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朴典稚的青铜饮食器

姚伟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玉盘珍馐值万钱——宫廷饮食最新章节!

    中国古代皇室宫廷御膳不但讲求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常重视饮食器具的美。色、香、味、形、器是中国皇室宫廷御膳不可分割的五个方面。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

    早在中国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陶制的饮食器,并开始注意到它的美观,在一些贵族墓中发掘出的饮食器具上还画有写实意味的彩色鱼纹、鹿纹、鸟纹和蛙纹等动物纹饰,还有各种各样的抽象几何纹。这些线条流畅的纹饰,显示出远古贵族们所拥有的饮食器具所特有的古朴之美。

    殷周时期又出现了青铜饮食器具,这些为殷周王室或贵族们所使用的青铜饮食器,其器形纹饰或雕琢,或刻镂,纹样精丽,形制端庄。显示出一种古朴、庄重之美。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之宴席上,又出现了木雕漆食器,其形制之精巧,纹饰之优美,令人惊叹不已。那么,秦汉以后皇室中出现的金银、陶瓷饮食器,其质地珍贵,工艺精湛,使中国古代宫廷饮食器具的制作水平达到了顶峰。

    中国古代皇室宫廷饮食器具的精湛制作技艺和鲜明的继承关系,是世所罕见的。中国古代皇室宫廷饮食器具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

    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类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每一种炊具和食具的问世,都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因为只有当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时,新的饮食器具才能出现,古代帝王饮食器具的制作与使用也离开不这一规律。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还是饭于土簋,饮于土杯,食器的制作停留在陶土质的阶段。到了商周时期,便一跃而进入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王室饮食器具也都以青铜制作。所谓青铜,是指纯铜和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最常见的是铜与锡、铜与铅的合金,颜色呈青灰,因而得名。

    在发明青铜以前,王室饮食器具先有一个使用红铜(纯铜)的时期,红铜质软,远不如石器坚硬。青铜比红铜有三大优点,一是熔点低,易于铸造;二是硬度大,可根据需要加减锡、铅的比重,得到不同的硬度;三是溶液流畅,少气泡,可铸精美的花纹。所以青铜的发明对从生产工具到帝王饮食器具而言,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我国古文献中常称商周时代的青铜为金或吉金,吉金就是指精纯美好的青铜。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全部被王室所占有,权贵们用青铜制作鼎以盛肉,作簋或敦以盛黍、稷、稻、粱,作盘或匜以盛水,作爵或尊以盛酒。他们用这些青铜食具“以蒸以尝”,“以食以享”,演绎为权力的象征。下面我们对出土的商周王室的炊器、食器、酒器,择要作一介绍。

    炊器 是商周王室煮牲肉、调味和蒸煮黍、稷、稻、粱等熟食的器具,主要有鼎、鬲、甗、簋等等。

    鼎是商周王室最常用的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肉盛肉。形态大多是圆腹、二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最早的青铜鼎都是仿照陶鼎而制作的,但又具备陶鼎所没有的某些特征,如鼎的两耳一般立在口缘上,目的是在取用鼎时,用钩将鼎钩起。

    现已出土的鼎,最小的通高不过十多厘米,如西周的赢□(líng灵)德鼎,最大的通高一百三十三厘米,宽七十八厘米,口长一百一十厘米,鼎重八百七十五公斤,这就是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该鼎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中空,所有花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耳的外廓饰一对虎纹,虎口相向,中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侧缘饰鱼纹。鼎腹上下均饰以夔纹带构成的方框,两夔相对,作饕餮形,中间隔以短扉棱。鼎腹四隅皆饰扉棱,以扉棱为中心,有三组兽面纹,上端为牛首纹,下端为饕餮纹。鼎身四面的中央部分,都是没有花纹的长方形空白地。足部饰兽面纹,下有三道弦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有人认为是“后母戊”三字)。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也是商代王室饮食器具的代表作。它的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是商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根据鼎腹内铭文“司母戊”三字来分析,学术界许多人认为此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在祭祀时用此鼎装一些牲肉等祭物。

    司母戊鼎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1948年5月29日,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展览,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此鼎在当时为人所重视的程度。后来,国民党曾拟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此鼎过重过大,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一企图。建国后,此鼎存南京博物院,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建馆,此鼎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外,比较有名的还有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

    大体说来,鼎随着时代或地域不同,其形制也有所变化。商代前期的鼎多为圆腹尖足,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失,分裆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鼎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并有盖子,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

    从用途上来说,商周王室的鼎又分为镬(huò获)鼎、升鼎和陪鼎三大类。镬鼎形体极大,多无盖,用来煮牲肉。《周礼·天官·烹人》曰:“掌共鼎镬”。郑玄注云:“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陈于鼎;”升鼎是把镬中的熟肉放到这一类型的鼎中去动作,这一动作称之为“升”,故名为“升鼎”,也称“正鼎”;陪鼎是升鼎之外的另一种鼎,盛放佐料的肉羹,与升鼎相配使用,故称“陪鼎”。

    在古代,鼎还是一种权势的象征。《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卿“僭越”,用鼎数目逐步升级,诸侯九鼎,卿大夫七鼎。九鼎、七鼎称大牢(牛、羊、豕三牲俱全),五鼎称少牢(只有羊、豕),三鼎只有豕。鼎的多少是“别上下,明贵贱”的主要标志,所以古代文献中记述帝王生活有“列鼎而食”和“钟鸣鼎食”的说法。

    鼎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礼器,所谓“礼器”,就是王室贵族在进行祭祀、宴会等活动时,举行礼仪使用的器物,具有浓重的宗教巫术色彩。后世甚至还把鼎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传说大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遂以为传国之重器,所以后世称取得政权叫“定鼎”,国家的栋梁大臣称为“鼎辅”,就好像锅底下的足拱托着大锅一样,其名均由饮食器具引申而来。

    鬲也是商周王室中的常用炊器之一。《尔雅·释器》说:“鼎款足者,谓之鬲”。鬲的作用与鼎相似,属于鼎类。最初形式的青铜鬲就是仿照陶鬲制成的,它的形状是大口,袋形腹,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这种奇特的设计是为了使鬲的腹部具有最大的受火面积,使食物能较快地煮熟。商代鬲的袋腹都很丰满,上口有立耳,颈微缩。因为三个袋腹与三足相连,而且鬲足较短,习惯上把袋腹称为款足。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伯矩鬲,是周文王庶子召公奭(shì士)之子为燕侯时,赏给伯矩贝的。

    商周时期,鬲也是王室礼器之一,到春秋晚期,鬲已基本上退出礼器的行列。而到战国晚期,不论在祭器或在炊具的范围内,都不见鬲。因此,容庚在《殷周青铜器通论》中指出:“鬲发达于殷代,衰落于周末,绝迹于汉代,此为中国这时期的特殊产物”(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甗(yǎn眼)亦是商周王室的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放置食物,下部为鬲,放置水。甑与鬲之间有算,算上有通蒸汽的十字孔和直线孔。青铜甗也是由陶甗演变而来,青铜甗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商代至西周的甗是把甑和鬲铸成一件,圆形,侈口(口沿向外撇),有两直耳(或称立耳,耳直立口沿之上)。春秋战国的甗是甑和鬲可以分开,直耳变为附耳(耳在器身外侧)。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四足、两耳、上下可以分合的方形甗,有的方形甗上部甑内加隔,可同时蒸两种食物。甗盛行于商周王室的饮食生活中,至汉代和鬲一起绝迹。

    青铜食器 是指商周王室盛饭菜和进食的用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簋(guǐ轨)是王室中最常用的食器。铜器铭文中的簋字一般都写作“□”。簋是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形体犹如大碗。商周王室在宴飨时均是席地而坐的,簋放在席上,帝王及权贵们再用手到簋里取食物。至今,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沿袭着这种生活习惯。

    陶簋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青铜簋是在商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簋的形态变化最多,起初是流行无耳簋,大口,颈微缩,腹部均匀地膨出,下承圈足。在此形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器侧装有一双手执的双耳,商代晚期,已盛行双耳簋。西周和春秋晚期的簋常带盖,有二耳或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少见到了。

    现存较著名的青铜簋为西周的“天亡簋”,全器通高二十四点二厘米,口径二十一厘米。侈口、圆腹、圈足、方座。腹附四耳,耳作兽形,均有垂珥,在器腹与方座外部均饰以张口回身的龙纹,圈足部饰变体龙纹带。可见,周武王对龙的崇拜。天亡簋是西周初年武王时期的标准铜制饮食器,它无论在器形、纹样图案、铭文、书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没有商代王室铜制饮食器那样的流丽和奇饰。

    商周时期,簋与鼎等饮食器具的性质一样,也曾作为象征王室贵族等级的器物。据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周礼》也规定,大牢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少牢五鼎配四簋,牲三鼎配二簋,一鼎无簋。可知,簋的多少也是区别等级的重要标志。

    盨(xǔ许)是西周中期王室中流行的食器,也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为椭圈形、敛口、两耳、圆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纽,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现,至春秋战国时便绝迹了。

    簠(fǔ府)也是西周王室的食器,簠为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分开则成为相同的两个器皿。簠与簋的区别,郑玄在《周礼·舍人》的注中说:“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簠的用途,与后世的盘子相似。簠主要通行西周中期的王室,战国以后渐衰退。商代和秦汉时,都没有见有簠。

    敦(duì对)主要是东周王室的食器。敦是从鼎演变而来,其器形较多,一般有三短足,二环耳,圆腹,有盖。因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黍、稷宜温,所以有盖。有的敦为“上下圆相连”形,即盖与器形状完全一样,只不过器下足长一些,使用时可分一器为两器用,提高了器物的使用价值,即通常说的“球形”或“西瓜形”敦。敦最初有三足,下边可以烧火,后来渐成短足,以至无足,遂为盛器。

    瓿(bù部,旧读pǒu),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饭食。盛行于商代。

    豆是商周王室的食器。青铜豆是由陶豆演变而来。从甲骨文中的“□”,金文中的“□等字看,像奉豆而内盛黍、稷形,可知豆最初是盛饭食。西周王室又用来盛肉酱、肉羹一类食物,所以《说文解字》释”豆“为”古食肉器也。豆的形状如后世的高脚盘,大多数有盖,盖上有支撑物可仰置,腹间两侧有环形耳,通体刻划各种纹饰,还有把柄较长的豆。

    此外,还有盘,现在一般用于盛菜,但在商周时,主要是用于饮食前或行礼仪前盥洗手,其中以散氏盘、虢季、白盘较著名。

    酒器 是商周王室用来饮酒、盛酒、温酒的器具,有些酒器还兼有盛水的功能,酒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爵(jué决)是殷商王室的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早期的爵是陶制的,商代王室中开始使用青铜爵。爵的名称十分雅致,有让人听其名而知其高贵的感觉,它是商王或贵族举行宴饮时使用的酒具。

    爵的名称是由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爵的形制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古代文献记载,爵的容量为一升,但事实上商代爵的容量悬殊很大,甚至有大型或特大型的。可见,爵的容量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商代王室常常将爵与觚(gū孤)、斝(jiǎ甲)等酒器一起使用,这种配合使用一直流行于商代各王室中,西周早期以后走向绝迹。当爵消失以后,觚、斝也同时消失,这大概是与周人吸取商王朝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

    觚的形状是长身、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商代前期的觚较商代后期要粗短一些。考古发掘的现象说明,爵和觚是最基本的成组酒器,也是最早的青铜礼器之一。

    觯(zhì治)也是商周王室的饮酒器,其形状似水瓶、圆腹、侈口、圈足,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形状像觚。

    觥(gōng工)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或饮酒器。觥出现于商代,早期觥的形状像牛角横置形,下承长方圈足,前端作龙头状,有盖。后来觥演化为像一有流的瓢,上有盖,盖覆流处成为兽头,向上昂起,后有鋬,下有圈足。有的觥附有小斗可挹酒。

    现存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的一件鸟兽纹觥,可称为商代觥中精品。这件铜觥通高三十一点四厘米,带椭圆状流,全器由盖、器身、鋬、足等组成。整件铜觥铸刻有鸟、兽、人形花纹多达二十组,除龙头、凤鸟、怪鸟、饕餮为单个,其它的立鸟、夔龙、蟠龙、怪兽和人形花纹均为成双或偶数,这种精美的造型和装饰手法,为现已出土的商周王室青铜献中所仅见。

    尊是酒器的共名,凡是酒器都可称尊。青铜器中专名的尊特指侈口、高颈、似觚而大的盛酒备饮的容器。也有少数方尊和形制特殊的尊,模拟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如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就是仅见的商代王室饮食器中最大的方尊,此尊重三十四点五公斤。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有五十二点四厘米,九乎接近器身的高度五十八点三厘米,缘于尊的四角有四只脚踏实地的山羊,稳稳扛起了整个重量。在急遽收小的颈部,饰有各种纹饰,尊的四肩、腹部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的工艺设计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的图像和立体的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并以非常杰出的铸造技术加以表现,真是匠心独运,恰到好处,此尊可谓是商代王室酒器珍品的代表。

    在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中,尊占据着仅次于鼎的重要地位。唐代诗人李白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的著名诗句,这里的金樽就是泛指一般用金属制作的盛酒用具。因为后来尊又专指酒杯,在指酒杯这个意义上,尊又写作“樽”。

    钫(fāng方)古代器名。即方形壶,或有盖。青铜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盛行于战国末至西汉初。陶制的多是明器。

    壶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和盛水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铜壶内保存有二千三百年前的古酒,可见壶最早是盛酒用的,后来也用来盛水。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其变化的式样甚多,商代的壶多扁圆,贯耳(耳像筒子),圈足。周代的壶圆形、长颈、大腹、有盖、兽耳衔环。

    春秋时的壶为扁圆、长颈、肩上有二伏兽、有盖,盖上装饰莲瓣,中立一鹤,作振翼欲飞的姿态,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我国古代酒器中的杰作。战国时期的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圆形壶到汉代称为“钟”,方形壶则称为“钫”。

    卣(yǒu有)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古代文献中常有“秬鬯(jù chàng巨唱)一卤”的话,秬鬯是商代王室中权贵们特别喜饮的一种香酒,卣是盛这种香酒的酒器。

    卤在考古发现中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现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鸟纹卣,被学术界认为是西周王室青铜饮食器具中制作极精美的一件,可惜已流落异国他乡。

    锺古代器名。即圆形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盛行于汉代。

    盉(hé和)是商周王室盛酒或调和酒味之器。王国维在《说盉》中云:“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水)而和之而注之于爵。”其意是说,在进行祭祀时,将尊中的酒倒入盉中,加水以调和酒味浓度。

    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是商周王室的盛酒器,形体为高方身,带盖,盖上有纽,盖似屋顶,有的方彝上还带有扉梭。腹有直的,有曲的,下连方圈足,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周王室的盠方彝为众多方彝中的成功之作。

    罍(léi雷)为商周王室中的大型盛酒和盛水器。《诗经·周南·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仪礼·少牢馈食礼》中有:“司空设罍水于洗东。”说明了罍有盛酒、盛水的两种功能。

    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罍在西周晚期的王室中便基本消失了。

    斝为商代王室中的温酒器。形状似爵,但较大,有三足,口前部有两柱,圆口、无流和尾,有大鋬可执,主要盛行商代王室中。斝还用作帝王们祭神时的灌尊。《礼记·明堂位》中说:“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