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技术背景:互联网及其政治影响

王法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最新章节!

    基于计算机处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巨大进展,国际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速度、网络空间拓展和网络普及应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地球通过互联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面貌,也改变了社会公共管理模式。互联网为网络参与的勃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使政治参与在虚拟世界中变成可能。互联网和网络参与把传统意义上位于政策过程边缘的普通民众推向了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前台,我国传统的政策权力配置结构和政策过程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一场公共领域的革命正在酝酿。

    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兴起

    (一)互联网发展简史

    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因特网、交互网、国际互联网等。联合国网络委员会(The Federal Networking Council,FNC)通过的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这样描述和定义互联网:“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1通过全球性的唯一地址逻辑地连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网络间协议”(IP)或今后其他协议的基础之上的。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网络间协议”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从技术上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互联网诞生阶段;以对原始互联网的替代和扩展为特征的成熟阶段;以全球互联商业网的发展为标志的第三阶段。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美国出于国际竞争需要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所形成的技术构想。这一时期互联网络的核心技术一个是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另一个是开发包交换技术,使讯息能通过其他节点发送到最终目的地。根据上述思路,研究人员于1969年把分布式网络概念引入了阿帕网原始的计算机联网网络。起初阿帕网仅同四个研究机构的节点相连,后来稳步扩展,并制定了一套协议,可以用不同的协议进行跨网交流。由此产生的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于1981年成为标准。到1983年,以阿帕网为骨干的新型互联网络终于诞生,这一时期的互联网称为原始互联网。198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持下,阿帕网进一步功能扩展,开发了更多应用领域,创建了自己的网络(NSFnet)。1990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使其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多媒体分支。万维网的成果是首先将800个计算机网络和160000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然后并入互联网运行。网络技术向非国防群体的转移在1990年到达顶峰,国防出资的阿帕网已不复存在,此时的骨干网是NSFnet,这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互联网的商业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才开始,商业化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催化剂。本来由政府开发创造的互联网,现在已经不受政府的管束和监督,多种商业骨干网已经处于网络发展的主导地位,通过它进行的商务活动也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这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当前网络的发展已经从Web1.0走向Web2.0了。在Web2.0时代,网络应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网络用户不再悠闲地冲浪和被动地阅读、倾听或观看,而是动手做,从事共享、社交、协作以及最重要的事情——创作。”“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体系的升级换代,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体系。”网络以开放的胸怀和分享的精神,从最初的单纯获取信息的工具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帮手、社会交往的新平台。在网络技术革新的推动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动交流模式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成为网络交往的新范式,扩大了人们交往的空间,丰富了人们交往的形式,出现了与现实社交网络相互融合的局面。1995年,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曾预言:“网络真正的价值正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互联网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即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简称SNS)时代”,分享和互动成为关键,“这种改变绝对是革命性的”,“它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远景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旨在构建一个真实的网上社会”。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发展大体走过了一条“精英游戏——大众参与——商业渗透”的道路,网络从最初的技术平台演变成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并渗入到了商业、金融、政府、医疗、科研、教育等各个社会部门,网络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学术、科研和军事专用网络演变成一个人类生活的新空间。

    (二)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

    互联网一批创始人共同编写的《互联网简史》中这样说:“互联网的关键概念在于,它不是为某一种需求设计的,而是一种可以接受任何新的需求的总的基础结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编辑的《理解信息的未来——互联网及其他》一书中认为:“开放的网络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开放性是因特网最根本的特性,分布式的网络体系使得互联网上的各个计算机之间没有从属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只是网络的一个节点,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同时,包切换使得人们无法阻止网上信息的传递,除非把因特网全部摧毁,否则就无法阻止仍然连在网上的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采用TCP/IP协议保证任何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只要遵循该协议即可接入,从而实现跨国界的信息传递。互联网这种最大限度的兼容和开放,使其规模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

    2.互动性

    互联网“点对点”的信息传输功能使得它成为私人之间通讯的极好工具,电子邮件、OICQ、MSN等个人通讯软件的发展,配合其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功能,让人与人超越了地理限制,在互联网上自由驰骋。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具有较好的“多对多”交流方式,通过网站、博客、论坛、QQ群等网络工具,实现多人间信息即时传递。互联网超越所有传统媒体成为成本最低、交流面最广的媒介。相比报纸、电视等媒体,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更具有个性化、多元化,接入互联网的每个电脑终端可以选择性地吸纳、传播和分享信息,它创造了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或中心的信息空间,引起了传播从单向到交互的质变。

    3.自由性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守门人的论坛。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网络账号都可以成为出版商。在网络上,你可以接触到成千上万的潜在读者而无需花费多大成本,并且你不需要说服编辑、出版商或制片人,你的思想值得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相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在没有“把关人”的媒介中自由表达意见,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他可以把自己的信息接入互联网,自由自主地发布到世界所有的角落,并且只要他的见解是有价值的,它就天生地会被广泛传播。互联网上志同道合的受众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就某一焦点事件自由发表意见,达成共识,进而形成舆论,而往往这种自由的表达在现实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

    4.虚拟性

    互联网连接了全球亿万的计算机“节点”,使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网络世界中的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的延伸和组合,则塑造出一个超越物理世界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不再具有现实物理空间的可触摸和可感知的时空位置和形态。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许多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特点。首先是数字化。网络上信息的存在形式都是数字化的,即信息是以比特(bit,即0和1)形式存在的。比特作为“信息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其次是隐匿性。人们在网上交流过程中,可以任意隐匿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真实世界的身份、角色,任意设计、描绘自己的出场形象,以多重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在Intern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第三是符号化。在网络上交流的主体大多不表明具体的社会身份和定位,而只存在一个简单抽象的IP地址,使用化名式的“网名”作为其身份标志,置身于虚拟社会中,活生生的人成了一种虚拟符号。

    二、互联网带来政治生态变革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并创造了虚拟的网络社会。美国社会学家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认为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学者总结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体在我国公共事件中充当了四种角色:信息发布渠道、舆论引导指南、公众集结平台和公民监督利器。可见,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生活,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变了政治过程,传统的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文化与网络文化相融合。与其说是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政治发展,不如说是政治发展与互联网发展交融共进,构成了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活格局。

    (一)网络时代的官僚组织结构

    互联网给官僚组织带来的突出影响是减少组织的层次、分散组织权力和缩小组织规模。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几乎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在人类所有的组织结构形式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金字塔型的、自上而下的官僚科层制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在工业社会具有效率优势,但它也具有呆板、僵化、迟钝等弊端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压抑了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在网络时代,传统的组织结构逐渐被网络化的扁平组织结构所代替。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决定了权力层层向上集中的权力配置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权力逐步被分散。因为每一个网络接点都可以直接联系上层与基层,并且相互彼此连通。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权力分散、重视横向的沟通与协作。把信息与组织目标相联系起来,并注重培养和挖掘人力资本。

    互联网的发展使政府组织改变了传统的“命令—控制”方式,互联网成为加速实现行政权力分散化的推动力量。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虚拟世界,它提供了一个无中心无权威的自由领域,它使网络使用者可以平等地跨越时空,加强沟通与交流,每个人都是网络社会中权力的分享者,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敢想象的。“所有的国家、集团和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只能构成一部分,而不是成为整体。国家、集团和个人在网络空间里都是平等的。在国际互联网上,有时候个人的影响可能超过集团乃至国家。”

    网络技术所导致的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中间管理层次的减少必然促使政府机构与人员的精简。在组织机构设置上,由于电子政务的出现,一些重复工作的职位将被取消,一些工作部门不是根据职能来设立,而是根据工作程序或过程。横向的组织机构将代替一些纵向组织机构以提高组织绩效。机构增设或撤销将根据市场或公众需求而不是权力等级秩序。传统组织的繁文缛节也将极大地得到改善。组织规模的精简使组织的弹性和灵活度大幅度提高。

    (二)网络时代的政府决策

    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的公共决策往往采用垂直方式进行,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形成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上级政府机构决策后,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而决策的最高层很难了解最底层的基本情况,决策层级之间往往缺少横向沟通,很容易产生政出多门的弊端。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具有高渗透性,它凭借自身的亲和力和扩散力,以惊人的速度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渗透,将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融合,决策权只是归属最高权力拥有者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公共决策将由法定的决策者与社会公众共同完成,这将对传统政策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人们在互联网上隐约看到决策民主的曙光。互联网能够带来传统决策模式变革主要因为:第一,现代民主思想、民主观念和参与意识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并植根于公民内心深处,对公民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互联网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传统的思想控制、舆论控制和政府信息垄断将举步维艰。第二,互联网信息的高互动和易分享的特性开创了信息多元和言论自由的全新局面,政府审查制度在网络上风光不再,形同虚设,整个互联网仿佛成为一个自由意见的王国,网络成为没有警察的社区,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其中可以比较自由地相互渗透。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对决策方案发表评论和进行抉择的成本或风险,从而激发人们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第三,互联网的互动性导致了某些网民的意见表达往往会引发网上信息的快速聚集,从而逐步实现利益同盟,形成网络群体力量,以网络集体行动的方式提出决策议案、影响决策行为。正如李永刚所说:“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乃至政治控制的互动方式,使人们在感知与介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淋漓的感觉,它甚至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

    (三)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

    网络化的政府将是一个高效的政府、服务为导向的政府、廉洁透明的政府,更接近实现善治的政府治理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席卷全球,尽管各个国家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但目标却惊人的相似:改变繁冗拖沓的行政行为,裁减行政人员,提高行政效率。互联网的出现给政府绩效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推进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府,加快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流程,建立网络办事平台,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电子政府带来了全新的政府时空观,改变了传统八小时工作制,网上办事可以全天候为公民提供服务。网上政务大厅可以把不同政府部门的职能集成到一起,让客户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省去了往返于各部门之间办事的奔波之苦,同时政府也节约了大量行政成本。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方便进行快速、准确的决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切实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目标向社会目标的转变,政府工作重点转变到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上来。互联网的出现使政府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电子化办公,为公民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服务。政府可以在网上向所有公众公开政府部门职能、机构组成、办事程序,发布政府文件等,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为加强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让公众在网上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利。同时,公众也可在互联网上完成如交税、项目审批等政府办事服务。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政府的实施,为服务型的政府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有效工具。

    此外,互联网的廉价性、快捷性、互动性、隐蔽性、追踪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具有举报腐败现象、监督公权运行、制造公众舆论的强大反腐功能,对建设廉洁透明的政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公民反腐的角度看,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建立廉洁透明政府的前提和保障,借助互联网公民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运行。网络的反腐机制是从事件被“晒”在网上开始启动的。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披露事件过程,引发公众讨论,进行大范围的追踪,甚至“人肉搜索”,使腐败分子无处藏身,将腐败行为公之于众,使其立刻成为众矢之的,并推动司法程序的开展。从政府反腐角度看,全国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包括一些市、县纪检监察机关都相继开通举报网站,有的地方还开通了工作QQ举报和手机短信举报等多种网络反腐方式。为了鼓励网上举报,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奖励措施。这些网络反腐新形式和新内容,为网络监督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腐败滋生的土壤,从源头上起到了反腐倡廉的作用。

    (四)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

    学术界对于政治文化的探讨是从1963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一书开始的,根据该书作者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一词代表着特定的政治取向——对于政治制度及其各个部分的态度,对于自己在这种政治制度中的作用的态度。通常来说政治文化包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当今社会的全面信息化、计算机化开创了人类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网络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有学者归纳其具有以下特点: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便于大量储存和传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传播更为形象生动;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更新速度很快,拉近时空距离;网络文化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的文化,任何人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方式多元的交流。

    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广为流行,挑战了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使中国再次遭受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在这场大变革中,政治价值观念的转换,政治人格模式的重塑和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建构成为大势所趋。首先,网络文化冲击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国内政治信息封闭和垄断成为不可能,多元化政治信息通过互联网传入国内,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的涌入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政治态度,影响和改变着公民对本国政治制度和政治领导人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维持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给主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带来冲击和考验。其次,网络文化挑战我国政党执政能力。网络时代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逐步增高,网络时代的竞争看似是微观经济的竞争,实则是政治运行体系和政党执政能力之争。目前我国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度集中、政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职能界限不清、官员腐败现象常有发生等政治现象在互联网上充分暴露,并引发讨论,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无序和骚动,这些影响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对政府的信任。第三,网络文化推动民主观念在我国的发展。借助互联网,西方主流政治价值观很容易在我国传播,民主观念、公民权利、自由平等、对话妥协这些西方政治价值观逐步被我国公众所接受,公民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与现阶段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成为主要矛盾,公民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导致对政府的不满,削弱政权的权威和合法性。第四,网络文化瓦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伦理纲常,遵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国同构”、“三纲五常”等,形成了自上而下以宗法和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文化。而以自由平等开放为特征的网络文化颠覆了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在互联网上,不管你是高官名爵还是几岁幼童,大家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和等级在网络中被隐匿,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在互联网中得到了体现,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推崇和拥护,中国传统政治伦理被网络逐步瓦解,西方政治价值观在互联网上赢得了一定程度的欢呼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