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郑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儿科学最新章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www.Pinwenba.com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1.免疫机制 本病慢性型已较公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脾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吸附在血小板上而起作用。急性ITP认为有两种可能:1血小板受病毒感染后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自身血小板;2血液中的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非特异性地吸附在血小板上使之受损。一般认为后一种机制更可能,因为急性ITP患儿血中免疫复合物阳性率较高。

    2.血小板减少机制 被抗体、补体或免疫复合物附着的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被吞噬,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导致数量减少。脾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抗体量多时血小板也可在肝破坏。也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内血小板破坏。由于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有共同的抗原性,同样受到抗体的作用而发生成熟障碍,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3.发生出血的机制 主要因为血小板减少,同时也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因素。

    【临床表现】

    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约占小儿ITP的80%,多见于2~5岁小儿,男女发病无差异。多数病例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偶可见于接种疫苗后发生。起病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出血或齿龈出血最常见,也可发生胃肠道出血、青春期女孩月经过多,偶见颅内出血,关节腔出血罕见。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10%~15%的患儿有轻度脾大。病程短,约85%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痊愈,10%转为慢性病型。

    2.慢性型 约占20%,年长儿多见,女孩较多。病前多无病毒感染史。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病程较长,甚至可发作缓解交替,迁延数年,但最终有30%~50%痊愈。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常低于20×109/L,慢性型一般为(30~80)×1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常为阳性。

    3.骨髓象 一般为增生性骨髓象。急性型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核分叶减少,核-浆发育不平衡,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其胞质中有空泡形成、颗粒减少和胞质量少等现象。慢性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两种类型的产板型巨核细胞均减少。

    4.免疫学检查 80%~100%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阳性,40%PAIgM阳性。急慢性之间无明显差异。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率较低,并且与PAIgG阳性率不平行。

    5.其他检查 血小板寿命测定提示明显缩短。慢性型血小板功能试验可持续异常。

    【诊断】

    根据出血、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改变,即可作出诊断。血小板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但亦非特异性检查,其他免疫学血小板减少也可阳性。

    【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血小板减少 由于病毒感染直接破坏血小板、抑制巨核细胞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非免疫机制引起,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发生在感染初期,血小板减少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随感染控制,血小板随之上升,PAIgG阴性。

    2.过敏性紫癜 为出血性斑丘疹,对称分布,成批出现,多见于下肢和臀部,血小板数正常,一般易于鉴别。

    3.其他造血系统疾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均有血小板减少,可根据血象、骨髓象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在急性出血期间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外伤,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避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常用泼尼松,剂量为每日1.5~2mg/kg,分3次口服,连用2~3周(第3周减量、停药)。如出血停止,虽然血小板仍低,一般也不再继续用药,如再发生出血症状,可给予小剂量泼尼松维持,直至不再出血为止。出血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每日0.5~2mg/kg,或甲基泼尼松龙每日20~30mg/kg,或氢化可的松5~10mg/kg,静脉滴注,连用3~5日,症状缓解后改服泼尼松。用药至血小板数回升至接近正常水平即可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超过4周。停药后如有复发,可再用泼尼松治疗。如治疗3~4周无效,宜停用,改其他疗法。

    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其主要作用是:1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吞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作用;2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3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抗血小板抗体减少。单独应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的升血小板效果与激素相似,常用剂量为每日0.4~0.5g/kg,连续5日静脉滴注;或每次1g/kg静脉滴注,必要时日可再用1次;以后每3~4周1次。不良反应少,偶有过敏反应。

    4.输注血小板 因患儿血液循环中含有大量抗血小板抗体,输入血小板很快被破坏,故通常不主张输血小板;只有在发生颅内出血或急性内脏大出血、危及生命时才输注血小板,并需同时予以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少输入血小板破坏。

    5.免疫抑制剂 激素无效的慢性型ITP可试用。1长春新碱:每次0.75~1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4~6周,后延长间隔时间,逐渐停药;2环磷酰胺:每次300~4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1~2周1次,连续应用3~4次;3硫唑嘌呤:1.5~2.5mg/(kg·d),口服8~12周,一般数月后见效。

    6.脾切除 急性型仅在为重出血、危及生命、内科治疗无效时考虑。慢性型适用于病程超过一年,血小板持续<50×109/L(尤其是<20×109/L),有较严重的出血症状,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者,手术宜在6岁以后进行。有效率为65%~85%。10岁以内发病的病人,其5年自然缓解机会较大,尽可能不行脾切除。术前必须作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减少者不宜作脾切除。术前PAIgG极度增高者,脾切除的疗效亦较差。

    7.其他 慢性型可试用抗Rh(D)抗体、达那唑等。达那唑(danazol)是一种合成的雄性激素,对部分病例有效,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次口服,连用2~4个月。干扰素对部分顽固病例有效,剂量为每次5万~10万U/kg,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周3次,连用3个月。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