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真相

闵凡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花开花落的红尘最新章节!

    郝一夫看罢帖子,狠狠地扔在地上,说:真不知羞!不去!

    师爷郁福忙把帖子拾了起来说:大人,使不得啊!

    郝一夫问:怎么了?怎么使不得?

    郁福指着帖子说:大人,你别忘了,这个王起的父亲可是咱们县的皇亲国戚啊。他的姑姑可是当今皇上的一个贵人。那可是朝里有人啊!

    郝一夫说:那又如何?他能把我这个王朗县的知县怎么着?

    郁福说:怎么着是不敢,可你要把他们惹急了,他们要是在上面参你一本,你不是现找麻烦吗?

    郝一夫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说:可他让我去参加他的金秋诗文会。他王起粗人一个,什么时候写过一首诗?所写的作品,那一篇不是他的幕僚给他写的?自己不会写,拿别人的作品充当自己的,还恬不知耻在我们王朗县金秋开诗文会,你说可笑不可笑?

    郁福说:不就是个笔会吗?大人,你就当个玩笑就是了!再说了,你现在身为咱们王朗县的父母官,你的臣民愿意开诗文会,总比开赌局,开妓院好多了吧?

    郝一夫说:也是。不问如何,这是对我们王朗县的文化工作还是很有益处的!

    郁福说:老爷,你身为知县,如果这样的文学活动你不参加,你想一想,以后咱们王朗县的文化志怎么评价你?

    郝一夫问:如何评价?

    郁福说:大人,你既然让我说,那我就冒昧说了。

    郝一夫说:咱们情同手足,但说无妨!

    郁福说:大人,你如果不去,第一:文化志上要说你不重视地方的文化工作。这么重要的文学活动,你作为一县之长都不到场,肯定是说你对文化工作一窍不通。第二,大家都知道,你是个真正的诗人。你的诗皇上都喜欢,都夸奖,都赞赏。说起来,在诗文创作上,你是大家。你要不去参加王起的诗文会,你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定是心胸狭隘,眼里不容人。这是说的好听的,要是说的不好听,那就是嫉妒。你嫉妒王起的才能!

    郝一夫听了哈哈哈笑了:我嫉妒他?他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嫉妒他?真是玩笑!

    郁福说:大人,俗语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你说不定三年五年就走了,以后要是这儿写史志地方志什么的,他们要是真的按我说的那样写了,这不是对你玷污你一世的英名吗?去参加王起的这个诗文会,你就当作是戏院看场表演。再说了,这样对你又没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郝一夫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我,真的是不屑与王起之流的相见。比如说,他真的写诗文,好和孬咱暂且不问,可他这样的拿人家充自己的,沽名钓誉,我是真的看不起!

    郁福说:大人,我不是说了吗!你就当是你的工作;就当是去戏院看演出。

    郝一夫长叹了一口气:哎!

    郁福心里一喜:大人,那就这样说定了,我这就去客厅给王府来送信的说。就说老爷你后天上午准时赴约!

    郝一夫说:那好吧。

    郁福急匆匆从郝大人的书房退出,边走边擦自己头上的汗。客厅里王府送信的是王起的管家。管家一看到郁福,忙迎上前去问:郁师爷,怎么样?大人答应赴约了吗?

    郁福忙把管家拉到一边说:哎呀,别提了。

    管家说:怎么,大人不愿意去?

    郁福说:你想了,像郝大人这样的大诗人怎么会和你家王老爷这样的小诗人坐在一起啊?郝大人那可是皇上喜欢的大诗人,相当于文豪。你家老爷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土财主吗?

    管家一听脸就长了,说:如果郝大人不去参加老爷的诗文会,我家老爷就是举办了这次金秋笔会,也是档次不够、品味不高,意义不大啊!

    郁福说:事在人为,工作在人做吗!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力,把大人说动了。大人说……

    管家问说什么?

    郁福用手一捻。管家猛然明白为什么了,忙从兜里抽出一锭银子奉上说:郁师爷,你辛苦了,请笑纳!说完就在心里暗暗地骂:刚给了你一锭银子,奶奶的,又要,手真长!

    郁福把银子接过装进了兜里说:大人说,后天准时去!……

    《王朗县文化志》上记载了这次诗文盛会:

    公元1720年8月,我县著名乡绅诗人王起在家中举办了“王起金秋诗文会”。当时时任王朗县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郝一夫参加此次盛会。在这次诗文会上,郝一夫对王起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王起的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历史资料记载,这次金秋笔会是郝一夫操办的,为了办好这次笔会,郝一夫本人拿出一个月的俸饷。后来,王起和郝一夫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之间的相互爱才的故事成为了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2011年5月,笔者在滕州旧书摊无意中得到一本古人笔记,名曰《王朗郝氏记事》,郝氏就是郝一夫,王朗就是王朗县。这本笔记记的就是郝一夫在王朗县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笔记的地178页处,郝一夫记录了他在王朗县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一是不该杀了王不留。王不留是本地一孝子,父有病,特痛苦,为让父亲少受病痛,他毒死父亲。按大清律例,他杀了王不留;二是他不该去赴约王起的金秋诗文会。书中说:王起是以地方恶霸,欺男霸女,鱼肉乡里。为了美化自己,他沽名钓誉,附庸风雅,自己大字不识一箩筐,硬说自己是诗人。他的诗文都是家里的幕僚和一些潦倒的文人之作。俗浅低劣,无诗韵致。他说当时之所以去参加王起的金秋笔会,一是因为他是王朗县的知县。王起是当地一霸,如不搞好关系,县里的工作很难开展;还有就是当时师爷收了王起家200两银子。如不赴约,师爷怕有掉头之灾。他很清醒他任满离去之后,王朗县志如何书写。王起家才大气粗,王朗县的县志归根到底还是由王起族人来写。王氏人一定会在他赴约之事上大做文章,拉大旗作虎皮,混淆是非。他故记之,还事件以真态,还历史以真相。

    我把此事告知王朗县文化部门的领导,他们说我吃饱没事干撑的,不知道我们王朗县在搞大诗人王起文化节吗?其中的一个领导人把我手中的《王朗郝氏记事》一书一把夺过撕成了万朵桃花开。并告诉我:没有这本书,我县大诗人王起不就是文化志上记载的王起吗?那就是大诗人!

    我想告诉他们不是。可我看到那位领导人的气势。自己也拿不准了:难道我一个人掌握的真实,它还是真实吗?