚水泛,则多唾清冷。反之,多唾或久唾,则耗损肾精。唾要常咽是养生之道。
附:命门
命门一词,始见于《内经》,谓“命门者,目也”(《灵枢·根结》)。自《难经》始,命门成了脏象学说的内容之一。
(一)形态部位
历来有有形无形之争。有形论者,亦有不少争论。具有代表性的归纳为以下几种。
1.右肾命门说:始自《难经》。“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认为肾有二枚,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
2.两肾总号命门说:明·虞抟明确提出“两肾总号为命门”。认为两肾俱为命门,并非在肾之外另有一个命门。
3.两肾之间为命门说:明·赵献可为首倡。他根据《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认为“此处两肾所寄,左边一肾属**,右边一肾属阳水,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官,其右旁即相火也,其左旁即天一之真水也”(《医贯》)。认为命门独立于两肾之外,位于两肾之间。
4.命门为肾间动气说:倡此说者首推明·孙一奎。他认为:“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以此而生,脏腑以继而生。若谓属水、属火、属脏、属腑,乃是有形之物,则外当有经络动脉而形于诊,《灵》《素》亦必著之于经也”(《医旨绪余》)。认为两肾中间虽为命门,但其间非水非火,而只是存在一种原气发动之机,同时又认为命门并不是具有形质的脏器。
(二)生理功能
综合前人的论述,对命门功能的认识有如下几种。
1.为原气所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命门者,精神之所含,原气之所系也”(《难经·八难》)。
2.命门藏精系胞,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说明命门是男子以贮藏精气、女子以联系子宫之处。
3.命门为水火之宅,包括肾阴、肾阳的功能:认为命门的功能包括了肾阴、肾阳两方面的作用。肾阴为命门之水,肾阳为名门之火。强调肾阴肾阳的重要性。
4.命门内寓真火,为全身阳气之本:“命门者,先天之火也”(《石室秘录》)。把命门的功能,称为命门真火,也就是肾阳,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根本。能通行敷布周身,发挥温煦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