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腹泻病

郑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儿科学最新章节!

    腹泻病(diarrhea)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更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

    1.易感因素 婴幼儿易患腹泻,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特点 婴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的负担较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差 胃内酸度低,婴儿胃排空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弱;婴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免疫功能较差;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抵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均易愚肠道感染。

    (3)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儿由于牛乳等动物乳类中所含的体液因子(分泌型iga、乳铁蛋白等)和巨噬细胞及粒细胞等在加热时被破坏,且食物和食具又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80%以上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其次为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以及杯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1致腹泻大肠埃希菌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大致可分为5大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黏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2空肠弯曲菌可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炎症性、侵袭性腹泻,有些菌株还可产生肠毒素;3耶尔森菌除侵袭小肠、结肠壁细胞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4其他,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亦可引起腹泻。

    3)真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亦易发生真菌性肠炎。如假丝酵母菌、曲菌、毛霉菌,小儿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蠕虫感染偶可发生腹泻。

    (2)肠道外感染 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时均可伴腹泻,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可使消化功能紊乱所致。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3)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白假丝酵母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病。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人工喂养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给大量的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乳,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个别婴儿对牛乳或其他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骤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吃乳过多,加重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3)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可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发病机制】

    导致腹泻的机制有:1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2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3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4肠道运动功能异常等。由此可将腹泻分为“渗透性”“分泌性”“渗出性”和“肠道功能异常”等四种类型。临床上的腹泻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饮食不当引起。当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的繁殖和上移,并分解食物使之发酵、**,即所谓内源性感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加之食物分解后产生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渗透性腹泻),并协同**性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感染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随着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当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素,可引起腹泻。肠道感染的病原不同,发病机制亦不同。

    (1)细菌性肠炎

    1)肠毒素性肠炎: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可引起分泌性腹泻,如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肠,毒素并可同时具有其他毒性而影响小肠功能。细菌不侵入肠黏膜,不产生病理形态学变化。临床上除腹泻脱水外不发热,粪便无白细胞。病原体侵入肠道后细菌在肠腔内繁殖并释放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分别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鸟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酶可使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鸟苷酸环化酶使ctp转变为环磷酸鸟苷,两者都引起肠道水分和氯化物分泌增多,并抑制钠的再吸收,致使小肠液总量增多,当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就会发生大量水样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侵袭性肠炎: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导致渗出性腹泻。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上述细菌可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肠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甚至发生溃疡而出现黏液脓血便。由于结肠炎性病变,不能充分吸收从小肠进入结肠的液体,某些细菌还可产生肠毒素,故亦可发生水泻。一般都有发热、腹痛,甚至里急后重等症状。

    (2)病毒性肠炎 各种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其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肠壁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功能发生障碍,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导致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双糖的分解不全也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运的功能障碍,两者均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结果出现水样腹泻。

    【临床表现】

    1.按病情分型

    (1)轻型腹泻 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也可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症状,食欲缺乏,有溢乳、呕吐;大便每日10次以内,稀薄,呈黄或黄绿色,稍有酸味,粪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全身症状不明显,精神尚好,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体重不增或稍降,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腹泻 有明显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其特点如下。

    1)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状态较差,烦躁不安、精神委靡、意识蒙眬,甚至昏迷。

    2)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腹泻频繁,每日十至数十次。大便呈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粪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1脱水:因腹泻与呕吐导致体液丢失及摄入量不足引起脱水。脱水性质和程度轻重不一,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由于腹泻患儿丧失的水和电解质比例不尽相同,可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以前两者多见。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的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多(酮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乳酸血症);以及肾血流量不足,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等,绝大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3低钾血症:胃肠液中含钾较高,腹泻和呕吐可丧失大量的钾;进食少,钾入量不足;肾保留钾的功能比保钠的功能差,血清钾虽低,但尿中仍有一定量的钾继续排出;故腹泻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低钾,尤其是久泻和营养不良儿。4低钙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多不严重。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清钙较低,但在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钙症状。输液后血清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血清钙降低,离子钙减少,易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偶有缺镁症状,常在血清钠、血清钾都恢复正常以后出现。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缺镁的可能。

    2.按病程分型

    (1)急性腹泻 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 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 病程在2个月以上。

    3.不同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儿童秋冬季腹泻常见的病原,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4岁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可有呕吐,并可先发生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左右,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逐渐停止。病程一般为3~8日,少数较长。粪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

    (2)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以5~8月份为多见。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2日,起病较缓。粪便每日5~10余次,量中等,呈黄绿色或蛋花样稀便,伴较多黏液,有发霉臭味,镜检有少量白细胞。常伴呕吐,重症可伴发热、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病程1~2周,体弱儿病程迁延。

    2)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1~2日。起病多较急,病情轻重不一。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粪便呈蛋花汤样或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一般病程为5~10日,亦可较长。

    3)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潜伏期为18~24小时,起病急,高热,腹泻频繁,粪便呈黏冻状含脓血,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可有里急后重。全身中毒症状多较严重,甚至发生休克。

    4)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时为水样便,以后转为血性,有特殊臭味。可有腹痛,粪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体温多正常。

    5)黏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腹泻,粪便为黄色稀水状。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一般经口进入肠道,或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症状为腹泻。起病较急,粪便有腥臭味,典型者粪便呈暗绿似海水色,黏液多,有假膜,少数有血便。重者腹泻频繁,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和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谵妄,甚至休克。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粪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4)空肠弯曲菌肠炎 多发生于夏季,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与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粪便呈水样、黏冻样或脓血便,有恶臭,每日多在10次以内,严重者有发热、呕吐、腹痛、脱水等全身症状。病原培养或抗体检查阳性。

    (5)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是小儿沙门菌感染中最常见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多见。多为2岁以下婴幼儿,新生儿也可造成流行情况,而且病情严重。主要症状为腹泻,重者可多达数十次以上,尚可有发热、呕吐、腹胀等。大便有腥臭味,水样稀黏液便,性质多变,镜检可见多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可伴脱水、酸中毒、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病程迁延,一般2周。带菌率高,部分患儿病后排菌在2个月以上。

    (6)真菌性肠炎 多见于营养不良儿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患儿。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稀、黄色、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偶有血便。病程迁延,常伴有鹅口疮。镜检可见真菌孢子体和菌丝。粪便真菌培养阳性。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颗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降低提示病毒感染,酸粒细胞增多属寄生虫感染或过敏性病变。

    2.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无或偶见白细胞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原体感染引起,大便内有较多的白细胞常由于备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粪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真菌性肠炎,大便涂片发现假丝酵母菌孢子及假菌丝有助于诊断。疑为病毒感染者应行病毒学检查,肠道菌群分析、酸碱度、还原糖试验和培养。

    3.血液生化检查 血清钠测定可提示脱水性质。血清钾测定可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血气分析炭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cpco2)可了解体内酸碱平衡程度和性质。重症患儿应同时测尿素气,必要时查血清钙和血清镁。

    4.十二指肠液检查 分析ph值、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肠激酶及血清胰蛋白酶原以判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状况,测定十二指肠液的酯酶、胆盐浓度以了解脂肪的吸收状况,还可进行细菌培养和寄生虫卵的检测。必要时还可做纤维结肠镜、小肠黏膜**组织检查。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必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和性质)、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注意寻找病因,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考虑,可先根据粪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以下两组。

    1.粪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步转为正常。

    (2)吸收不良综合征 导致小肠消化吸收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过敏性腹泻等,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鉴别。

    2.粪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与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必要时应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细菌性痢疾 常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便镜检可见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确诊。

    (2)阿米巴痢疾 急性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果酱样便、腥臭,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较少,新鲜大便涂片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可确诊。

    (3)坏死性肠炎 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粪便糊状呈暗红色,逐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显示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加强护理、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急性腹泻侧重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腹泻及慢性腹泻则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1.急性腹泻的治疗

    (1)调整饮食 目前主张无论何种类型腹泻,都要坚持继续喂养,并于恢复期增加喂养的次数和量。但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一旦病情好转,患儿有食欲,宜及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者继续哺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以等量米汤、稀释牛乳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可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

    (2)加强护理 对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按时喂水或口服ors溶液。掌握静脉补液的速度。勤换尿布,便后冲洗臀部,以防止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尿布疹。勤翻身,预防继发性肺炎。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1)口服补液:适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及轻、中度脱水的治疗。选用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少量频服,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将余量加等量水稀释使用。如发现眼睑水肿可改为白开水口服。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及时改为静脉输液。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吐泻严重或口服补液失败者。第1日补液:1定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轻度脱水为90~120ml/kg,中度脱水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为150~180ml/kg;2定性,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3定速,累积损失量一般在8~12小时补完,每小时8~10ml/kg;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于12~16小时内补充,每小时约5ml/kg;4纠正酸中毒,因输入的混合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可随即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气测定结果,另加碱性液(如碳酸氢钠)纠正;5纠正低钾、低钙、低镁,见尿后及时补钾;出现低钙症状时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低镁者用25%硫酸镁按每次0.1ml/kg深部肌内注射,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停用。第2日及以后补液:经第1日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第2日开始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繁或口服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输液。补液量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d),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则按“丢失多少补多少”,用1/3~1/2张含钠液补充,将这两部分相加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脉滴注,同时要注意继续补钾和纠正酸中毒。

    (4)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病毒性肠炎和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仅用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常可痊愈,不需应用抗生素。但对新生儿、营养不良及免疫缺陷患儿,病情严重者亦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疗。可选择以下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进一步调整。1大肠埃希菌:可选用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吡哌酸、呋喃唑酮、复方磺胺甲噁唑等,疗程7日左右。诺氟沙星(氟哌酸)可能影响儿童关节软骨发育,故7岁以下儿童慎用。抗药菌株可用多黏菌素5万~10万u/(kg·d),分3~4次口服。疗程一般5~7日。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用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苯唑西林50~100mg/(kg·d),分4次口服或肌内注射,或氯唑西林或双氯西林,剂量为30~60mg/(kg·d),分4次口服,用前先需做青霉素皮试;或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等。必要时可联合应用。3空肠弯曲菌:首选红霉素,其次为呋喃唑酮;4鼠伤寒沙门菌: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对敏感细菌也可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5真菌:口服制霉菌素,剂量2岁以下为50万~80万u/d。克霉唑20~60mg/(kg·d),分3~4次口服。

    2)微生态疗法(micro cological therapy):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常用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intestinal mucosa protector):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如蒙脱石粉。

    4)止泻剂:一般急性腹泻不用止泻剂,但若经治疗后一般情况好,中毒症状消失,可酌情选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迁延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 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肠道内细菌感染宜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2)调整饮食、改善营养 1母乳喂养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应调整饮食。双糖酶(常为乳糖酶)缺乏时,暂停一般乳类,改用无双糖饮食,如豆浆或去乳糖配方奶粉。若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时,应考虑食物过敏(如对牛乳或大豆蛋白质过敏)的可能性,应改用其他饮食或水解蛋白配方饮食。2要素饮食:由葡萄糖、氨基酸、中链三酰甘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是肠黏膜受损伤患儿最理想的食物,应用时其浓度和量视患儿临床状态而定。3静脉高营养:少数严重患儿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推荐方案为10%脂肪乳剂2~3g/(kg·d)、复方氨基酸2~2.5g/(kg·d)、葡萄糖12~15g/(kg·d)、电解质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液体量120~150ml/(kg·d),热量209.2~376.5kj/(kg·d),通过外周静脉输入(最好用输液泵控制速度)。随着腹泻减轻、消化功能好转,逐渐过渡到一般饮食。

    (3)药物治疗 1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2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铁、烟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等,以保证营养需要,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3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如双歧杆菌类制剂、蒙脱石粉等,以扶持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的繁殖、侵袭从而控制腹泻;4加强支持疗法,可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每次5~10ml/kg;5中医辨证施治,辅以推拿、捏脊或针灸疗法;6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预防】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正确的添加辅助食品。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食物的保鲜,注意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3.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定期健康检查。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

    4.防止交叉感染,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在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对于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抗生素的婴幼儿,即使无消化道症状亦应加用微生态制剂,以防止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6.预防接种,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甚广,接种疫苗为理想的预防方法,口服疫苗已见诸报道,保护率在80%以上,但其持久性尚有待研究。

    (陈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